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心态决定着一个人的做事方式和行为准则,形成心态的重要途径就是丰富自己的知识、文化底蕴和内涵,从而结合社会规则与自身的认知制定一个自我学习生活的内在要求。并且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和环境时可以积极地去面对,以保证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程度。在九年一贯制的教育环境之下,在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和培养良好品质的过程当中,老师担当着重要的职责,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良好的心态促进愉悦的心情,只有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才能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不断增强自我效能感。[1]能在日常生活中,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感受到温暖与关怀,并且将阳光的心态和内心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2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家长和师生培训
学生的进步是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在培养学生阳光心态的同时,首先应该提升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教育责任和学习意识。使家长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亲子沟通,从而可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身教育方式,发现教育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孩子共同进步,达到“终身学习、开放合作、独立人格”的理想成长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加强家校联系,利用社会资源,例如:北片指导中心、大石街社工服务站、番禺区青年地带大石站和作业帮家庭教育中心等社会资源针对三类不同对象开展活动、培训和讲座。
(1)利用社会资源,面向家长群体开展的培训讲座,例如主题为《青春期心理健康与亲子沟通》、《造就卓越父母》、《今天我们如何做父母》、《亲子沟通,调节孩子开学情绪》和《关注考试压力,调整考前状态》等一系列的家长培训讲座。利用北片教育指导中心“家长学堂”系列直播课,开展家庭教育宣讲活动,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2)利用社会资源,面向学校教师群体可以开展的培训讲座,例如《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幸福教师的情绪与解压密码》以及《正面管教在课堂》等的教师培训活动。
(3)利用社会资源,面向学生群体可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讲座活动。例如:“和平校园,拒绝暴力”预防校园欺凌宣传活动、“同伴交往要用心,亲子沟通不忘爱”人际交往讲座、“合理调节情绪,快乐度过青春期”等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讲座。还可以结合安全教育,开展“最美的春夏——关爱青春期”性教育专题讲座和开展“爱护我们的身体”防性侵害专题讲座等,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护航。
合理利用一系列的社会资源,加强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养成阳光心态。
3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亲子阅读
在这一方面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社会上的资源,通过相关事件的举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和了解阳光心态的重要性。我校与“微澜图书”合作,设立了“广州微澜图书7馆”。“微澜图书”每天都会派遣志愿者来到学校指导和协助图书借阅活动,学生在阅读中更加得以明理悟行。
四月份,在学校开展的读书节活动中,组织了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课外读物进行自由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我校就有一名八年级同学阅读到了马德先生的一篇哲学小品,名字叫做《没有一种痛是单为你准备的》,文章主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人的痛苦是怕比较的,或许当下你会因为一件事情觉得很痛苦,但是眼界放得稍微宽泛一点,看到自己的痛苦,并且也应该看到芸芸众生的痛苦,只有这样,我们的才能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事情和人多的是,而我们之所以会痛苦就是因为总是看见别人获得了什么,而自己是没有获得的,通过这样比较就会认为的我们的生活总是不够圆满,于是就会痛苦,但是其实在看更大世界的时候,我们换个角度,同时也换一种心态,就会发现世界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从而去发现的生活中更多的美好,用那些温暖和爱的事物去滋润自己的内心,而不是用人们都在追逐的名利去喂饱自己。真正的宽容是我们理解了别人和很多的事情,而不是我们在自己的内心去狠狠地压抑和忍受,当真正的理解之后也就不用再去刻意地忍受,同时因为理解和宽容,也会为自己内心打开一扇窗户从而让更多的阳光照进来,可以说我们得能包容多少事情,我们就能有多快乐,我们的内心的就会有多阳光。所以可以放下一些无所谓的追逐,让自己轻松起来,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疼惜了自己。”
在阅读完这篇文章之后,该学生幼小的心灵备受启发,于是就将这本书买了回来,放在了班级的图书角,供大家一起阅读。毛主席说过开卷有益,同样组织健康的社会文化活动,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到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2]。或许只是一本书,或许是一句话,总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帮助到学生。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书本中的内容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心灵的成长。
