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研究
王晓慧 刘贺飞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晓慧 刘贺飞,. 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研究[J]. 医学研究杂志,20248. DOI:.
摘要: 目的:对临床护理中的风险事件以及应对策略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40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以随机数字法平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对于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风险管理方案,对于实验组患者,实施专项护理风险管理方案。对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护理工作质量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服务中,护理风险事件类型比较多,包括床号看错、医嘱执行延误、错误给药、输液泵的计量调节失误等,在护理管理方面,应当实施专项护理风险管理方案,提升各类风险事件的防范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对策
DOI:
基金资助:

在患者临床治疗中,在各类复杂因素的影响下,如治疗错误、药物副作用、护理操作不当等,可能会发生风险事件,对患者疾病治疗效果以及生命安全构成危害,导致患者康复难度增加,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对此,在患者护理干预方面,需加强风险防范管理,通过系统的识别、评估和管理护理干预中的各类风险隐患,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医疗错误,从而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效果。实施严格的风险管理措施,不仅对患者有益,还可提高医疗机构的声誉和效率。对此,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40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对临床护理中的风险事件以及应对策略进行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40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以随机数字法平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中,男13例,女7例;年龄23~62岁,平均(24.3±5.1)岁。实验组中,男14例,女6例;年龄24~61岁,平均(25.2±5.2)岁。所纳入患者的基本资料数据差异无意义,P>0.05。纳入标准:患者均临床检查,均确诊;认知功能、精神状态正常;对本次研究知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脏器疾病;精神障碍;依从性差。

1.2方法

1.2.1参照组

对于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风险管理方案。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并做好详细记录;为患者营造安全、舒适的病房环境;与患者沟通交流,为患者答疑解惑。

1.2.2实验组

对于实验组患者,实施专项护理风险管理方案。

(1)组建护理风险管理小组

在临床护理风险管理中,组建护理风险管理小组至关重要。首先,明确小组的主要目标,包括识别风险、制定预防策略、监控风险管理计划的实施效果等。由护理人员、医生组织成立风险管理团队,团队成员需要接受有关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培训,以提升识别和处理风险的能力。其次,建立沟通机制,确保团队成员之间以及与其他医疗人员和管理层之间有良好的沟通和信息交流。定期召开会议,讨论风险管理进展、新出现的风险,改进风险管理措施[1]。

(2)建立护理风险管理体制

制定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包括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的流程,确保覆盖所有潜在的风险领域,如药物管理、感染控制、患者护理等。定期进行风险评估,以识别和分类潜在风险,使用工具和方法,如故障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或根本原因分析(RCA),来分析和优先处理风险。建立有效的沟通和报告系统,确保护理人员能够及时报告风险事件。定期监控风险管理措施的效果,并进行复审,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评估风险管理策略的有效性[2]。

(3)护理人员培训教育

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教育,旨在强调风险管理在保障患者安全方面的核心作用,并提供识别、评估及应对潜在风险的必要知识和技能。培训内容应涵盖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包括针对药物错误、感染控制和患者照护等具体情境的指导。通过实际案例研究、模拟训练和互动学习方法,增强护理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定期更新培训内容,以反映最新的护理实践和技术进步,同时,护理人员应被鼓励参与持续教育,如研讨会和专业会议。培训结束后,应进行评估,确保护理人员能够掌握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持续改善未来的培训计划[3]。

(4)实行分级式护理风险管理

在临床护理风险管理中实施分级式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策略。通过全面的风险评估,将潜在的护理风险分类为低、中、高三个级别,基于其对患者安全的潜在伤害程度和发生频率。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对于高级别风险,迅速采取紧急措施和全面的流程改进;中级别风险需要定期审查和改进策略;而低级别风险则通过常规监控和长期改进计划来管理。同时,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强化其对分级风险管理的理解和应对能力。确保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以便在不同部门和层级间迅速响应。此外,定期评估分级风险管理的效果,并根据反馈结果调整策略。通过这样的分级管理,可以确保临床护理中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提高整体的护理安全性和效率[4]。

(5)医疗设备管理

在患者临床治疗中,需应用多种医疗设备,因此,加强医疗设备管理十分关键。要求确保所有医疗设备符合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校准,以保持其正确和有效的运行。对护理人员进行充分的设备操作培训和教育,充分掌握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此外,建立科学有效的设备监控系统,以及时识别和处理设备故障或性能下降。对于高风险或关键医疗设备,实施额外的监控和管理措施,如实时监控和紧急备用方案。同时,建立严格的设备采购和评估流程,选择适合的、高质量的设备,并考虑其对患者护理流程的影响。另外,还需注意,持续收集和分析与医疗设备相关的风险和事故数据,以便不断改进设备管理策略和提高整体的患者安全。

