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遥感监测发展现状
陈思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思佳,. 环境遥感监测发展现状[J]. 国际教育论坛,20221. DOI:.
摘要: 环境遥感监测是利用遥感技术对地球表层环境进行大范围、动态监测的技术手段,在环境保护与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述了环境遥感监测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特点,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环境遥感监测的现状和趋势,重点介绍了大气、水、土、生等环境要素遥感监测的主要方法和应用进展,分析了当前环境遥感监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对未来环境遥感监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环境遥感;遥感监测;大气遥感;水遥感;土壤遥感;生态遥感
DOI:
基金资助:

一、引言

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不仅威胁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也对经济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1]。加强环境监测、及时掌握环境状况是环境管理和决策的基础。传统的地面环境监测虽然精度高,但受站点分布、监测频次等条件限制,很难满足大范围、动态监测的需求[2]。20世纪60年代以来,遥感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为环境监测开辟了新的途径。以卫星遥感为代表的对地观测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多时相的地表信息,为环境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源和技术手段[3]。

二、国外环境遥感监测现状

(一)发展历程

国外环境遥感监测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专门用于地球资源勘查的陆地卫星1号(Landsat-1),标志着环境遥感监测进入实用化阶段[4]。此后,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发射了一系列陆地观测卫星,极大推动了环境遥感监测的发展。进入21世纪,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的发射,使环境遥感监测的时空分辨率和数据获取能力大幅提升。

(二)主要方法和应用进展

1. 大气遥感监测

大气遥感监测主要利用可见光、紫外、红外等传感器,反演大气污染物浓度、臭氧总量、气溶胶光学厚度等环境要素,评估空气质量状况和污染来源。TOMS、OMI、GOME等卫星持续观测全球臭氧总量变化,揭示了南极臭氧洞的形成过程和恢复趋势。MOPITT、SCIAMACHY等卫星可以监测痕量气体的柱浓度,评估区域空气质量状况。MODIS、MISR等传感器可以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评估雾霾污染程度和来源。

2. 水环境遥感监测

水环境遥感监测主要利用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等传感器,反演水质指标、藻类叶绿素浓度、透明度等环境要素,评估水体污染状况和富营养化程度。Landsat、SPOT等卫星在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水质评估、藻类暴发预警中得到广泛应用。MODIS、MERIS等卫星在河流、湿地等水体的水质参数反演中发挥重要作用。SeaWiFS、MODIS等传感器可以准确反演海洋叶绿素a浓度,评估海洋初级生产力和生态状况。

3. 土壤遥感监测

土壤遥感监测主要利用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微波等传感器,反演土壤水分、盐分、侵蚀、重金属污染等环境要素,评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和退化程度。AMSR-E、SMOS等微波辐射计和ASCAT、Sentinel-1等合成孔径雷达可以探测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和变化。Landsat、SPOT等卫星可以提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评估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Landsat、Sentinel-2等卫星可以提取重金属污染区的光谱特征,评估污染区范围和污染程度。

4. 生态遥感监测

生态遥感监测主要利用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等传感器,反演植被生物量、净初级生产力、蒸散发等生态过程,评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健康状况。MODIS、AVHRR等传感器可以反演植被指数,估算区域尺度的植被生物量和碳储量。Landsat、Sentinel-2等传感器可以提取森林参数,评估森林生物量和碳汇功能。GLAS、ICESat-2等激光雷达可以获取森林垂直结构信息,精确估算森林地上生物量。Landsat、Sentinel-2等传感器可以提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评估生境破碎化程度和景观连通性。

三、国内环境遥感监测现状

(一)发展历程

我国环境遥感监测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1975年,我国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实践五号",标志着我国卫星遥感事业的开端。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实施,我国遥感卫星研制和应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我国相继发射了风云、资源、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一系列遥感卫星,初步建成了多种类、多分辨率、多时相的对地观测体系,为环境遥感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二)主要方法和应用进展

