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施柏迪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施柏迪,. 人工智能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人工智能研究,2024.9. DOI:10.12721/ccn.2024.157458.
摘要: 物理实验教学作为高中物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传统实验教学往往受限于资源有限、操作复杂、安全风险高等因素,难以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这一困境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AI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智能决策支持及个性化服务优势,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探讨AI技术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教育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 人工智能;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DOI:10.12721/ccn.2024.157458
基金资助:

2016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教育向现代化、信息化转型的加速推进。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教育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革新契机。这一技术不仅使学生能够跨越时空限制进行学习,还通过智能分析错题,实现了学习过程的个性化和精准化。在此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应积极拥抱这一时代变革,巧妙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于日常教学之中,构建全程、动态的教学管理体系。具体而言,在物理实验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可鼓励学生利用人工智能软件进行预习,自主搜集并整合学习资料,促使学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预先把握课堂的核心要点与难点,从而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

一、人工智能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设计依据

(一)技术载体与教学模式创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教学模式正逐步向“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转变,其中,人工智能App成为教学设计的核心载体。在线上平台,教师能与学生实时互动,直观展示物理实验现象,深化知识理解;线下则借助智能化教学工具,如电子白板,优化课堂布局,提升教学效率。通过人工智能软件实施即时小测,教师能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聚焦于重难点解析,并利用数据分析优化教学评价,实现教学的精准化与个性化。

(二)学习理论的深度融合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需根植于坚实的学习理论基础,确保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具体而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特定情境下主动建构知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互动与探究机会;多元智能理论则关注个体差异,人工智能能够定制个性化学习路径,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掘;分布式认知理论则启示我们,工具和技术能分担认知负担,人工智能软件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践者,它拓宽了学生的认知边界,深化了学习体验。因此,人工智能与学习理论的深度融合,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三)教学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核心在于达成既定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学生学情,对比现有知识基础与目标要求,科学规划教学活动。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确保每一环节都服务于目标的达成,通过灵活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层层递进。同时,教师应保持对教学活动的敏锐洞察,确保教学方向不偏离既定目标,以达成最佳教学效果。

二、人工智能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深入实践路径

(一)情境构建,深度激发实验兴趣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兴趣如同灯塔,引导学生穿越知识的海洋。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教师需要深入挖掘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构建出既贴近实际又充满趣味性的物理情境。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如Matlab的GUI系统,教师可以模拟出复杂且难以在实验室直接操作的实验,如“双缝干涉实验”。通过生动的动画和实时变化的参数,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光强分布与干涉条纹的形成过程,这种视觉上的震撼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从而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技术,进一步丰富物理情境的构建。学生佩戴VR设备,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物理环境中,进行虚拟实验操作,这种沉浸式的体验将极大地提升他们的学习参与度和兴趣。

(二)关注过程,全面促进创新思维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结果的验证,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了打破这一局限,教师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App发送课堂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涵盖了实验的基础知识,还融入了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讨论。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软件,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此外,引入Python编程、3D打印等现代技术,更是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和创新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编程模拟物理实验,或者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实验模型,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他们对物理原理的理解,还锻炼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三)优化评价,精准助力学生成长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大数据分析技术,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实验数据进行全面、精准的分析,从而发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对比学生的实验数据与标准数据,教师可以及时给出个性化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实验方法、优化实验流程。同时,智能软件还可以整合学生的课堂练习成绩、实验报告等多种数据,形成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成效和进步空间。这种基于大数据的评价方式不仅提升了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还促进了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反思。学生在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时,会更有动力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时,也会更加主动地寻求帮助和改进。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将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展现出了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通过优化实验教学资源、实现实验过程智能化控制、提供精准的数据分析与反馈以及支持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AI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探究和创新精神。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AI技术的引入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实践与优化。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将会迎来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个性化的新时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参考文献

[1]甘秉洪•新高考背景下构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O22(S1):152-154.

[2]赵承军,赵力红.加强实验教学促进“学科基地”建设[J].物理教学,2020(06):44-4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