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及其应用
李玉春 孙丽莉 常旭佳 姜男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玉春 孙丽莉 常旭佳 姜男,.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及其应用[J]. 农业学报,2023.1. DOI:10.12721/ccn.2023.157004.
摘要: 农业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极其重要的支柱领域,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各行业的发展来说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立足于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展开分析,探究现如今技术的主要应用体系,希望能够探讨我国目前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方法,并且针对其中存在的漏洞与不足展开分析,明确各种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方法的优缺点,提出相应的应用方案,希望能够尽可能的为我国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 农业发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应用体系框架
DOI:10.12721/ccn.2023.157004
基金资助:

一、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性

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为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总体来说,我国是世界上两条巨型气象灾害地带都涉及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频发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极其严峻的挑战。可以说是自然灾害最易出现的国家之一,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旦出现自然灾害气候,必然会导致农业的发展受到极其严重的限制和破坏,尤其是干旱,洪涝等等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很有可能会造成当年的农业粮食减产,从而破坏农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持,甚至会波及到其他领域的改革与优化。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指的是在历年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当地气象要素与往年的差异而引起的致灾因子从而演变出的影响。最终使得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与预期目标发生偏离,破坏了农业生产体系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所以说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保障我国社会发展稳定,国民安居乐业的重中之重。

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研究进展

近二三十年来风险分析技术在我国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已经极其广泛的应用到医学生物学,农业环境地质工程等等各个领域之中对现如今灾害进行全方面的预测和分析,包含到自然技术,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等各方面。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作为一种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以灾难的模型和灾难损失模型为基础,进行工作的开展,现如今已经相对成熟的成果并不是十分的常见。我国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学科的成立时间较晚,发展时间相对短暂,目前已经在台风灾害分析,洪涝灾害分析等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在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的研究方面也建立了一定的风险分析模型应用于气象灾害的研究工作,但是总体来说无论是技术体系还是理论框架都相对薄弱,仍然需要专家学者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整理。目前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灾害的强度以及频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具有着不确定性和突发性,无法真实的反映灾害的风险状况,当然也是由于目前缺少统一的风险评价标准和实践检验机制所导致。

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

3.1春小麦干旱风险评估

对春小麦的实际产量进行风险评估的方法直观的反应,目前春小麦在现有的生产情况下,受自然气候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等影响,自身产量出现一定幅度的变化。而影响北方地区春小麦实际生产量的主要因素为干旱,因此大范围春小麦相对气象,产量波动的减产也就是以干旱灾害为主所造成。虽然在种植的过程中,农业个体户会进行灌溉作业。但是北方地区许多区域的水源资源并不是十分的充沛,灌溉的成本相对较高。再加之春季气温回升会使得干旱问题所造成的影响进一步上升,所以说春小麦的历年减产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干旱变化对春小麦产量的实际影响风险程度。对各地区的春小麦减产速率进行理论,概率分布函数拟合可以发现大部分地区的数值,符合正态分布。根据此数据,建立正态分布模型,可以对北方地区春小麦的减产范围和减产率进行一个初步的分析,判断风险概率,结果表明春小麦各地区的减产率范围都处于风险概率区间具有着极其明显的区域性和连续性。

还可以基于气候生产力进行风险评估,一般情况下春小麦的气候生产力指的是在气候条件相对适宜的情况下,春小麦可以达到的最高生产量值,然后基于生产气候生产力的春小麦干旱风险评估方法,来剥离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干扰和影响。总体来说,北方地区的光照和温度资源是相对趋于稳定每一年之间的波动较小,但是降雪量所造成的影响却有着极其明显的波动。因此可以初步判定,春小麦气候生产力每一年之间所产生的波动就是由降水量变化所造成,根据逐步订正法,可以判断气候生产值的总体潜力,最终得到其趋势产量。以该数据样本为序列样本进行理论概率分布型判别。可以发现95%以上的地区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可以判断北方地区春小麦的气候生产潜力波动,也是由于降水量不同所带来的影响。

3.2华南地区香蕉寒害的风险评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广西地区就是我国重点香蕉荔枝等热带水果的重点生产基地。但是由于这些地区处于沿海城市,多次受到冬季残害的侵蚀和影响,情况较轻时会使得香蕉荔枝等等,植物的叶片受到损伤使当年的产量下降,情况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出现植被死亡的情况,造成极其严重的经济财产损失,特别是多年生长的荔枝,遇到不致死的寒旱时会使得自身的树木长势受到影响。根据历年的航海天气降温幅度和最低气温进行数据统计,能够确定气温的概率分布函数经过计算,可以计算出每一种寒害亚类的概率。以此为基础确定的风险评估模型,能够有机的分析当年的寒害破坏程度。根据其不同等级出现的概率不同为后续生产工作提供指导意见。

四、结束语

上所述,对于我国的社会稳定发展来说,农业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为针对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展开分析,并且就其应用方向进行深入的剖析,希望能够为我国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专业技术体系的完善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保障我国农业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祎.山东省春小麦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J].江西农业学报,2021(07):136-141.

[2]李雪.春小麦种植区域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21(20):62-66+9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