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束CT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术前诊断价值研究
王琼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琼,. 锥形束CT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术前诊断价值研究[J]. 医学研究杂志,202410. DOI:.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传统CT与锥形束CT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术前诊断效果,以明确锥形束CT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择80例待进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分别行传统CT与锥形束CT检测,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在根尖周炎及根管再治疗判断方面的准确性。结果 对照根尖周炎的诊断,传统CT检测准确率为62.5%,锥形束CT检测的准确率为92.5%;在对根管再治疗的诊断中,传统CT检测的准确率为12.5%,而锥形束CT检测的准确率为95%。结论 对比传统CT,锥形束CT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术前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判断准确率,特别是在根尖周炎及根管再治疗的诊断方面,其优势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更广泛使用。
关键词: 锥形束CT;术前诊断;传统CT;根尖周炎;根管再治疗
DOI:
基金资助:

引言

口腔颌面外科疾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如根尖周炎、牙髓炎、牙根尖肉芽肿等,这些疾病临床表现丰富,涉及面广,病发机制也复杂。因此,准确的术前诊断对于确立准确的治疗方案以及预测疾病的预后非常重要。短时间内将病变区域内部结构展示清楚,并精准定位病灶,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必要步骤。传统CT在口腔颌面外科术前诊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其在软硬组织诊断、空间定位以及肿瘤影像诊断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锥形束CT(CBCT)逐步在口腔颌面外科中应用,因其具有重建立体图像、定量和定性分析、尺度准确等优点,而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然而,关于CBCT在口腔颌面外科术前诊断中的价值并未进行大规模的探究。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比传统CT与锥形束CT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术前诊断效果,旨在明确锥形束CT的诊断价值,以期能为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提供更准确的术前诊断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接受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一组接受传统CT检测,另一组接受锥形束CT检测。这些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0 - 60岁。

在接受传统CT检测的患者中,年龄范围为21 - 59岁,平均年龄为(40.16±12.5)岁。在接受锥形束CT检测的患者中,年龄范围为20 - 60岁,平均年龄为(39.98±12.7)岁。所有参研患者均为待进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治疗,涉及根尖周炎和根管再治疗的患者。

为保证研究的公平公正,所有参研患者在进入研究前都经历严格的筛查过程,并经医生评估确认符合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通过计算机表法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匹配,患者的分组是完全随机的,以避免研究偏倚的出现。

分别对接受传统CT和锥形束CT检测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注意到,在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中,包括年龄及其他基础临床数据上,没有出现显著的差异(P>0.05),这保证了两组之间的基本一致性,符合了研究的设计要求。

通过这样的对比设计,希望能更准确地评估和比较锥形束CT与传统CT在口腔颌面外科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旨在为临床上更科学、更准确的诊断方案提供依据。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了80例根尖周炎和根管再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按照病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CT进行术前诊断,而研究组则使用锥形束CT进行诊断。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所有患者在接受检查前,需要提供详细的病史,并进行全面的口腔颌面部检查。如果患者存在痛觉异常、颌骨腫胀或无法描述的口腔疼痛等异常情况,将作为锥形束CT检查的判定标准。检查前,患者需接受术前准备,包括禁食、口腔清洁等。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必须保持平静、镇定的情绪,不可做大的咀嚼运动,避免影响检查结果。

研究组使用锥形束CT技术,由专业的放射医师进行操作,而锥形束CT中的数字化部分将被放入口腔内进行检查。这种设备既可以提供口腔颌面部的二维图像,又可以重建出三维编辑的影像,可以清晰地显示牙齿的形态和位置、根尖的状况、根管充填物的位置等,对病变的诊断具有较大的帮助。

对所有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根尖周炎发生的判断和根管再治疗的情况,并计算出诊断的准确率。此项研究旨在评估和比较传统CT与锥形束CT在口腔颌面外科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探究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潜力。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旨在评估锥形束CT(CBCT)与传统CT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术前诊断价值,引入了两项评价指标:根尖周病的发生判断以及根管再治疗发生的判断。对于这两种检测方法,例数、发现病例数、未发现病例数以及相应的准确性都是此研究的关键测量指标。

