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域下资本主义物质生活改善与人民地位关系浅析
张清洪 张清贵 涂文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清洪 张清贵 涂文艳,.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资本主义物质生活改善与人民地位关系浅析[J]. 哲学研究进展,2022.10. DOI:10.12721/ccn.2022.157198.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方面均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对于这些变化,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它。笔者从资本主义人民物质生活改善与人民地位关系研究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分析方法,论述资本主义存在其内在固有的、不可调和的基本矛盾,得出资本主义改善人民生活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精英统治、缓和阶级矛盾、为资本主义发展维持劳动力所需。由此得出本主义的发展逃不出“两个必然”的历史结局的结论。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物质生活改善;人民地位
DOI:10.12721/ccn.2022.157198
基金资助:

2021年我国取得脱贫攻坚战据的全面胜利,解决了历史性的贫困问题。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国积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免费为全国人民接种疫苗。反观美国,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最新数据显示,不同种族的人在感染、住院和死亡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美国原住民死于新冠的可能性是白人的2.5倍以上,非洲裔美国人的可能性是白人的1.5倍以上,西班牙裔美国人的可能性是白人的1.1倍。什么会中美会形成如此巨大的反差?在当今社会引起广泛谈论。

一、资本主义物质生活改善与人民地位的错位

(一)资本主义物质生活改善与人民地位的不一致性

1.精英阶层地位愈来愈高。在精英资本主义社会中,想要登上权力的顶峰,没有精英阶层的大力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精英阶层不仅可以在竞选经费上提供强力的支持,而且还能运用其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帮你走上权力的顶峰。在资本社会,一切都是交易。精英之所以愿意帮你,便是有交易条件的。一旦你成功登顶,就必需要兑现你的交易承诺,为支持你的精英做一些事情来回报他们。因此,所谓的精英资本主义,其实就是群体资本主义。而如此海量的群体利益通过他们的精英代表相互博弈,再加上严格的制度约束,便决定了,在精英资本主义社会中,精英阶层只会出自精英群体,绝大多数底层群体却基本上被排除在了权力博弈之外。

2.底层人民地位愈来愈低。据苗炜先生介绍的美国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的《我在底层的生活》一书的介绍;伦瑞克女士应聘了三项工作:餐厅服务员、保洁公司的女佣、沃尔玛超市售货员。三份工作都很辛苦,经常要用止痛药来缓解身体的透支,月收入在1200美元上下,可房租的成本在500美元上下。她得出一个结论,一个身体健康的单身人士,无法靠辛劳的汗水养活自己,原因就是薪水太低、房租太高。富人和穷人在竞争居住的空间,穷人没有胜算,富人永远会用高价把穷人住的地方买走,拿去盖大楼、盖高尔夫球场,穷人必然要住进花费更多、更荒败的、离工作场所更远的地方。由此底层人民的社会地位便陷入了越来越低的死循环之中。

(二)资本主义物质生活改善与人民机会的不一致性

1.精英阶层选择机会越来越多。日益极端分化的财富不平等极大增强了对公平政策的阻挠力量,巨额财富为富人提供了在权力走廊和公共领域的扩音器,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着“富者愈富”的固化机制。美国精英阶层无所不在地从事着“机会的囤积”,富人不仅操控了政治、经济及法律秩序,还拥有极大的社会文化影响力,不平等正在美国社会各个方面蔓延。

2.底层人民选择机会越来越少。富者愈富的机制降低了社会流动性。财富固化和向下流动的危机感,不断摧毁中产阶层曾经引以为傲的“美国梦”。这无疑将动摇美国价值观和民主制度的基础,特别是美国人一向珍视的机会平等。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分析

(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其具体表现是:表现在消费上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表现在阶级关系上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从另一方面来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在资源配置效率上的不协调,是市场经济的局限性所在。表现在消费上,是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与市场的无序竞争;表现在阶级关系上是雇佣者与被雇佣者。

(二)资本主义改善人民物质生活的目的

1.巩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著名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在章中文批评道:“美国的政治制度未能像美国宪法所承诺的那样‘促进大众福利’。美国的政治已经成为一种局内人的游戏,以牺牲绝大多数公民的利益为代价,养肥了超级富豪和企业游说团体。”华盛顿成为富豪和利益集团围猎的目标,背后则是数额惊人的游说资金和竞选捐款。金钱绑架政治,资本扭曲民意,美国精英标榜的“自由选举”沦为资本家角逐权力的游戏场。在富豪阶层靠资源获得压倒性话语权的美国社会,政府致力于解决的只能是富豪们的问题,而非普通民众的关切。

2.缓和阶级矛盾。资本主义进入20世纪之后,由于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人民的不满日益强烈,小恩小惠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的要求,而资产阶级不能自发的放弃自己的利益。故此国家构建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让人民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福利,满足人民的物质精神需要,缩减贫富差距,缓和阶级矛盾。当无产者生活水平极度恶化,阶级矛盾随之上升,资产阶级政府会采取适当措施,提高无产者的生活水平,以保证资产阶级有可剥削的对象和保证无产者有被剥削的价值,客观上缓和阶级矛盾,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阶级矛盾问题。

3.维持资产阶级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本主义劳动力是一种价格,与其他商品价格一样。而为了维持资产阶级自身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加大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保障底层人民的基本生活,使他们有能力维持人员生产,从而维持资本主义发展的劳动力所需和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转。

三、资本主义的未来

资产阶级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历史结论,这一结论符合资本主义内在发展规律。一方面,资本运动的逻辑将导致资产阶级自身的必然灭亡;另一方面,无产阶级诞生、成长、壮大的生成过程也说明了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无产者的解放将在自身的革命实践中得到实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我们通常将这一结论概括为“资产阶级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必然胜利”,这一结论的客观必然性主要体现在资本运动的逻辑之中和无产阶级的生成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4][美]芭芭拉.艾伦瑞克.我在底层生活.[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8).

[5]刘宏伟.社会资本视域下的阶层分化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6]王观杰.马克思恩格斯资本主义中间阶层理论研究[D].扬州大学,2019.

[7]辛向阳.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发展史初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01).

[8]于时语.美国大学,加剧阶层固化?[J].社会观察,2013(08).

作者简介1.张清洪(1997—),男,汉族,云南禄劝人。法学硕士,单位: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张清贵(1996—),男,汉族,云南禄劝人,法学硕士,单位: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涂文艳(1997—),女,汉族,云南会泽人,法学硕士,单位:大理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