1. 大气遥感监测

我国于2002年开始利用FY-3卫星紫外臭氧垂直探测仪开展全球臭氧总量业务化监测。利用国外卫星数据,开展了区域尺度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污染气体遥感反演研究。利用国产卫星如HJ-1、GF-5等数据,开展了城市尺度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和PM2.5浓度估算。针对雾-霾混合污染,发展了雾-霾识别方法,实现了雾和霾污染的区分监测。

2. 水环境遥感监测

我国学者利用Landsat、HJ-1、GF-1等卫星数据,开展了太湖、巢湖、滇池等重点湖泊的水质参数反演和富营养化评估。利用MODIS等数据,开展了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悬浮泥沙浓度反演和输移通量估算。利用MODIS、FY-3等卫星数据,开展了渤海、黄海、东海等海域的叶绿素a浓度反演和赤潮灾害监测。利用国产GF-4、HY-1C等卫星数据,开展了河口、近岸等典型海域的悬浮泥沙浓度反演和入海通量估算。

3. 土壤遥感监测

我国学者利用AMSR-E、SMOS等微波辐射计数据,开展了全国尺度的表层土壤水分反演。利用Sentinel-1、PALSAR等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开展了典型流域的土壤水分时空动态监测。利用Landsat、SPOT等卫星数据,开展了黄土高原、川西高原等水土流失重点区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监测,评估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利用Landsat、HJ-1等卫星数据,开展了湖南铅锌矿区、江西铜矿区等重点污染区的重金属污染监测,识别了污染区的空间分布范围。

4. 生态遥感监测

我国学者利用MODIS、AVHRR等卫星数据,开展了全国尺度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制图,揭示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时空格局。利用Landsat、SPOT等卫星数据,开展了东北、华北等重点区域的森林生物量反演,评估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利用MODIS等卫星数据,开展了青藏高原、天山北坡等典型生态区的草地净初级生产力估算,揭示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利用国产卫星如HJ-1、GF-1等数据,开展了三江平原、黄淮海平原等农区的农田净初级生产力监测,评估了农田生态系统的粮食生产潜力。利用Landsat、HJ-1等卫星数据,开展了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等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估,揭示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分异规律。

四、环境遥感监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主要挑战

1. 复杂地表和大气条件的影响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植被类型丰富,对遥感监测提出了更高要求。高原山地、丘陵沟壑等复杂地形条件,导致遥感影像出现几何畸变、辐射畸变等问题,影响地物光谱特征的提取和反演。植被覆盖度高、冠层结构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对遥感信号具有强烈的多次散射效应,导致林下土壤信息难以获取。大气水汽含量高、气溶胶类型复杂的城市热岛区,对遥感影像的大气校正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复杂的地表和大气条件,给环境遥感监测的定量化、精细化提出了挑战。

2.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与集成

随着国内外遥感卫星数量的不断增加,可获取的遥感数据种类日益丰富,数据获取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也不断拓展。但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遥感数据在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如何有效融合和集成多源异构数据,充分发挥多源数据的协同优势,是当前环境遥感监测面临的重要挑战。此外,遥感大数据的快速增长,对数据存储、管理、处理、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发展适应于遥感大数据处理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系统。

3. 环境过程机理与模型的复杂性

环境遥感监测不仅要获取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布信息,更需要揭示环境过程、预测未来变化趋势。但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涉及大气、水、土、生等多圈层过程,环境过程和机理高度复杂,尚未完全阐明。现有的环境遥感模型大多基于经验统计方法或简化的物理模型,难以准确刻画复杂的环境过程,对遥感反演参数的解释和外推能力有限。因此,如何加强环境过程机理研究,发展能够精细刻画环境过程的物理机制模型,提高遥感监测结果的解释力和预测力,是环境遥感监测领域亟待突破的瓶颈。

4. 环境监测网络的空间布局与优化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东部发达地区以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突出,西部生态脆弱区以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问题严重。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环境问题,需要优化环境监测网络的空间布局,提高监测的时空针对性和代表性。目前,我国环境地面监测站点主要分布在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站点稀疏,整体布局不够均衡。遥感监测虽然实现了大范围覆盖,但也存在重点区、热点区监测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如何统筹考虑区域环境特征、问题热点、监测需求等因素,优化卫星遥感与地面监测的时空布局,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立体监测网络,是提高环境监测时效性和精准性的关键。

