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后进生转化策略的实践研究
孙丽丽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孙丽丽 ,. 小学后进生转化策略的实践研究[J].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2022.6. DOI:10.12721/ccn.2022.157044.
摘要: 众所周知,“后进生”帮扶工作一直是我们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发挥“大手拉小手”,先进带后进的带班策略,从后进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制定一系列帮扶策略,推动后进生的健康成长。本文笔者就从多年的教学经验出发,针对于每一名后进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转化引导,最大限度的提升后进生的学习水平,促进后进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转化策略;后进生;因材施教;闪光点;个体因素
DOI:10.12721/ccn.2022.157044
基金资助:

前言:

后进生,顾名思义是指一些学习亦或是行为存在某些偏差的学生。针对于这部分小学生,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不离不弃”,把提高转化后进生的学习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后进生并不是智力低下,而是因为家庭因素、个人原因而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短暂性的滞后。针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利用科学化的方式与方法,与学生手牵手、心连心,做学生的引导者,让学生重新找回自信,重新焕发崭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对症下药,找出后进的根源

对于后进生,我们教学工作者一定要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了解每名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找出其产生问题的根源。没有那个学生天生就是有“劣根性”的,一定是因为后天的原因。所以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其背后产生的根源,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的寻求解决办法,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比如说,有的学生十分的自闭,不愿意与他人交流。与他对话时,他总是带着一双戒备的眼睛,说话也总是冷冰冰的,用简单的是、否来回答,不愿意和老师同学交往。后来通过家访我才得知,这个孩子父母正在办理离异,父亲长期对母亲实施家庭暴力,家里争吵不断。在充满硝烟的家庭中,其得不到应有的关爱,而且还经常受到“波及”。父母双方稍有不顺心,就把气撒到孩子身上。孩子长期处于这样的家庭,难免会产生自卑,恐惧的心理。长此以往下去,就会产生一种社交障碍,将自己封闭在一个自我的世界里,不敢与外界沟通。针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要给予这名学生足够的关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我们要主动与其交流,带领其重新融入到集体的大家庭中去,不让一名同学掉队。

还有一名同学与之恰恰相反,从小家庭条件优渥,父母三代单传,对其极其溺爱。甚至于达到了百依百顺的程度。这种过度的溺爱导致其十分的自私自利,高高在上,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同学们都觉得其高傲,任性不合群,不愿意与之玩耍。他也就成为了一名“问题生”。针对于这一现象,我主动与其沟通,让其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其从别人的角度去和自己交朋友。通过镜子效应,让其知晓自己受到孤立的原因。继而转变思想观念,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和同学接触。使其重新为同学所接纳,回到同学友爱的集体大家庭之中。

二、找寻后进生的“闪光点”

在对待后进生的问题上,首先我们班主任不能带“有色眼镜”。每名学生的身上都有着“闪光点”,后进生也不例外。关键是我们老师要有一双“慧眼”,要学会发现,善于寻找。如果我们方法运用得当,后进生很快就会迈入优等生的行列,成为老师与家长的骄傲。对于后进生,我们要进行赏识教育。要多给予其鼓励与认可,要看到其身上的长处,并且将其身上的长处无限放大。这样能够在一个侧面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拉近后进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对于后进生,我们要帮助其缩小差距,帮助其尽快提升。另外,在精神层面,我们也要经常与其沟通交流,给予其足够的信念,让后进学生可以卸下心房,与我们进行心灵对话,零距离沟通。我们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与学生平等对话。让后进生感受到我们的“真心实意”,与我们成为无话不谈的大朋友。情感教育,走进学生的内心,挖掘学生身上的闪耀之处,这也是我们帮扶转化后进生的有效策略之一。举一个我在实际工作中的教学案例。小明是我们班上一个十分调皮的学生,平时总爱欺负同学,搞恶作剧。总是偷偷地在同学衣服后面沾纸条,画笑脸。同学们都觉得他不胜其烦,不愿意与他交朋友。但是,在她调皮的面孔之下,却藏着一颗火热的内心。他的调皮其实是不知道该如何与别人相处,所以才会以捉弄别人的方式来引起别人的注意。但是,他的热情,友爱是我看在眼里的,一件事情也改变了同学对他的看法。一天课间,由于天热的原因,班里的一名女生忽然晕倒。大家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乱做一锅粥。当我得到消息赶往教室的时候,正巧看到小明正背着女生一步一趔趄,在走廊里缓慢前行的场景。小明的衣服已经被浸湿,大量的汗珠顺着额头落下,但是这一幕落在我的眼中是那样的美好。小明身高不足140,却背着与他相差无几的同学,脸上的表情格外凝重,严肃。这与他平时吊儿郎当的形象大相径庭。他的眼中充满了紧张,着急。这就是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在他单薄的脊背上,我看到了一种责任感。这件事情过后,同学对他都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开班会的时候我也对她提出了表扬,至此之后,他的学习劲头提升了。集体荣誉感更强了,班级的事情总是冲在第一线,同学们遇到困难也变的第一时间向他求助,他也是从不拒绝,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我认为这就是积极心理学带给我们的激励作用。这就是一种转化力量。在我们班级,这种后进转先进的优秀案例比比皆是。

结论:

综上所述,后进生转化为先进生是可以实现的。首先,我们班主任教师必须要坚定信念,要看到后进生身上的长处,要给予后进生一定的激励与认可。要让后进生感受到来自于老师的信任与关爱。只有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爱,才能够打开心扉,愿意与我们沟通交流,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我们要让学生的优点“无限扩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推动学生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去发展奋进。

参考文献:

[1]谌启标,王晞.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02).

[2]王丽英.关于后进生转化教育的思考及对策初探[J].教育研究,2017(02):123-124.

[3]高小泉.素质教育观下中职后进生问题的再探索[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4):79-80.

[4]卓嘎央宗.浅谈小学后进生转化策略[J].小说月刊,2015(9):101-102.

[5]李巨涛.论小学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J].黑河学刊,2017(13):229-23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