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工作的规范化落实,能够强化对职工群众思想意识的引导,使其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并在推动企业长远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为此,应该加强对思政工作要点的分析,明确其服务于经济工作的必要性,构建健全的综合发展体系。
1.总结经济工作主要内容,增强服从与服务意识
1.1合理设计思政工作与经济工作融合思路
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下,部分农场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思政工作的落实,而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思政工作与经济建设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农场应该始终坚持思政工作服务于经济工作的原则,明确具体的工作方法,合理设计工作思路,构建思政工作与经济工作一体化的发展建设模式,拓展思政工作载体,即可以将行政工作、经济工作以及其他类型的管理工作作为主要载体,在各类经济活动中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通过多元化经济工作的落实,能够缩短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的时间,提高经营发展效率。此外,农场需要明确思政工作与经济活动的结合点,寻找相应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确保职工的思想状态得到真实反映,逐步实现对经济工作的深化,创建良好的综合发展局面。
1.2重视开发农场中职工群众的工作潜力
职工群众始终是农场维持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力量,因此,农场应该重视组织开展职工代表大会,积极采纳职工群众的合理化建议或者意见,为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合理依据,确保管理方案覆盖到农场发展的不同层面,依据发展利益需求,优化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在各类方案实施之前,需要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的审核,同时,配合开展相应的思政工作,及时发现职工群众对经营管理方案的意见,通过沟通交流明确调整方向,确保思政工作方案能够为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充足依据及坚实基础。
1.3利用致富典型改善职工的经济条件
通常情况下,农场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避免不了会影响一些岗位职工的职业发展,部分职工在新的经营管理体制的带动下承包生产,或者得到其他获取经济利益的渠道,但受到职工自身综合素质、专业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无法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导致经济条件难以得到改善的现象。农场可以充分发挥内部的致富典型在职工中的带动作用,明确职工致富的有效方法,并针对经济条件较差的职工进行分析,做好相应的帮扶工作,以提升个人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为主,做好职工思想教育工作,防止其出现思想偏差和异常心理,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在经济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2.重视农场发展的重要环节,落实思想层面的引导工作
2.1合理借鉴优秀企业的发展经验
农场可以积极借鉴优秀企业的发展经验,加大经营体制完善力度,积累更加丰富的改革发展经验,加大思政工作中的投入力度,创新经济工作方法,通过规范落实改革工作,降低农场亏损的概率,为良好的经济发展提供导向。思政工作的落实离不开农场党委的领导,因此,应该重视发挥基层党委的基础支撑作用,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为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充足动力。此外,农场需要重视新时期的发展机遇,结合对农场实际发展情况与基本需求的分析,加强与其他企业优秀经营管理经验的结合,确保改革工作能够得到深化与落实。
2.2优化农场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
对于农场的实际发展来说,为了适应改革发展环境,应该积极采用自我管理、高度自治等经营管理方式。通过构建这种管理模式,必将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积极性,党委必须抓住这个重大环节,实行强有力的思想领导,确保改革顺利进行。由于改革具有“质”的变化,力度较大,触及到职工的责任和利益,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思想、各种问题。这时,党委和政工干部就要拿出看家本领、拿手好戏,因势利导,沟通思想,争取得到广大职工理解和支持。确保农场的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第二次革命”获得成功,为职工实现致富奔小康修筑前进的道路。
2.3农场需明确长远的经济发展目标
基于上述情况的思考,农场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深进去,还要跳出来,实践党委对经济工作的思想领导的工作思路。所谓“跳出来”,就是要在了解和熟悉生产经营工作的基础上,又不受生产经营的眼前利益和“纯经济”的局限,而是能够从长远发展出发,全面地分析形势,观察动向,引导农场在市场经济的惊涛骇浪中平稳航行和加速前进。这是党委责无旁贷的神圣职责,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特有的优势。“跳出来”,就不是简单地在日常生产经营中当“配角”,而是在经济工作发生重大转折和变化时做“军师”;不是被动地跟着走,而是要具有超前性和预见性,要走在前面。
3.加大思政工作方式的创新力度
为了强化农场思政工作的实效性,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应该加强对思政工作内容的创新,积极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特点进行总结分析,让思政工作拥有更强的活力,从而强化思政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悠久发展历史,是人们的精神财富。为此,农场的思政人员应该在职工思想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强化文化教育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深刻认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让思政工作成为农场经济工作的有力支撑。此外,应该增强优秀文化中的精华与思想引导的结合,让农场内部职工群众拥有正确的职业发展方向,让经济发展拥有更强动力。
结语:农场在领导体制改革后,其政治、经济、文化、人事等方面的工作已全部归属各所在地地方政府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场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服从服务于经济工作,以更有效地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和威力,使本单位经济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这是农场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理论和实践两大问题,需要做好优化处理。
参考文献:
[1]马立铎.经济背景下企业思政工作与文化建设的结合分析[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08):17-17.
[2]李月.经济领域下如何以内容创新增强思政工作的吸引力[J].经济研究导刊,2017(35):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