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教育是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解决问题来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引导式教学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然后把教师放在辅助教学的位置,让教师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全民观念的改变,小学数学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要想顺利的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作为辅助作用,将引导式教学法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以此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进步。
一、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问题教学是一种以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培养他们思维发展和学习兴趣。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在课堂上使用“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由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数学知识,这不仅使学生很难真正的学习到数学知识,还大大拉低了教学效率,难以真正完成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以及课堂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设置不同的问题,让每位学生都对此进行思考,然后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也能更清楚的了解到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情况以及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调整教学方式和问题设置。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数学课本中,在进行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的学习前,就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像是,“黑板和课本封面哪个面积大,桌面和椅面哪个面积大,如何求他们的面积,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求法又有什么不同?”,通过这些问题来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探索,物体面积的方法,还能加强长方形个正方形的区别,加强这一单元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增加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组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让他们对数学问题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创造力和思维发展,此外,小组合作探究数学问题还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整合,由思维能力强学生就可以带动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小学数学在小学教学科目中难度较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要求较大,而小学生正处在学习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的心智尚未完全发展成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较差。面对较难的数学,难免会心生畏惧。这是,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几个同学为一组,在组内对数学知识和问题进行思考和学习,相互讨论和交流问题,互相支持和帮助,培养学生和合作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课本中,在学习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时,这一单元所涉及的数学问题较为复杂,需要先对表格内容进行统计调查,然后在进行表格的绘制。这时,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表格图形的绘制。让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密切,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自身学习需求得到满足,教师只需要给予适当的指导与评价,就可以快速提高教学效率带领学生突破传统认知层面,获得思维、能力的高速发展。这样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还加大了学习效率。
三、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教学
小学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实际也是紧密联系的。小学数学课本中的很多问题和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就可以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想联系,这样不仅拉进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问题,还能让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小学生对生活中一些数学现象可能并不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认识在生活的数学知识。教师在课堂中还可以创建生活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课本中,在学习第八单元“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其实加法和减法在生活中还是很常见的,就像平时去超市买东西,最后进行结账就是通过把购买物品得单价都进行加法运算,然后统一结账,用现金结账就会有找钱的问题,而找钱就是一个减法的运算过程,用你给的钱的金额减去全部物品的金额,就是最后找回的金额。小学数学是学习数学的初级阶段,问题较为基础简单,学习“十以内的加减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让每位同学有价值10元的货币,然后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尺子,笔,橡皮等物品,让学生进行购买,并让学生自己计算应付多少钱,教师又应该找回多少钱。通过这一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
总结: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必须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转变身份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则由课堂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因此,引导式教学法的作用和意义得到显现,为了把更好地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运用引导式教学法,首先,教师在课堂中可以设置问题教学,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其次,还可以组织学生间的小组合作,让他们合作探究。最后,教师应该把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这些方法,把引导式教学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引导学生更好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为是日后的发展和其他学科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艳青.引导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华夏教师,2023(34):42-44.DOI:10.16704/j.cnki.hxjs.2023.34.033.
[2]方柳茵.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23(09):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