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熏洗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
中药熏洗既可以单纯应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中,也可以联合其他方法发挥出联合疗效,具体应用范围如下,见表1。
表1 中药熏洗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范围
刘天等学者在研究中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取舒筋、温筋清洗联合 硫辛酸治疗,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患者麻木、针刺等感觉明显减弱,神经传导速度得到有效改善[1]。张凌等学者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取针灸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方法,对患者八风、照海、三阴穴以及阳陵泉实施针刺,效果显著[2]。
2 中药熏洗具体应用
2.1改善患者肢体功能
郭静等学者在研究中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中药熏洗,熏洗药物主要包括红花、当归、桂枝、牛膝、苏木、细辛、艾叶、路路通、泽兰以及花椒等。将所有药材都放在水中浸泡,半小时后进行煎煮至2-3L,然后再对患者手部实施热气熏蒸,可以适当的对患者手背和手心进行转换,之后利用热水实施手部浸泡。研究结果表明,患者手部在采用中药熏洗后,其手部两点辨别距离明显缩短,且中医症候积分得到了明显改善,血糖水平也相较治疗前出现了明显降低。该学者认为,中药熏洗直接在患者手部产生作用,所使用的药材在高温下能够激活患者脉络通畅,在保持良好镇痛效果的同时,能够舒筋活血,起到较好的护理效果[3]。
2.2 改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
梁妮等学者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护理方法上选择中医护理干预联合中药熏洗。在中药熏洗药物选择上,主要包括30g艾叶、30g当归、10g细辛、30g红花、30g血藤以及10g苏木等。将上述药材进行煎熬熏制,分别对患者实施熏洗和淋浴。结果表明,相较于只使用中医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联合应用中药熏洗的观察组患者在神经传导速度上明显更快,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该学者中药熏洗所应有的药材具有行气通脉、补气活血以及祛风去瘀的作用,能够对患者血小板聚集产生抑制,保持患者脉络通畅,降低其周围神经病变程度,神经传导速度得以明显提升[4]。
2.3改善生活质量
郝丹丹等学者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护理干预中实施中药熏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将所有药材进行煎煮并实施过滤,取出滤液后对患者患肢进行熏蒸,能到温度降至40℃以后再对患者患肢进行浸泡。结果表明,患者在采用中药熏洗后期生活质量有着明显提升,该学者认为,这可能和诸药合用能够益气补血以及活血化瘀有关 。现代药理学表明,熏洗法通过和患者肢体的直接温热接触,能够让患者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得到加快,药物吸收率更高。并且患者病变部位能够有着更高的疗效,通过 扩张血管和活血化瘀让患者病变部位有着更加丰富的血流供应,滋养神经对部分功能 进行恢复。
结语
现代医学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取的主要治疗原则是改善患者神经营养和微循环,通过抗氧化治疗抑制患者还原酶活性,但往往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导致整体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大量研究都证实,中药熏洗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有着重要应用价值,操作方式温和且简单,患者有着更高的治疗依从性。现代药理学表明,中药熏洗中常用的姜黄和桂枝具有较好的抗凝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起到通经活络的效果,红花则能够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伸筋草能够抗热镇痛,诸多药材合用能够活血化瘀并且通络祛风。目前关于中药熏洗研究仍存在一点不足,在今后需要在研究中需要对中药熏洗操作进行规范,注重对该病进行疗效标准的建立,利用一些现代手段探析中药熏洗的作用机理,并且在条件允许下实施大样本研究,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
参考文献:
[1]刘天, 黄泽, 魏爱生,等. 舒筋、温筋洗剂熏洗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震动感觉阈值和TSS评分影响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05):57-59.
[2]张凌, 孙瑾, 党志毅. 中药熏洗配合针灸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辩证施治的疗 效观察[J]. 饮食保健,2019年6卷19期, 2019, 6(19).
[3]郭静, 龚婷. 中药熏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手部感觉功能的影响分析[J]. 当代医学 2020年26卷33期, 147-148页, 2020.
[4]梁妮、杨丽萍、李思琴. 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干预价值[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 v.8(33):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