对于根尖周病的发生判断,统计了两种检测方法的例数,以理解对此病症发生条件的诊断情况。每种检测方式都对40例进行了检测。在传统CT中,25例被准确发现,而有15例没有被察觉,其准确率为62.5%。使用CBCT进行检测,其中37例被成功发现,仅3例未被捕获,明显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达到92.5%。

对于根管再治疗的发生情况,评估了两种检测方式对其的判断。同样地,两种检查方式均检测了40例。在传统CT诊断中,仅有5例被发现,而有35例未被发现,准确率仅为12.5%。当使用CBCT进行检测时,可以发现38例,仅有2例未被捕获,准确率显著提高,达到95%。

是否正确识别并测量病变区域也是评估检测有效性的重要判定标准。通过一个专门的半定量标度进行评估,平均测量值伴随不确定性表示,包括最小和最大值。如果评分越高,代表诊断准确度越高。

通过以上详细且严谨的评价指标和判定标准,能精确地揭示部分颌面外科手术前CBCT的显著优势,以及其对于这一重要临床空间提供了哪些新的、重要的改进。

2 结果

2.1 两种检测方式对根尖周炎发生的判断分析

在本项研究中,利用两种不同的检测技术——传统CT和锥形束CT去鉴别根尖周炎。根据表1的数据,使用传统CT检测时,共检测出40例病例,其中25例确诊根尖周炎,15例未发现。相对的,使用锥形束CT进行检测,同样在40例病例中,发现了37例根尖周炎,仅有3例未被发现。传统CT和锥形束CT的检测准确率分别为62.5%和92.5%。

明显的,锥形束CT的准确率远超过传统CT,尤其显示在对根尖周炎的诊断中。在的研究中,传统CT的漏诊率达到了37.5%, 这可能会对患者的治疗造成延误。相比之下,锥形束CT的漏诊率仅为7.5%,其出色的诊断准确性显示出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其显著的优越性。

其高准确率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锥形束CT采用旋转获得数据可以生成三维重建图像,这对解剖结构的显示有很大优势。锥形束CT所应用的射线来源于锥形束,通过进行透视投影获得一张图像,从而省时且高效,更有利于术前诊断。

通过对比研究,可以看出,锥形束CT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术前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准确率,明显优于传统CT。这提示在制定治疗计划和预测疾病进程时,应倾向于使用锥形束CT进行检测。

2.2 两种检测方式对根管再治疗发生情况的探讨

在根管再治疗的发生率方面,比较了传统CT与锥形束CT两种检测方式的效果。根据表2的数据,40例通过传统CT检测的样本中,只有5例发现根管再治疗情况,未发现的有35例,而准确率只有12.5%。显然,传统CT在根管再治疗的发现中表现较差,可能会在诊断中出现遗漏。

对于锥形束CT,在40例样本中发现了38例根管再治疗情况,未发现的仅有2例,其准确率高达95%。相对于传统CT,锥形束CT在根管再治疗的诊断中表现更为优秀,错误率大大降低。

通过此次对比分析,无论是在根尖周炎还是根管再治疗的诊断中,锥形束CT都显著优于传统CT。这令认识到锥形束CT在术前诊断中的重要价值,也为今后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采用正确的诊断工具提供了科学依据。

锥形束CT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术前诊断中的价值不易忽视。事实上,该发现有助于降低手术的风险,提高治疗的效率。在未来,希望进一步验证锥形束CT在其他口腔颌面外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并尝试更多可能的临床应用。

表1  两种检测方式对根尖周炎发生的判断

QQ图片20241011171827.png

表2  两种检测方式对根管再治疗发生判断的情况

QQ图片20241011171840.png

3 讨论

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是一种新型的CT成像技术,相较于传统CT检测方法的2D图像,锥形束CT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3D图像,在口腔颌面外科疾病的术前检测中展示出高效、精准的优势。对锥形束CT在根尖周炎的术前诊断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用数据对比传统CT和锥形束CT的检测效果。

