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后,绝大多数学校都推出了各式各样的实验教学方案,各个学校也利用了不同的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实验教学。2023年疫情结束了,有的学校恢复到原来的传统教学模式,但大多数学校采用了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教学模式,但是以哪些材料作为线上的辅助教学内容,如何能给于课堂教育最大化辅助,这就需要我们做好每个实验项目的教学设计,并建立合理的评价方式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将传统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基于学习通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互动。以下是基于学习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探索的一些建议和具体实施方法。
1 教学设计与实施
1)实验课前的准备
教学资源的上传:包括多媒体课件和实验视频,实验视频以实验简介、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为主,视频的各个部分分开拍摄,尽量短小精悍,使学生产生观看的欲望和耐心。
图1 固体线膨胀系数测定实验线上资源
以固体线膨胀系数的测定实验为例,上传的视频资源包括实验简介和实验操作。视频资源的时间均控制在10分钟以内。
实验预习检测:建立实验预习检测题,在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内容。
固体线膨胀系数检测题主要以考察实验原理、实验要求和实验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为主。
实验讨论区设置:在学习通平台上设置讨论区,引导学生在课前提出疑问和进行初步讨论。或者在课程班级群与学生进行一个课前的交流和讨论。
2)线下课堂教学阶段
师生互动环节:通过学习通平台实时投票、在线问答等互动功能,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翻转课堂环节:将传统的“课上讲授、课后作业”模式翻转,课前通过学习通平台学习理论知识,课堂时间用于讨论、答疑和实践操作。
以固体线膨胀系数的测定实验为例子,每次实验共计20名学生,将学生分为5组,每组4名学生,先让学生在各小组内讨论实验中所出现的问题,然后每组选出一位同学就所讨论的问题和讨论结果向实验指导教师汇报,然后教师当堂与学生互动。使得学生都能完成实验并获得能力方面的提高,加深对该实验原理及操作过程的理解。
即时反馈:利用学习通平台的即时反馈功能,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课后复习
课后布置作业与实验报告提交:通过学习通平台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在平台上完成并提交,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学生再提交实验报告,老师及时批改并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能及时能了解到本次实验报告中所出现的问题,避免下次实验再犯类似的错误。
知识巩固:提供课后自主学习检测题库,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实验指导教师要及时查看学生完成检测题的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学生。
讨论与答疑:继续利用平台上的讨论区,解答学生的疑问,促进师生及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
2考核与评价
1)采用多元化考核
在线测验与考试:利用学习通平台的测验和考试功能,进行在线测验和考试,灵活设置题型和难度。
过程性评价:通过平台记录学生的预习、课堂参与、讨论发言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过程性评价,给予综合评分。
学生自评与互评: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提升其自我反思和同伴学习的能力。
2) 及时反馈
自动批改:利用平台的自动批改功能,及时为学生提供答题反馈。
个性化指导:根据学生的考核结果,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建议,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3课程评价与改进
1) 学生反馈
问卷调查:定期通过学习通平台进行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实验课程的满意度和建议。
反馈采纳: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2)教学反思
教学日志:教师定期撰写教学日志,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并记录改进措施。
同行评议:邀请同行进行教学评议,获取建设性的反馈和建议。
4 结束语
基于学习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是一种能够有效结合传统教学与现代技术优势的教学方法,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灵活的考核机制、及时的反馈和不断的改进,可以实现更加高效和有趣的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 刘国营.大学物理实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 万志龙等.大学物理实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究——以分光计实验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设备.2024(12):106-109.
[3] 鲁勇等.《大学物理实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J].广西物理.2024(2):57-69.
[4] 闫志巾等.《大学物理实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2023,36(1):140-143.
第一作者简介:吴云沛(1978-),男。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学物理教学,光电材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