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发展史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探索
南之浩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南之浩 ,. 会计发展史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探索[J]. 会计研究杂志,2023.4. DOI:10.12721/ccn.2023.157036.
摘要: 为了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从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让学生感受思政的点点滴滴,逐渐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文章挖掘了会计发展史中的思政元素,为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开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会计发展史;思政元素;职业精神
DOI:10.12721/ccn.2023.157036
基金资助:

引言: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多年来,会计舞弊案件层出不穷,会计丑闻时有发生,会计人员的思想品德问题受到持续关注。因此,在会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突出价值引领,将会计文化所传递的精神内核植入学生思想,本文以会计发展史为例,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其教学过程。

一、古代会计发展史中的思政元素

“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语出《孟子正义》诠释了我国古代会计的主要工作。

1. 原始社会末期

原始社会末期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因为采集、狩猎和捕鱼的发展,出现了产品剩余,人类最初的会计行为随之萌生。早期人类以简单契刻、直观绘图等简朴形式满足其记录需要,经过探索,创造出了原始文字、数码字及计数概念。以刻划符号、结绳计数、隶首作数等为线索,会计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创造,踏上了独立而漫长的发展历程。

不论是刻划符号还是结绳计数,都展现出人类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为以后会计的发展奠定基础。

2. 奴隶制时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建立,为适应统治阶级管理经济的需要,官厅会计部门产生并得到初步发展。西周设置了专门负责会计工作的“司会”官职,它与专门负责财物保管工作的官职“小宰”有明确的分工。会计部门内部设“司书”、“职内”、“职岁”、“职币”四种官职分别执掌财务与出纳。周朝还制定了一些财计管理制度,如收支报告制度、交互考核制度,以及宰夫所行使的就地稽察制度等。

会计部门和岗位分工设置不仅明确了各部门、人员职责范围,还有效进行了内部控制,充分体现了会计各部门和岗位的职权范围,有助于培养会计职业道德。

3. 秦汉时期

秦王朝一直在法制建立中重视确立财计方面的规范,并十分具体地涉及到会计方面的内容(《睡虎地秦墓竹简·效律》)。秦律对会计犯罪看得很重,一般会计人员犯罪不仅要加重制裁,而且实行了连坐制。秦律是中国财计法律制度史上的光辉的一页,它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世界财计法律制度史的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4. 唐宋时期

我国会计理论与方法进一步推进。首先,产生了《元和国计簿》等具有代表性的会计著作。其次,创立了“四柱结算法”。可以说,“四柱结算法”的发明把我国的簿记发展提到一个较为科学的高度。

在宋代建立了我国会计史上第一个独立的政府会计组织——“三司会计司”,总核天下财赋收入,提高了会计机构的地位。宋代产生了最早的纸币“交子”。

唐宋时期会计的飞速发展得益于会计人员刻苦钻研和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5. 明代

明代我国涌现出大量的珠算家,程大位便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位。明代当时盛行八股取士制,引导知识分子远离自然科学,许多读书人为了功名,只会奢谈三纲五常之类的封建伦理,顾不上其他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程大位却能突破思想的束缚,不止着眼于本职工作,更能够深入探究,解决当时社会急需的实际问题。不仅如此,程大位还敢于针砭时弊,秉笔直书、从数学的角度揭露了贪官污吏对人民的愚弄。

程大位不止钻研本岗位业务,更注重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饱含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二、现代会计发展史中的思政元素

1912-1949年中国政局动荡,战乱不已。但是这一时期中国会计理论的发展也取得不小成就,主要体现在重视账簿的改良,会计报表,会计事务处理程序,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法和会计师制度的发展等方面。为此做出突出贡献的会计人物之一是“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先生。1924年秋,潘序伦从美国学成回到了上海,带来了西方新式会计理论。回国伊始,他先后出任东南大学附设商科大学的教务主任兼会计系主任、暨南大学商学院院长。1928年,潘序伦创办了上海立信会计学校,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遍布全国各地,远播美、德、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中国会计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特别重要的人才基础。

“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潘序伦一生看重真诚与信用,几十年来,他始终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立信一词是先生对事业、对本人的一种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规范,树立了会计行业的诚信和职业道德的典范。

三、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年代会计发展史中的思政元素

在艰苦的抗战岁月和解放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一边加强政治建设和军事建设,一边加强经济建设。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会计工作要服从政治需要的指导思想。会计工作担负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党领导的革命政权、革命军队的政治需要、军事需要管好账、理好财,努力增加生产,聚集各方财源,有效分配有限的财力物力,保证革命战争的各项需要。

四、改革开放后会计发展史中的思政元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的“脱胎换骨”起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1985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发布实施。1992年11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13项行业会计制度和10项行业的财务制度(简称“两则两制”),尽可能多地采用了国际惯例,与世界接轨。会计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修订完善。

法律法规和制度的不断完善,需要一代又一代会计人不懈的努力与爱国情怀,同时会计人员不仅要遵纪守法,不违法乱纪、以权谋私,做到廉洁自律,而且要敢于、善于运用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尽职尽责,勇于承担职业责任,履行职业义务,保证廉洁自律。

结束语: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而且需要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课程思政能够实现学科间育人价值的勾连,实现课堂内外的联动,在知识与技能目标培养之外,重视价值观和职业精神的培养。本文以会计发展史为例,挖掘从原始社会末期的结绳计数,到当今社会的会计繁荣中的思政元素,真正实现立德树人。

参考文献:

[1]赵丽生.中国会计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68-73

[2]朱希安.当代中国珠算[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0

作者信息:

南之浩,女(1982.1-),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学士,讲师;研究方向:会计、会计文化;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