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对金属材料的需求量不断提高。在应用传统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期间依旧存在诸多问题,不仅无法有效控制各种隐患对金属性能或产品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甚至还会显著增加能源消耗,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为此需要对原有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进行改良优化,并重视节能效果的发挥。
1新时期金属材料热处理节能新技术
1.1激光热处理技术
激光热处理技术是当前金属材料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实际应用期间需要工作人员利用激光对代加工的金属进行提前加热。相比于传统热处理技术,激光热处理技术具有密度高、穿透性强的优点,能够实现对金属材料由内到外的热处理。应用激光热处理技术时,能够有效强化金属材料表面的硬度及强度,避免金属受到外界压迫而出现形变现象。此外,该技术还能够有效穿透金属的表面,使得金属材料内部结构更加紧密。虽然激光热处理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应用激光热处理技术时需要严格把控金属材料的温度,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工艺需求以及相关生产标准开展各项工作。例如,技术人员通过激光对金属材料进行热处理后,需要将金属立刻放到冷水中进行水淬处理,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较大的温差效应,有效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相比于传统热处理技术,依托激光处理技术生产的金属产品在性能参数领域中具有更为显著的优势。此外,激光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十分简单,并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以及机械设备资源,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金属材料热处理环节中各种有害污染物的产生,因此,采用激光热处理技术的节能效果明显,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1.2真空热处理技术
真空热处理技术相比于传统热处理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真空热处理技术能够有效避免金属在热处理期间出现表面氧化现象,从而能够有效规避各种风险隐患,减小对金属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在实际生产时,金属在受热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化学气体,化学气体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会与氧气相结合,发生氧化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会对金属材料的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时甚至还会造成金属材料产品不符合生产标准的情况,这不仅会严重浪费能源资源,且一旦投入实际生产应用中,甚至还会增加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真空热处理技术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一现实困境,真空热处理技术的最大特点在于能够充分利用无氧环境的介质优势。应用真空热处理技术期间,金属在热处理时处于无氧环境内,能够有效保障金属零件内部不会出现氧化现象。同时该技术还能够有效避免金属材料在热处理期间出现温度流失现象,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该技术需要在真空空间内填充惰性气体,利用内部的搅拌风扇装置,通过对流传热的方式确保整个金属受热均匀。技术人员也可利用流量传感器加强对整体系统的数据参数监控,并测量淬火热传导数值。
1.3薄层渗透技术
薄层渗透技术也是金属热处理常用技术手段之一,该技术具有流程简单、操作便捷的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各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当中。该技术本质上是一种化学处理手段,工作人员在对金属进行热处理前,首先需要在金属表面涂抹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能够在热处理期间加快化学反应,以此提高热处理的效率。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有效减少金属热处理期间的各种能源消耗,提高煤炭或电力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1.4振动时效处理技术
金属热处理期间会产生残余应力,对自身结构的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振动时效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消除金属材料在热处理期间产生的残余应力,从而避免材料出现变形现象。传统时效技术通常会采用热处理炉设备,虽然能够有效提高处理质量以及处理效果,但所消耗的资金成本相对较高,不利于节能。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依托振动时效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节能效果。该技术的应用原理为多谐波共振原理,通过多谐振动电脑控制设备能够有效起到节约电力资源的效果。有关实验显示,依托振动时效处理技术对金属进行热处理相比于传统技术,可节约的电能高达40%左右,并且该金属材料的硬度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由此表明,振动时效处理技术既能够起到节能效果,又能够有效改善金属材料的性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1.5计算机辅助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技术在金属热处理领域中的融合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热处理质量以及效率,并起到良好的节能效果。在金属热处理领域中应用的计算机辅助技术主要以CAD技术为主。在应用CAD技术时,需要技术人员在虚拟化环境下对金属热处理的各个环节及工艺进行综合分析,同时需要配合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传感器观察淬火剂及淬火环节等各项工艺环节的运行进程,例如在淬火过程中通过物联网传感器能够掌握金属表面温度及性状等各类参数,并将收集的数据返回到云数据中心平台,再通过数据建模的方式将二维数据信息转化为三维立体模型,或将数据信息转变为图示结构展示在图形界面交互平台当中。此时,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各性能参数的变化情况下达相关命令,例如为了达到金属热处理节能效果,通过利用控制系统,采用喷雾冷却技术节约大量资源。此外,该技术还可应用在金属热处理节能设计环节当中,例如技术人员通过CAD技术构建三维温度场进行热处理节能模拟设计,在此期间,可灵活选择企业现有的各类耐火材料进行实验分析,再通过数据比对的方式选择节能效果最佳的耐火材料,有效保障了能源的节约效果。
2金属材料热处理节能技术要点分析
2.1合理利用炉衬材料
炉衬材料也是影响金属材料热处理节能效率的重要因素,在金属热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通常会利用电阻炉进行预热处理。然而电阻炉无法完全散发热量,会造成一些能源资源的损耗。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炉衬材料以改善原有散热情况,例如选择耐火性较好的材料,以提高隔绝温度的有效性。同时也需要注重炉衬材料的保温效果,尤其是在耐火砖的交界处,只有确保炉衬材料具有较高的外表温度控制水平,才能够起到节能的效果。
2.2控制加工过程温度
金属热处理期间,需要技术人员对温度升高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对不合理的温度变化进行宏观调控。例如:随着处理时间的提高,倘若因设备运行速率导致表面温度升高,则需要及时用冷水对设备表面进行降温处理;倘若某些设备因表面摩擦力过大而产生大量热量,使得设备零件出现形变,提高了报损率,则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打磨修缮处理。
结束语
选用合适的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对原有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进行优化分析,通过应用多种新型热处理节能技术,有效地提高了金属材料处理效率,提升了处理质量,同时也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了能源的过度消耗。
参考文献
[1]王跃,董凯,焦亮亮,等.金属材料热处理节能新技术及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研究,2021,4(3):60-61.
[2]潘子民.我国金属热处理技术发展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热加工工艺,2022,51(10):8-13.
[3]赵帅朋.新时期金属材料热处理节能新技术[J].黑龙江冶金,2021,41(5):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