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秦晓梅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秦晓梅,. 问题驱动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践研究[J]. 国际教育论坛,20227. DOI:.
摘要: 当前,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进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带动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研学探究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需引进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同时也可以结合问题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并结合自主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研学探究。本文对问题驱动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实践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问题驱动式;数学课堂;实践
DOI:
基金资助:

引言: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引进问题驱动教学法带动学生进行高品质学习探究具备重要意义和价值,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对问题教学模式、方法、过程、细节进行严格把关,引进丰富的教学资源,结合多元化的问题项目,给予学生良好的启发和指引,通过开展迁移性教学,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进一步强化提升。

一、初中数学问题驱动教学的原则

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引进问题驱动教学模式需遵循问题导向原则,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引领学生逐步逼近真实的答案,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同时,教师需结合启发性原则,所设计的问题应当具备启发性,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为此,教师需通过设置启发性的问题,带领学生逐步探索知识概念的本质和原理。另外,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还应当具备挑战性,教师需秉承适度挑战性原则,在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求知欲望、探索欲望的同时,引领学生参与适应性学习,提升其综合能力和素质。此外,问题驱动教学模式还应当具备层次性,从易到难,逐步深入,引领学生参与循序渐进地学习,提高学习品质和效率。

二、问题驱动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策略

(一)设置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当提升问题的启发性和引导性,避免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层次性同时存在内在关联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激发其探索欲望和学习欲望。在此过程中,教师需适当创造认知冲突、情景冲突,引导学生结合旧知识,探索新问题,并且产生认知障碍,基于此,引进相应的启发性问题,带动学生思考产生认知障碍的根本原因,帮助学生提起学习欲望。同时,相关问题也应当具备开放性、探索性,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结合已有的经验,合理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是,教师所设计的启发性问题也应当逐步引向新课程内容,帮助学生逐步从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必要时还需要提供指导和帮助,带动学生进行迁移性学习。因此,教师需引进启发性问题,创建认知冲突情境,带动学生联系新旧知识进行关联互动学习,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品质。

例如,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学习三角形相似是连接基础几何与高级几何的桥梁,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图形性质,还鼓励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类比思维。学生需理解三角形相似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判断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如SSS, SAS, AA等),能够应用三角形相似解决实际问题。

在引入阶段:教师活动:“同学们,看这张图片(展示两张大小不同但形状相同的三角形建筑物照片),你们发现了什么共同点?”

学生回答:“它们看起来很像,只是大小不同。”

教师启发:“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索的主题——三角形相似。但仅仅因为两个三角形看起来相似,我们就能说它们是相似的吗?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数学标准来判断呢?”

在初步探究阶段,教师问题:“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全等三角形需要满足什么条件?这些条件能否直接用于判断三角形相似呢?”

学生讨论:“全等三角形需要三边和三角都相等,但这对于相似三角形来说太严格了。”

教师引导:“确实,相似三角形只要求形状相同,大小可以不同。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寻找判断相似三角形的条件呢?”

在深入探究环节,教师设置层次性问题:

观察与猜想:“观察几组相似的三角形,你们认为哪些元素(边、角)可能是决定它们相似的关键因素?”

学生观察:“边之间的比例可能相同,角可能一一对应相等。”

教师说到:“现在,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几何工具(直尺、量角器),测量几组你认为相似的三角形的边和角,验证你的猜想。”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测量,发现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认知冲突与引导:“但是,我们是否每次都需要测量所有的边和角来判断三角形是否相似呢?有没有更简洁的方法?”