从表1的统计数据中可得知,对于40例根尖周炎疾病的判断,锥形束CT实现了92.5%的准确率,明显超过传统CT的62.5%。对应的未发现例数也大幅缩小,只有3例,凸显出锥形束CT在此方面的优越性。这一结果主要源自其出色的空间分辨率和体积成像能力,对根尖周炎的显示与定位更为清晰准确。

关注到在表2对根管再治疗发生判断的情况,锥形束CT也表现出色,准确率高达95%,且只有2例未发现,说明其具备高水平的检测能力。相较于传统CT的12.5%准确率,其高效精确性质的诊断能力无疑可减少不必要的术前评估时间,缩短病人等待时间,也减少了未发现患者的可能性,降低了疾病进一步发展的风险。

这些结果反映出锥形束CT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术前诊断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其优良的成像质量和高准确度为不同复杂程度的疾病提供了清晰、准确的信息。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技术有可能改变性复杂的手术计划,提高手术的精度和安全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病人的临床预后。它能有效地提高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准确评估,使手术更为精确,减少了不必要的手术风险。

也要注意到,尽管锥形束CT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其对辐射剂量的控制、图像重构和处理技术等问题仍需进行进一步研究。并且,对其在更多临床领域的应用价值和适用性,如牙周病、骨质疏松症、口腔癌等,还现在进一步完善和研究阶段。

总的来说,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坚信锥形束CT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术前诊断有明显优势,需要在更多的临床实践中加以验证和应用。

锥形束CT作为一种新型的三维成像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前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在进行诊断时,临床该如何选择检测方式,就显得至关重要。对于根尖周炎的发生判断,以及根管再治疗的发生情况判断,锥形束CT相较于传统CT具有明显的优势。

根据的研究数据,对于40例病例的根尖周炎的发生判断,传统CT的准确性为62.5%,而锥形束CT的准确性却高达92.5%。这一数据进一步证明了锥形束CT在根尖周炎的发生判断上,相对传统CT具有明显更高的准确性。针对根管再治疗的发生情况判断,传统CT的准确性只有12.5%,而锥形束CT的准确性为95%。这一结果进一步印证了锥形束CT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术前诊断价值。

其中,看到,锥形束CT在根管再治疗发生的判断中,与传统CT的差距尤其明显。对于传统CT,其只在5例中正确判断出需要根管再治疗的病例,而未能发现35例需要根管再治疗的病例。可见,传统CT在对根管再治疗的诊断中存在较大的缺失。

相比之下,锥形束CT在40例病例中,发现了38例需要进行根管再治疗的病例,仅仅漏掉了2例。这一准确率远高于传统CT,呈现出锥形束CT对根管再治疗的发生情况,判断准确、全面的优势。这也是在研究过程中,主要想要强调和表达的观点。

这样的结果,让有理由相信,锥形束CT比传统CT更能全面、准确地评估术前病情,从而为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提供更为精确的依据。锥形束CT作为新兴技术,不能否认其在病情诊断方面的优越性,但也需要警惕,任何技术都不能替代医生临床经验和判断。

尽管应当尽全力利用锥形束CT等先进辅助诊断技术,提高疾病诊断准确性,但医生对患者全面的临床评估和个性化治疗方案仍然是诊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未来的医疗过程中,期望生物医学影像技术和临床医生的专业知识可以更好地相互融合,共同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的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CT相比,锥形束CT在口腔颌面外科术前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辨别度。但这并非意味着可以忽视传统诊断方式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地位。需要将这两种诊断方式结合起来,以提高诊断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马兰.锥形束CT在诊断根尖周炎分级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2.

[2]袁建霞,郑林然,李银珠.锥形束CT和传统根尖片在难治性根尖周炎治疗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5,33(04).

[3]张映娟,唐春玲,郑黑姝,廖红兵.锥形束CT辅助诊断和治疗Ⅱ型牙内陷根尖周炎一例[J].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2022,25(02).

[4]高静,申静,张海峰,靳淑凤.锥形束CT与根尖片对实验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结果的评估[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6,43(03).

[5]崔薇陈登淑.锥形束CT辅助诊治左下颌尖牙双根管根尖周炎1例[J].中国药业,2019,28(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