(6)药品管理

药品的安全使用和有效控制,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较大。对此,需建立严格的药品采购、存储和分发流程,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对护理人员进行详细的药品知识和安全使用培训,包括正确的剂量计算、药物相互作用、副作用识别等方面。合理应用电子药品管理系统,如电子处方和自动分药系统,减少人为错误。在药品的应用方面,需实施药品追踪和监控措施,确保药品使用的透明性和可追溯性。制定并实施多重检查制度,尤其在使用高风险药品时,例如进行双人审核和确认。此外,鼓励护理人员和医师之间的良好沟通,以准确理解和执行药物治疗计划。定期进行药品安全性和使用效果的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药品管理策略,显著降低药品使用中的风险,增强临床护理的安全性和效果[5]。

(7)严控护理记录

在对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必须确保护理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所有的护理活动、观察结果和患者反应,都应该及时做好详细且准确的记录。护理人员需掌握护理信息的记录方法,准确使用标准化的术语和缩写,避免模糊不清的描述。推广应用电子健康记录(EHR)系统,确保护理人员具备足够的技能和知识来操作系统。实施定期的记录审核和质量控制措施,检查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及时纠正错误和遗漏。此外,保护患者隐私和数据安全也至关重要,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和伦理规范,确保患者信息的保密性。

(8)护理风险管理工作评价

护理风险管理工作评价的目标在于持续改进和提升护理质量。定期进行风险管理工作的全面评估,以衡量已实施策略的效果和确定改进领域。使用定量和定性的指标,准确评估风险管理措施的成效,例如通过监测相关的临床指标和患者满意度调查。建立反馈机制,鼓励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对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看法和建议。定期进行自我审查和外部审计,持续改进护理水平。重点关注风险管理流程中的任何差距或不足,如流程复杂、沟通不畅等,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促进护理团队的持续学习和发展。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在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时,对服务态度、操作水平、沟通水平三项指标进行评估,评分越高,护理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对于本次研究所得结果,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对于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对于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并分别应用t和x2检验,如果P<0.05,则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n,(%)]

QQ图片20241011101415.png

2.2两组患者护理工作质量对比

实验组患者护理工作质量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如表2。

QQ图片20241011101424.png

3 讨论

在医疗保健领域,临床护理风险事件防范管理至关重要。护理管理水平,可直接影响患者安全性,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显著减少医疗差错和不良事件,从而保护患者免受不必要的伤害。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提升护理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治疗效果。但是,在临床护理干预中,风险事件的诱发因素较为复杂,导致风险事件防范管理难度较大。

在本次研究中,对于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风险管理方案,对于实验组患者,实施专项护理风险管理方案。根据本次研究,在临床护理服务中,护理风险事件类型,并且各类风险事件的诱发因素不同:(1)床号看错:护理人员疲劳、病房内患者众多导致混淆,或者是病房管理系统的不足。(2)医嘱执行延误:医嘱传达不及时、护理人员工作负荷过重、沟通不畅或者是病房管理系统效率低下。(3)错误给药:处方错误、药物标识不清、护理人员对药物知识理解不足或是操作疏忽引起。(4)输液泵的计量调节失误:设备故障、操作错误或护理人员对设备使用不熟悉导致。(5)误服药物:药物包装相似、患者认知问题、护理人员疏忽或是缺乏适当的患者指导。(6)液体内有异物:制备过程中的错误或是质量控制不严格导致。(7)未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对病情评估不准确、病情监测不够频繁、或者是沟通和报告机制不完善。

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专项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护理工作质量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在临床护理风险管理中,采用专项护理方案,可显著提升管理效率和安全性。组建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由多学科成员参与,有利于保证风险识别的全面性和预防策略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定期沟通和讨论,不断优化风险管理措施。建立全面的护理风险管理体制,覆盖所有潜在风险领域,通过系统化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流程,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教育,强调风险管理在患者安全中的作用,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确保准确执行风险管理措施。实行分级式护理风险管理,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制定相应策略,确保及时有效的应对。在医疗设备和药品管理方面,严格的控制流程和监控系统确保了设备和药品的安全使用。严控护理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通过电子健康记录系统和定期审核提升记录管理质量。最后,通过对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定期评价,确保持续改进和提升护理质量,从而在整体上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服务的安全性和效率。

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服务中,护理风险事件类型比较多,在护理管理方面,应当实施专项护理风险管理方案,提升各类风险事件的防范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玉华.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及临床护理管理对策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5):259.

[2]程瑜.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02):165-166.

[3]宋丽花.临床护理用药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2):1754-1756.

[4]袁梅.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3):157+159.

[5]王嵘,高明玉.临床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8,16(0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