学生思考:“或许只需要知道部分边和角的信息就足够了。”

紧接着,引入新知:“同学们的思考非常有价值。事实上,我们有三组条件可以单独用来判断三角形相似:SSS(三边对应成比例)、SAS(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AA(两角对应相等)。接下来,我们将详细学习这些条件。”

(二)构建丰富的问题情境,增强学习体验

在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引进丰富的问题情景,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引进问题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习过程不再枯燥乏味。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具体情景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本质。为此,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中挖掘出与数学知识相关的问题情景,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丰富的问题探索空间,比如结合VR、AR,展示问题的发展演变过程,给予学生身临其境的问题探索体验。另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创设挑战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动力,通过设定适当的难度,但不至于让学生望而却步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美妙和魅力。因此,教师可构建丰富的问题情境,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虚拟信息、虚拟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上述课程教学中,教师说到:“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注意过校园里的旗杆和它的影子?当太阳从东边升起,旗杆的影子逐渐变长,又随着太阳西下而变短。但你们有没有发现,无论影子多长多短,它都和旗杆保持着一种特殊的关系——相似关系。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三角形相似的奥秘。”

学生反应:学生被教师描述的生活场景吸引,好奇地思考起旗杆与影子的关系。

紧接着,教师构建问题情境:“首先,我们利用VR技术,来模拟一下旗杆在不同时间段的影子。请大家戴上VR眼镜,感受一下旗杆与影子的变化。”(教师启动VR设备,展示旗杆及其在不同光照角度下的影子)

学生体验:学生戴上VR眼镜,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场景中,亲眼见证了旗杆与影子的相似关系。

在知识融入与探索环节,教师问题:“在VR体验中,你们发现旗杆与影子之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学生回答:“它们的形状是一样的,只是大小不同。”

教师引导:“很好,这就是相似三角形的特点之一——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那么,我们如何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这种相似关系呢?”

学生讨论:学生开始尝试用边长比例、角度等数学语言来描述相似关系。

教师活动:“接下来,我们利用AR技术,在桌面上绘制出几个三角形,并测量它们的边长和角度,看看哪些三角形是相似的。”(教师启动AR设备,在桌面上投影出几个三角形),学生分组合作,使用AR工具测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验证哪些三角形满足相似条件。

(三)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在问题驱动教学模式下,学生也可以成为问题的提出者,教师需要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和认可的,借此可以引导其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疑问。教师应当明确表达鼓励学生提问的态度,让学生知道自己提问是课堂中的重要部分,是进行高效学习的重要途径。在此期间,教师可通过自己的提问来为学生树立榜样,展示如何提出有意义、有深度的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展示不同类型的问题,如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探究式问题,引导其理解不同问题类型的价值和作用。另外,教师还可通过问题串和启发式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在接受启发之后,能够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展示自己的困惑。最后,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质疑教材,培养其批判性思维,通过故意设置一些陷阱和错误,引导学生提问并发现纠正问题。

例如,在上述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引进问题串与启发式提问。教师活动:“现在,让我们通过一系列问题来深入理解三角形相似。首先,如果我们知道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都成比例,那么它们一定相似吗?为什么?”(问题串开始)

学生回答:“是的,因为SSS相似判定。”

教师启发:“很好!那么,如果我们只知道两组对应边成比例和一对非夹角相等,它们还相似吗?请大家尝试画一画或想一想。”

学生活动:学生在纸上画图或小组讨论,随后有学生提出疑问:“老师,这样好像不能判定它们相似,因为那个非夹角并不对应。”

教师总结:“正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使用SAS相似判定时,必须确保是夹角相等的原因。”

之后,教师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其批判性思维。

教师活动:“现在,我给大家看一个‘陷阱’题目。题目说‘如果两个三角形的所有对应高都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大家觉得这个说法对吗?”

学生反应:学生开始怀疑并讨论,有学生提出:“不对吧?高相等并不能保证形状一样。”

教师引导:“很好!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请大家尝试画两个不相似但对应高相等的三角形。”

学生实践:学生动手尝试后,发现确实存在这样的三角形,从而加深了对三角形相似判定条件的理解。

教师总结:“通过这个‘陷阱’,我们学会了不要轻信表面上的相似,而是要用严谨的数学逻辑去验证。这就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初中数学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囊括多方面的内容,教师应当对教学方法、细节和过程进行把关控制,带领学生参与高品质学习探究。

参考文献:

[1]王军平.基于问题驱动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J].学周刊, 2023(24):48-50.

[2]张兆泍.问题导思法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上,下旬), 2021, 018(022):191.

作者简介:秦晓梅(1970.07),女, 汉族, 陕西宝鸡人, 本科,副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中考数学研究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