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业单位中财务报表的核算与分析是重要的环节,财务报表的准确性与各个部门工作的开展有密切的关联,但是在当下的事业单位中财务报表的准确性有待提升,结合此因素,应在事业单位中研究财务报表中的问题,并以良好的解决办法,解决财务报表中的问题,提升财务报表的准确性,促进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工作的有效开展,以此为事业单位的决策提供精准的数据,促进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
一、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常见的不足
(一)资产负债表不完善
在事业单位中财务负债表,不仅体现事业单位的负债情况,其中还包含各种收支账目,可以真实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在目前的负债表中收支类项目同时存在于负债表与收支表中,这样的科目设计很不合理。在此环节中会导致事业单位的资产总额,与负债账目出现虚增的情况,令会计核算信息不够精准。
(二)没有现金流量表
在事业单位中掌握现金的支出与收入十分重要,在预算管理中现金管理是重要管理科目。但是在以往的事业单位中,进行资金核算时会将收付实现制作为核算参考依据,以资金的实际收付为基础核算内容,以其中事业单位中的现金结余作为会计报表的结余。但是目前的事业单位中不断对核算环节进行更新,并在财务报表中增加债权发生制,在此科目的应用中会对本期经济内容进行分析,但是在核算时不会将现金的收支列入会计报表中,在此科目核算方式的应用中会令财务报表中收支情况出现差异,并无法及时的体现现金的收支状况。
(三)预算执行情况信息不足
在现在的发展中逐渐应用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及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在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中,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在事业单位要结合上个月份的财务报表申请,进行核算规划预算部门的用款金额,然后申请预算资金,以此保证事业单位中,不同部门的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国家还会结合事业单位的年度预算计划,及目前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以此了解事业单位预算计划的实施进度,结合事业单位的进展,进行支付申请资金。但是在当前的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中,财务情况混乱,难以体现事业单位的预算实施情况,所以无法为国家提供精准的财务信息。
(四)固定资产核算失真
事业单位一般在核算固定资产的价值时,会结合固定资产购买时的价值进行核算。在财务的核算中,没有体现固定资产应用产生的损耗,这样的情况导致财务报表的信息出现失真。在当下的事业单位中,在进行固定资产的核算时,没有对固定资产的损耗进行分批列入报表中,导致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增加,以此形成固定资产虚增的情况。
(五)会计报表完整性不高
在大部分的事业单位中,会计报表的编制形式是固定的,会导致财务报表欠缺完整性。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会忽视年度报表中的短期报表。同时在财务报表的核算中,一般不会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核对,令有些财务信息没能体现到财务报表中。另外在财务报表中,有些报表需要加入补充说明材料,但是部分事业单位,只重视报表的基础内容,忽略了对补充材料的检查,以此令财务报表的整体信息不够完整全面,同时无法体现事业单位的财务状态。
(六)财务报表分析能力不足
在一部分的事业单位中,不重视会计资料的积累,并不了解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所以不能及时的发现财务报表中的问题。另外,事业单位的大部分会计人员在财务核算时,会结合以往的经验进行核算,这样的财务分析形式不科学、不严谨。特别是在进行财务报表核算时,没有结合财务指导的标准核算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资产的使用情况及收支的情况等,导致财务报表中的分析能力不足。
二、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改进对策
(一)改进资产负债表编制
首先,事业单位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要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作为编制负债报表的参考标准,并在负债表中删除收支内容,并结合事业单位的情况增设其他科目,完善财务报表中的负债表的科目设置。其次,事业单位可以将专项资金的结余列为“净资产”,并同时增设“专项结余”科目,以此反映专项收支状况。最后,可以在负债表中,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及“累积折旧科目”,以此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状态,便于事业单位中的管理者,以此为参考做出战略决定。
(二)增加现金流量表
在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现金流量表的使用频率较低,但是也是会计报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事业单位中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及时的体现事业单位现金的收支状况,可以有效的提升事业单位现金的应用效率。所以应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编制货币收支计划,并运用现金流量表的方式,体现事业单位的现金收支状况。在事业单位中,运用现金可以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在事业单位中,设置现金流量表,便于事业单位对现金的控制,防止现金短缺的状况产生。
(三)加强收支情况与预算情况的比较
在我国的立法中规定,事业单位要在每年的年初,对全年度的财政收支计划进行编制财政预案,并交由事业单位所属上级部门审批,最终形成有法律效应的文件,事业单位则需按照编制预算方案进行执行。同时对事业单位中的预算收支进行汇总,以此进行研究,将不同的预算收支进行比较。另外,事业单位还应在会计核算中,制作会计预算执行进度月度报告,严谨的管控预算的有效执行,以及掌握事业单位中预算资金的执行进度。
(四)重视会计报表审核
事业单位中的会计报表,主要是将事业单位中的详细经济活动,以文件的形式体现出来,会计报表的精准性、真实性及完整性,直接影响事业单位的决策与发展。所以应在事业单位中,提升对会计报表的重视,并加强对财务报表的审核力度。在审核财务报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审或其他机构审核的方式,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准确性进行审核。一旦发展问题及时更改调整,以此促进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结束语:本文专门针对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的常见不足及措施进行分析,分析了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提升会计报表准确性、真实性及完整性的方式,希望可以改善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的问题,为事业单位提供决策依据,促进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凯.探析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的常见不足及措施[J].经济师,2020:151-151.
[2]谢琴.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存在问题及改进[J].科技展望.2015(25):103-104
作者简介:
姜旭,女,汉族,籍贯:黑龙江生于:1983-07,职称:会计师,硕士学历,研究方向:事业单位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