(二)发展机遇

1. 新一代遥感卫星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快速发展,高分系列、资源系列卫星性能不断提升,为环境监测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数据源。"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发展新一代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高光谱卫星,并积极推进P波段雷达、激光雷达等新型载荷的研制和应用,极大拓展了环境遥感监测的手段和能力。新一代遥感卫星的发展,将为环境监测提供更高时空分辨率、更多波段覆盖、更高信噪比的遥感数据,为精细化环境监测奠定了数据基础。

2.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环境遥感监测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可以从海量遥感大数据中自动提取环境信息,克服传统方法对先验知识依赖强、人工处理效率低等问题。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物理机制模型相结合,可以发展数据驱动的智能反演模型,提高遥感反演的精度和效率。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在遥感影像智能解译、变化检测、异常识别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有望突破传统环境监测模式,实现环境问题的智能诊断和预警。

3.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深化

环境遥感监测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领域,涉及遥感科学、环境科学、地理科学、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不断深化,为环境遥感监测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遥感科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促进了环境过程遥感机理模型的发展,提高了遥感监测的定量化水平。遥感科学与地理科学的交叉,促进了时空大数据分析、地学过程模拟等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拓展了遥感监测的时空尺度。遥感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促进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遥感的深度融合,提升了遥感数据处理、分析、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4.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这对生态环境监测提出了新的需求,要求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强化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实现生态环境监测的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为环境遥感监测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大的战略机遇。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环境遥感监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重点介绍了大气、水、土、生等环境要素遥感监测的主要方法和应用进展,分析了当前环境遥感监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对未来环境遥感监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纵观国内外环境遥感监测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探索到业务化、从定性到定量化、从单要素到多要素、从静态到动态的发展过程。当前,环境遥感监测已成为全球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我国环境遥感监测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遥感卫星、监测方法、业务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初步形成了多手段、多尺度、多要素的立体监测体系。

展望未来,环境遥感监测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一是向多源、多尺度、多时相、多平台的协同监测方向发展,充分发挥不同类型传感器的技术优势,提高监测的时空连续性和一致性;二是向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监测方向发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监测精度,实现环境问题的智能诊断和预警;三是向环境过程机理与模型深度融合方向发展,加强环境遥感机理模型研究,增强模型对环境过程的刻画能力,提高监测结果的解释力和预测力;四是向生态环境综合监测方向发展,加强大气、水、土、生等环境要素的协同监测,开展自然生态系统与人文系统的耦合分析,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全面决策依据。

环境遥感监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多领域的协同攻关。未来,应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的环境立体监测网络,发展多源遥感数据协同反演与同化技术,突破复杂条件下环境遥感定量化瓶颈;应加强环境遥感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攻关,发展新型传感器与先进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智能监测新方法,提高监测的精准性和自动化水平;应面向国家和区域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聚焦大气污染、水环境恶化、土壤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热点问题,开展精细化、动态化监测,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提供精准决策支持;应加强部门协作和国际合作,促进数据共享和技术交流,推进环境遥感监测从科学到业务、从区域到全球的应用拓展,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美丽地球家园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Foley J A, DeFries R, Asner G P, et al. Global consequences of land use[J]. Science, 2005, 309(5734): 570-574.

[2] 王长耀,布和敖斯尔,狄小春. (1998). 遥感技术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 地球科学进展 (03), 63-69.

[3] 胡晖. (2019). 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及发展趋向研究. 环境与发展 (04), 175-176.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04.111.

[4] Landgrebe D A. The evolution of Landsat data analysis[J]. 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 1997, 63(7): 859-867.

[5] Roy D P, Wulder M A, Loveland T R, et al. Landsat-8: Science and product vision for terrestrial global change research[J].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14, 145: 15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