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的目的
因材施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有效的因材施教须基于掌握受教者的英语实际学习现状。本调查旨在通过分析P中学六次英语统一测试的成绩,了解学生的英语总体水平,从而提出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通过访问任课教师,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
二、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
本次的调查对象是P中学2021至2024年参加统一测试的学生英语成绩及任课教师。
(二)调查方法
本调查以数据分析和访谈为主。为达到调查目的,笔者制定严密的调查方案,全面收集调查对象的六次考试成绩,并整理和分析六次统一考试成绩,以此了解调查对象的英语考试情况;通过访谈任课教师,客观把握P中学的英语学习现状。
三、调查结果
(一)数据调查结果(卷面满分为70分)
(1)0—25分的学生占56.27%,
(2)26—45分的学生占32.66%,
(3)46—55分的学生占7.65%,
(4)56—70分的学生占3.06%,
(二)受访教师说
(1)0—25分的学生,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学英语,甚至放弃学习英语,导致这部分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几乎为零,英语考试时靠猜。
(2)26—45分的学生英语基础差,词汇识记不扎实,英语知识点似懂非懂,不会把课堂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平时的考试和做题中。
(3)46—55分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是缺乏课后及时的巩固和练习。
(4)56—70分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但仍存在基础不扎实的问题,同时没有树立良好的、积极向上的、进取的学习心态。
四、调查研究的局限性
本次调查分析的数据只选择2021年至2024年的六次英语统测的成绩作为分析的依据,数据选取有局限性。笔者选择的数据只能代表本次受调查对象的考试情况,不能完全代表P中学的每一位考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勿以偏概全。
五、因材施教的建议
(一)夯实英语词汇
针对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学困生偏多、英语成绩突出的学生人数少等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集中精力有针对性的补充、巩固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例如,从学生的英语词汇量着手,每堂课都要教学生熟读单词,且督促学生识记单词;课上采用中英文交互听写的方式帮助学生识记单词和短语搭配,增加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夯实英语词汇,是初中英语教学中必须从一而终、且不能少的教学步骤。
(二)承认学生学习的个体优势,进行关于课堂活动的隐性分层教学
教师这一角色不仅要将教授知识作为职业任务和责任,还要将发掘学生个体优势,使其发展成更好的自己作为终身的事业进行。就如同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没有才能的人,作为教育者应将发现学生的禀赋、爱好、特长当做一件比教授知识还重要的事去做,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正确的引导。因此在英语教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可基于这种个体优势,进行学习内容的隐性分层教学。由于是以学生的禀赋和优势作为根据,所以学生对教师的分层教学会表现出认可的态度。又由于教师是打着"挖掘优势,发展个体"的旗帜,这使学生忽略了分层教学表现出层级观念,这避免了分层教学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1]。
比如:在对How much are these socks?进行教学时,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购物”,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主要围绕着询问价格展开,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参与课堂,并且更好地运用英语句型及语言技巧,增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成就感。第一、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多媒体材料,组织学困生从视、听两个方面对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更为直接地了解;第二,组织有基础的学生通过互动参与,更加主动地掌握课堂内容,提高学习的趣味性与有效性。第三,教师邀请英语基础扎实的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展示今天的穿着,从而巩固单元单词。第四,教师可以在教室内布置“商场”模拟购物,优良基础的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所学运用于实践中,使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获得乐趣。
(三)注重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每个学生的独特性,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注重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名学生的不同特点与学习风格,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与方法,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潜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积极性与参与度[2]。
比如:在对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进行教学时,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便可注重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以“I'm going to……”为主题,为学生设计个性化主题教学活动,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与经验来写一个关于“I'm going to……”的小故事,通过这些练习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创造力,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逻辑,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扮演指导与启发者的作用,指导学生的想象与创意,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使用英语进行高效交流的方法。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与“I'm going to……”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周末活动等。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学习到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与生活,而且还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提升英语口头交流水平,让学生在享受到快乐的同时,又能够获得实际的语言运用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贯彻落实新课改教育政策的时代背景下,在英语教学中因材施教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初中英语教师充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并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路径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因材施教,体现学生的主体,使学生成为教学课堂的积极参与者与建构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与意识。
参考文献
[1] 顾建芹.浅谈“因材施教”理论下初中英语隐性分层教学模式的展开[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11.05.
[2] 叶旭琴.初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新课程(中),2018,(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