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具有系统性,教师须把握教学整体进度,制定符合学生现阶段知识储备的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年级,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多样化的语文教学,结合学生在年龄限制下所具备的性格特质,不断调整教学内容的进度和难易度,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语文这门工具性科目,为未来得到更好发展奠定基础。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结合的重要意义
(一)有效构建语文知识体系,拓展学生语文思维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正处于螺旋式上升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需要更加注重学生各阶段学习能力的发展变化,坚持矛盾普遍性原理,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的进度和难度,帮助学生构筑基础坚实、体系完整的语文知识和思维,帮助学生轻松运用好语文知识。信息技术能够帮助语文教学以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和多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将原本生涩枯燥的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画面,更易于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易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使学生跳出课堂及书本的局限,以更具深度和广度的思想对实验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二)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高效提升探究能力
小学生的年龄和阅历决定了他们本身的性格特质,面对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的问题,教师要秉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观点,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从全方位了解学生学习背景、理解能力、知识结构和学业水平等要素的基础上为学生呈现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提高学生学习自制力。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凝结学生注意力,从而提升学习效率。而基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能够借助动画、声音、影片等内容展示教学知识,以相比传统教学方式更为形象生动巧妙的方式,迅速吸引学生眼球,教师适时给予正确点拨和引导,使得整体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教师就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和调动他们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有效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
例如,在教学《雪孩子》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动画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观看《雪孩子》为了营救大火中的伙伴,不惜丢掉自己生命的场景,从而加深对这篇文章的印象,充分调动学生文章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高尚品格。
(二)运用信息技术加强重点和难点教学
由于小学生知识储备有限,生活阅历尚浅,缺乏必要的经验,加上他们的理解和认知能力薄弱,因此,小学阶段的语文知识虽然简单,但就小学生而言,依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授模式单一化,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对于思想活跃的小学生来说,语文课堂枯燥而无趣,导致语文学习效果整体不理想。这就需要教师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吸取教学新理念,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创新与尝试。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新型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拓展课堂信息的传输路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充分而灵活地运用图片、文本、视频及动画等形式开展教学,以丰富的教学资源有效调动学生的听、视觉等感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其饶有趣味地观看课件,学生的兴趣被点燃了,势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如果教师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很难感受到当地富饶的美景。而采取多媒体技术这种现代化教学工具,教师就可以从互联网上搜索相关的视频和图片,在讲解的时候为学生播放这些内容,以此加深学生对西沙群岛的了解,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当地富饶的壮观景象,提升语文课程教学的质量。
(三)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进行融合,让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让所学知识更加贴近生活,增强阅读体验,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少年闰土》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平台查阅这篇文章作者鲁迅的相关资料,包括鲁迅所写的其他文章及生平事迹等,然后通过QQ群或者微信公众号的方式推送给学生,加深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介绍鲁迅编写《少年闰土》这篇文章的社会背景,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他们对整篇文章及相关语文知识的了解,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充分考虑学生的自我需求
“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教育理念,而新课程改革中的要求与这个理念不谋而合。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未能充分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性,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认识差异化教学的重要性是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要采取差异化教学模式,循序渐进,将分层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拒绝“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教学模式,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能力和发展潜力将学生科学地分成不同小组,兼顾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在原有知识能力基础上得到较大提升。
如今,我国的网络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这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契机。教师能够借助形式多样的互联网平台,搭建师生之间在线沟通的桥梁,推动课上课下教学相融合,实现“双平台联动式”教学,从而打破时空限制,这样既有利于帮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接收者,培养学生课外学习的好习惯,也能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拉近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消除隔阂,从而帮助老师掌握学生整体情况,反刍教学质量实现质的提升。
三、结论
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教育事业实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必由之路。学校及教师要敢于尝试新颖的多媒体终端和互联网平台为学生呈现视听双绝的课程内容,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既要完成教学任务,也要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坤男.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3).
[2]范芳玲.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3).
[3]刘志英.多媒体助力小学语文,构建生动课堂[J].天津教育,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