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教育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教育内容对于学生价值观的树立、历史观的培养以及道德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中国史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选择、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历史教师需要将中国史教育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由此坚定个人的思想信念,承担起相应的使命和责任,国家未来的发展建设也便有了强大的人才支持。
一、中国史教育融入高中历史新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历史的德育教育功能重视不够历
历史科目一直都被当作边缘学科看待,学校对历史学科教学工作历来不够重视,对它的立德树人作用更是很少提及。学校和历史教师都没有在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发挥出最优作用,造成历史教育教学中德育教育效果有限。尤其是针对历史科目在德育教育方面的优势作用,学校缺乏重视,也没有提供平台来展现历史学科的风采。
(二)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不高
目前高中生因为年龄等特点,不愿意自己去深入思考问题,导致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很被动,完全跟着老师的脚步,思维能力不足,导致历史学习质量得不到保证
二、中国史教育融入高中历史新课程的重要性
(一)时代发展的选择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实践中,历史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也创造了新的历史,是中国继续朝着正确方向前进和发展的指明灯。学生学习历史不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了解历史,更重要的是从历史中获得经验、教训以及思考,从而在各国思想文化碰撞如此激烈的今天,仍然能够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怀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民族信心,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未来紧紧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渐渐迷失自己的初心和方向。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贯穿中国史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全面发展的需要
德育教育属于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也是当代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今天的世界风起云涌,世界各国不仅一直在相互交融,也一直在相互较量和交锋,西方欧美民族主义抬头对我国文化造成了极为强烈的冲击,对于尚未形成正确的民族思想和判断能力的高中学生而言,其很容易受到西方文化意识的影响,从而产生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等心理。在历史教学中进行中国史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国历史,更重要的是让其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从历史中感知中华民族发展的艰辛,也正是因为有一代代先辈的艰苦奋斗,我们才有了美好的今天,由此激发其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三、中国史教育融入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路径
(一)立足教材,把历史学科素养与中国史教育结合
要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中国史教育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方面凸显中国史教育精神。
例如,在学习《人民解放战争》一课时突出对学生进行革命史教育:为突破“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这一教学难点,笔者通过一系列问题—“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的政治主张分别是什么?”“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要打内战,为什么还采取‘假和平’策略?”“中国共产党面对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策略的实质和中国共产党“揭穿阴谋,争取和平”的决心。在层层深人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增强学生对党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充分挖掘教学中的中国史教育素材
充分利用我们历史教材中的德育素材,特别是中国史方面的内容,从课本出发,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高中的历史课本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德育素材有很多,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善于捕捉教材中这些德育素材,并且加强中国史方面的内容,并在实际课本内容的教学当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所涉及,从而能够保证学生不仅学到了应该学到的历史知识,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同时潜移默化地加强学生对党的认识,对新中国发展史、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与成就的认识与信心。
(三)从学生出发,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中国史教育
历史学科与德育相融合的过程中,加强中国史内容在教学中的融入,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历史的学习重在理解,试想不管是课外还是课内,我们都是在教授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方法再去理解文章,在其中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是一样的,在我们的教学中,要可以从学生出发,了解学生对这一些知识知道多少,再结合实际的学习内容开展德育的教学,从而让人文素质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另一方面,在对一些课文或者是有关于德育的内容进行教育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去说去沟通和交流,自己去交流才知道自己哪一个地方学得不够好,还需要努力,这样一看,学生也了解了自己的学习程度,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交流,自己对于这一单元所学习到的德育有关的内容更理解,弥补不足,加深认识,达到思维能力的提升和道德修养的双向提升,达到知识与德智双收获。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如今的教育背景下,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不成熟,学业压力大,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应该加强对该阶段学生的德育教育力度。高中历史课堂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历史教师应该利用本学科的特征和优势,在历史的教学中贯穿立德树人的教育原则,通过真实的历史课堂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中国史教育的内容介绍并贯穿到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刘志鹏,秦四芳.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国史教育探析[J].中学历史教学,2012(7):24.
[2]覃糠,王让新.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史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基本要求[J].社科纵横,2022,37(01):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