我校也有一位学生学习了《塞翁失马》的故事后高兴地告诉老师这则故事带给自己的启示: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好事和坏事能够相互转化,要胜不骄败不馁,常怀一颗乐观、豁达的心态,当事情处于不好的一面时,要学会泰然处之。而教师也可以将《塞翁失马》的故事引申到日常教学中,例如目前班集体中有一些学生,如果按照普遍的校纪班规来说,他们的表现是不尽如人意的,那么老师就可以把这个现象当做提升自己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突破口,对于学生来说,目前学习不理想也没有关系,保持乐观的心态,不断努力,相信自己,学习也能朝好的方向不断发展。正如我们熟知的《伤仲永》带给人们的警示一样,或许一些学生初期会表现得特别好,但是因为老师过多的表扬和关注反而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骄傲自满,从而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反而是一些目前表现较为一般的学生,更多机在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帮助,结合自身不断的努力,从而锻炼出了一种愈挫愈勇的品质,磨练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精神,使今后的学习生活受益无穷[3]。
4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在九年一贯制的教育背景之下,除了对老师、家长、学生展开理论教育和普及以外,老师也可以经常组织阳光心态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在不方便外出的时候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多媒体的观影活动,在活动中老师可以收集、筛选一些正能量、主旋律的影视音作品和学生一起学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影视音作品往往制作优良,其内容丰富、配乐感人,往往会对学生的心灵造成极其强烈的震荡,从而启迪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可以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在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相似事件的时候,能通过对比的方式,化解自己的精神焦虑和心理压力,从而平静下来,将更多精力放在探寻问题解决途径中去,而不是怨天尤人,妄自菲薄。
在阳光心态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利用街道办、妇联、团委、科协、禁毒办、志愿者协会、公益基金会等资源,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开展科技进步、禁毒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开展“缅怀先烈”祭扫活动;开展公益跑活动;也可以开展“青年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文艺展演活动、“青草职播间”活动和“与法同行,绽放精彩”活动;我校还结合“绘梦教育”让梦想遇见未来的办学理念,开展“去远方”和“羊城游学”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和祖国是多么的繁荣富强。通过这些活动的组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实践、去探索,学知识、长见识,学会团结协作和助人为乐,培育阳光、自信、乐于助人的心理品质。
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和团建活动
在培养学生阳光心态的过程中,也可以对相关个例展开辅导与团建活动。比如,可以利用大石街道社工服务站资源,开展定期驻校服务,为师生提供学习、交友、家庭、身体、心理方面服务。上学期,我校联合青年地带社工开展面向全校师生的“国王与天使的秘密花园”心语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情绪、想法和心里话通过信件的形式投进“国王与天使的秘密花园”信箱,心理老师定期收集信件,与社工一起给同学回信。在这一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根据学生来信获知学生面临的问题大多是人际交往中的问题以及个人情绪问题,个别学生表示很多时候不知该如何去面对一些挫折,无法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总觉得自己很糟糕,生活也很糟糕。父母的不理解、同伴的否定、自我效能感的不断降低,使更多学生没有能量去面对生活中的一些困难,缺乏主动性和行动力,进而消极应对。为此,学校心理老师和社工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面向学生开展“小法官体验记”法律小组、“我的无限可能”治疗性小组,带领组员去探索自我,深化自我认识,在一次又一次的任务挑战中挖掘自己的潜能,学会如何应对挫折,以增强自我的抗逆力,培养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
6结语
九年一贯制的教学环境中,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成为了教育部门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良好的心态是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保障,为了使学生在校园中感受到更多快乐,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文化课的教授也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4]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活动中,由于学校资源有限,所以更应当充分将社会中的资源广泛地利用起来,形成较为强大的教育力量的整合,通过走出去学习和走出去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全面促进学生良好心态的建成,使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遇见问题和困难,不会踟躇不前,而会在阳光心态的引导之下,勇敢地迎难而上,在不断自主思考和探索过程中取得身心素养得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 韩素霞.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阳光少年[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 000(006):96-97.
[2] ]韩莉莉. 驱散内心阴霾重塑阳光心态——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J].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9, 000(008):16-18.
[3] 韩素霞.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阳光少年[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 000(006):96-97.
[4] 殷辉芹. 我的教育行动——塑造阳光心态 让每个孩子快乐成长[J]. 散文选刊:中旬刊, 2019, 000(003):19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