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技术的进步,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改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提升实验教学效果。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低
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化的现象。传统教育模式倾向于以教师主导的演示实验为教学核心,学生则大多扮演观察者的角色,鲜有亲手实践的机会。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式”教学法,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地位,限制了他们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创新思维能力。
(二)实验器材短缺,资源分配不均
物理实验教学的物质支撑核心在于实验器材,而当前众多学校,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校,正面临实验器材极度匮乏的问题。受限于资金预算,这些学校难以配备充足的教学设备,以致出现了多名学生共用一套实验器材进行操作的现状。
(三)实验教学应试化,探究能力培养不足
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环节面临一种窘境,即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应试倾向的制约,偏重于灌输考试相关内容,却忽视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育。众多教育者出于提升学生成绩的考量,常将实验课程简化为对实验流程和预期结果的机械记忆,而未能充分重视实验原理的深入探讨与实验技巧的创新实践。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内在探究动力
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领域中,创设教学情境成为了启动学生内在探索欲望的重要策略。教师应当机敏地融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兴趣点,营造既富趣味又具启发性的学习环境。这种类型的学习情境不仅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还促使他们自发性地进行深度思考与积极探究。
例如,在教授《浮力》章节时,创设一个“海洋探险家”的情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探究动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一名勇敢的海洋探险家,面临着如何利用浮力原理设计并测试一艘能在水中浮起并承载一定重量的小型船只的挑战。学生们可以在实验室或户外水池中,利用不同材质的物品(如木块、泡沫、塑料瓶等)作为船体材料,通过亲手制作小船并尝试加载不同重量的物品,来观察并记录哪些因素影响了船的浮力。这个过程中,学生将直观体验到浮力的存在与变化,深入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即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通过反复试验与讨论,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浮力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还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实践体验,提升质疑与探究能力
增强学生的质疑与探究能力,实践体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物理学实验教育环节,教师应当规划一组兼具层次递进性和挑战度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亲手操作、亲身经历的兴趣。经由实践途径,学生能够直观感知物理现象,深刻领会物理规律,从而塑造出严谨的科研态度与勇于求证的探索精神。教师需指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观察与剖析,鼓舞他们树立假设、构思实验方案并验证得到的结果。
(三)实施分组实验,培养合作与探究素养
小组实验作为一种高效的协同学习模式,在增进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上扮演着关键角色。实施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学习特性和能力层次施行合理的小组配置,以确保每一组能够顺畅开展实验活动。教师还需明晰实验的目的及各成员的任务分配,激励小组内部的积极对话与合作。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学生得以共同克服实验中遇到的挑战,交流各自的见解与发现,从而不仅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还锻炼了科学研究的能力。
例如,在《电阻》章节的教学中,实施分组实验是促进学生合作与探究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策划一个“探究不同材料电阻特性”的实验项目,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分配包括电阻箱、万用表、不同材质的电阻丝(如铜丝、镍铬合金丝等)以及必要的连接导线等实验器材。实验前,教师需明确实验目标——探究不同材料对电阻值的影响,并引导各小组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包括实验步骤、数据记录方式及预期观察结果。实验过程中,小组成员需紧密合作,有的负责精确测量电阻值,有的负责记录数据并观察电阻丝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还有的则负责分析数据并讨论可能的原因。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电阻概念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团队协作和科学探究的实践,学生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作用、如何有效沟通并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显著提升了他们的合作与探究素养。
(四)拓展课外实验,丰富探究经验
课外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与强化手段,对学生探索经验的积累和核心素质的培育具有不可小觑的价值。教师应激励学生善用课余时光投身于课外实验项目之中,诸如报名科技比赛、创作科技产品等。此类活动不仅能引领学生涉猎更广泛的物理学识与实验技巧,还能够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创新思考及应对实际难题的能力。此外它亦能让学生切身领悟物理学科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紧密关联,唤醒他们关怀社会、贡献社会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
三、结语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革新与实践是增强教育质量和学生全面能力的重要路径。通过设定多元化教学情景、加强实践活动、推行小组实验及拓展课外实验等多样化策略,能够有效唤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塑造他们的质疑探究精神、增进他们的协作探究素质及开阔他们的探究视野。
参考文献
[1]吴瑞昌.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2024,(25):51-53.
[2]张怀通.基于实验教学的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提升策略与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4,(20):110-112.
[3]谢荣华.核心素养目标下初中物理生活化实验教学分析[J].考试周刊,2024,(30):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