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4:26

世纪中文出版社 ——“建设顶级中文期刊”为使命!期待与您同行......
请输入您想了解的内容!
截图后在输入框直接粘贴

请您为我的服务评分:

发送提交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路径研究
朱美玲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朱美玲 ,.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路径研究[J]. 中国经济,2022.1. DOI:10.12721/ccn.2022.157108.
摘要: 普惠金融的提出为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有助于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本文首先对普惠金融进行了概述,然后重点探讨了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路径。
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路径
DOI:10.12721/ccn.2022.157108
基金资助: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普惠金融的提出为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普惠金融概念最早是由联合国于2005年提出,其强调社会各个阶层均能够享受到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现金融市场发展中人人平等和共同富裕的原则。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普惠金融对于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积极采取措施来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在该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应该抓住历史发展机遇,通过发展普惠金融来为自身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1 普惠金融概述

传统商业银行在经营发展中主要服务中高端人群,其对于社会底层的金融服务需求关注较少,不利于社会的平衡发展。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改变传统商业银行的这种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让社会各个阶层的群体均能够享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本文将普惠金融特点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不同群体均可以享受到良好的金融服务,并且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价格均在相应的承受范围内,为了能够有效满足社会所有阶层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普惠金融需要创新大量的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包括保险、信贷以及养老等。二是普惠金融发展存在一定的风险,传统商业银行之所以不倾向向社会低收入群体提供金融服务,主要原因便是为了保障信贷资金安全[1]。社会低收入群体可供抵押资产较少,同时社会信用评级较低,在信贷业务开展中容易产生信贷风险。因此普惠金融在发展中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虽然通过充分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风险,但是这些风险依然不能消除。需要在普惠金融发展中建立系统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控制,同时对于普惠金融的发展制定科学的标准规范,对普惠金融发展进行引导。三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普惠金融概念提出本身便是从长远角度来考虑金融市场的发展,因此在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相关参与机构在决策方面应该具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同时在资金投入以及政策延续性方面也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确保普惠金融能够更好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

2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存在的问题

2.1 难以对客户进行准确的信用评级

普惠金融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传统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体范围,特别是将社会的低收入群体纳入主要服务对象[2]。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在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时,需要向资金实力相对较弱的小微企业以及个体提供小额信贷业务。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信贷业务开展的主要风险便是抵押风险,需要小微企业提供抵押实物或者由担保机构进行担保。但是绝大多数小微企业由于资产规模较小,难以提供足够的抵押实物。同时商业银行难以查询到小微企业的相关信用信息,不能对其进行准确的信用评级,无法为信贷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降低了信贷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目前我国小微企业在发展中普遍存在经营管理不规范、风险抵御能力较弱等问题,如果小微企业自身运营出现问题,很可能难以偿还银行的贷款本息,给商业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特别是我国社会征信体系尚未完善,这为一些不法分子钻规章制度的空子创造了条件。不良贷款的产生必然会增加城市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其为了保证自身经济收益必然要提高相应的贷款利率,但是贷款利率过高后会严重影响小额信贷的价格合理性,违背了普惠金融发展的初衷。因此,目前城市商业银行在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时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缓解信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客户进行准确信用评级,确保信贷安全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2 风险承受能力较弱

城市商业银行在资产规模、客户资源以及风险防控体系等方面与国有商业银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较大差距,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城市商业银行在风险承受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城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小微企业以及个体,如果小微企业以及个体在发展中没有能够抵御市场风险以及资本的冲击,便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定发展[3]。有研究表明目前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小微企业发生不良信贷的概率最高。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在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强风险防控,提升风险承受能力。

3 城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路径

3.1 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信用评价的准确性

目前人们已经全面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只要其在网络上活动便会留下相关的信息,通过充分分析这些信息便可以实现对企业和个人的有效评价。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在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时,为了提升信用评级的准确性,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客户信息进行全面收集,特别是与经济活动相关的信息,然后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来对客户的资金实力、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情况等进行准确评价,为信用评级提供可靠依据,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信贷决策,有助于提升信贷风险防控水平。同时城市商业银行还可以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与国家征信体系进行连接,充分利用国家征信体系更为全面的理解客户的相关信息,更好缓解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信用评级准确性,避免烂账的发生。

3.2 对金融产品进行合理定价

普惠金融发展的初衷便是体现金融市场人人平等的原则,让社会的低收入群体也能够享受到良好的金融服务。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时金融产品定价不能过高,如果超出了客户的承受能力,便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客户的金融服务体验,不利于普惠金融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中也需要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如果经济效益过低便会降低城市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积极性,因此金融产品的定价也不能过低,需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范围内。普惠金融产品在定价过程中需要注意传统金融产品的定价方法已经不适用,在具体实践中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综合分析评价功能,基于客户不同的信用评级以及偿还能力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

3.3 提升个性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普惠金融服务对象虽然在单笔信贷额度较小,但是由于普惠金融客户数量广泛,类型多样,不同类型客户群体对于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具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商业银行在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时,需要开展深入的市场调研,了解不同类型客户群体对于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具体需求,然后针对性的进行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一方面有助于满足客户的需求,践行普惠金融发展理念;另一方面有助于巩固城市商业银行的客户基础,更好促进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城市商业银行可以从自身所能够辐射到的客户群体出发,利用大数据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等对客户进行归类分析,寻找不同类型客户群体对于金融服务的共性需求,然后为不同类型客户群体研发个性化、差异化金融产品,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提升客户对城市商业银行的黏性。

3.4 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城市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力方面与国有商业银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在开展普惠金融业务过程中为了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需要通过改善金融服务质量来更好赢得客户的青睐。一方面城市商业银行应该积极拓展线上业务,为客户办理各项金融业务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城市商业银行应该对金融服务流程进行优化,简化信贷业务流程,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加快信用评级效率,缩短放款等待时间,改善客户金融服务体验。此外,在线下业务方面,城市商业银行应该加强普惠金融机构建设,在客户业务办理过程中做好引导和介绍工作,提升客户对金融服务的满意度。

3.5 加强风险防控

城市商业银行在开展各种普惠金融业务的过程中均应该将风险防控放在第一位,坚决避免发生严重金融风险。首先,城市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业务不能过度追求规模,而应该有效平衡业务增长和风险防控之间的关系,确保各项业务的健康平稳有序开展。其次,城市商业银行为了显著提升普惠金融业务的风险防控水平,可以将其纳入补偿机制,通过引入保险公司以及商会等来对风险进行分担。其次,城市商业银行还应该积极推动证券化发展,通过整合资产发行证券来融资,一方面为城市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提供充足的资金,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分散普惠金融小额信贷风险。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普惠金融是我国金融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其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有助于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但是目前城市商业银行在开展普惠金融业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其需要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璐.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普惠金融”的策略研究[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9,17(02):5-7.

[2]端木传毅. 城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社区服务发展路径研究[J]. 时代金融,2019(19):76-77.

[3]艾倩倩. 城市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路径思考[J]. 商场现代化,2017(18):122-12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