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价值分析
张小琴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小琴,. 微格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儿科杂志,2023.2. DOI:10.12721/ccn.2023.158067.
摘要: 研究微格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 共60名实习护生参与2022年的儿科临床护理带教。普通教学组(30名):常规教学。微格教学法组(30名):微格教学法。比较效果。结果 微格教学法组的儿科临床护理带教理论知识、技能考试成绩得分、儿科护理带教质量评分、学习积极性评分、临床护理带教满意率均更高(p<0.05)。结论 在儿科临床护理带教活动中,实施微格教学法,具有更佳效果。
关键词: 微格教学法;儿科;临床护理带教;教学质量
DOI:10.12721/ccn.2023.158067
基金资助:

前言

儿科是专门研究小儿疾病的科室[1]。此科室的患儿就诊率较高,对护理的需求较高[2]。目前,儿科对护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3]。实施儿科护理教学,进行儿科护理人才培养,是不断提升护理质量的重要途径[4]。微格教学法是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5]。因此,本文 研究微格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共60名实习护生参与2022年的儿科临床护理带教。普通教学组,男10名,女20名,23~26岁,平均(25.14±0.16)岁。微格教学法组。男9名,女21名,23~26岁,平均(25.22±0.22)岁。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实习护生资料比较

截图1741746855.png1.2方法 

普通教学组:常规教学。微格教学法组:开展微格教学法。(1)护理带教前。选取儿科以往典型的病例作为教学材料,准备护理带教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提前将教学资料发给实习护生,要求事前学习和研究病例资料。(2)护理带教中。对实习护生进行分组,模拟患者、患者家属以及医务人员,创造事件情境,带教老师选择出与当前护理带教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护理带教的中心内容,然后进行角色扮演,训练儿科护理技能。对整个护理带教过程进行视频录像。利用钉钉软件,上传视频。带教老师和实习护生重看护理带教过程,由带教老师提出问题,向实习护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3)护理带教后。深入思考本次教学大家需要掌握的重点。此外,鼓励小组之间进行相关的问答,来加深理解。

1.3 评价标准

指标涉及理论及操作考试、学习积极性、临床护理带教质量情况,并调查实习护生教学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用SPSS 22.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若P<0.05,代表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儿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得分

微格教学法组护理带教6个月后的儿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得分更高[(93.67±4.25)分、(92.36±4.26)分,分别对比普通教学组(85.06±3.11)分、(84.39±3.15)分](p<0.05)。见表1。

表1比较儿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得分

截图1741746905.png2.2 比较儿科护理带教质量评分

微格教学法组护理带教6个月后的儿科护理带教质量评分均更高[(9.18±0.29)分、(18.56±1.04)分、(9.09±0.23)分(9.44±0.13)分、(18.36±1.21)分、(9.38±0.27)分、(9.63±0.11)分、(9.08±0.36)分,分别与普通教学组的(7.08±0.12)分、(13.25±0.24)分、(8.03±0.12)分、(7.08±0.26)分、(14.69±0.37)分、(7.09±0.16)分、(8.06±0.14)分、(7.19±0.17)分对比](p<0.05),见表2。

表2 比较儿科护理带教质量评分

截图1741746930.png2.3比较实习护生学习积极性评分

开展临床护理带教6个月后,微格教学法组的实习护生学习积极性评分更高[(94.08±3.57)分,对比普通教学组(81.47±2.30)分](p<0.05)。见表3。

表3 比较实习护生学习积极性评分

截图1741746954.png注:*代表本组开展临床护理带教6个月后,与护理带教前比较,p<0.05。

2.4比较临床护理带教满意率

微格教学法组教学满意率更高[96.67%,对比普通教学组的86.67%](p<0.05)。见表4。

表4 比较临床护理带教满意率

截图1741746978.png3.讨论

护理工作是儿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6]。护理服务在儿科疾病康复、预后保健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7]。目前,儿科护士较为缺乏,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手段,促进儿科优秀护理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8]。临床护理带教是培养护理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9]。但常规的护理带教模式下,带教模式较为单一,实习护生对儿科护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过程更为乏味,不利于掌握儿科相关护理理论和技能[10]。微格教学法模式能够提高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与肿瘤科中医护理技能的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实习护生的护理服务质量和综合业务能力,满足儿科护理学人力资源的需求[11]

结果显示,开展微格教学法的情况下,各项评分均更高(p<0.05),证明,在儿科临床护理带教活动中,实施微格教学法,具有更佳效果。这是因为,护理带教准备阶段,考虑培养学生,如何以兴趣的心态,积极参与到相关的临床思考中[12]。采纳微格教学方法,利用积累的大量教学声像素材,可编辑制作典型的微格教学片,从而提高实习护生的学习兴趣[13]。护理带教阶段,利用先进的现代教学学理论知识为指导,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建适应的学习环境,利用情境、协作、视频、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开展教学[14]。护理带教后,通过回看教学记录 ,加深学习印象,全面提升整体护理水平,让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更满意[15]

综上所述,在儿科临床护理带教活动中,实施微格教学法,具有更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继秀.导师制联合周期目标法在儿科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22(26):69-71.

[2]董沙沙,李春红,唐燕,杨蕾.行为导向教学在儿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2,21(08):1117-1120.

[3]孙丽珍,张丹如,林晓敏.全程导师制在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2(06):87-88.

[4]马景双,毛智慧,刘晨冰.基于VARK学习风格的同伴互助式微格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11):182-184.

[5]赵德锋,马强,何红文,黄飞,覃巧丽,玉琴.情景模拟联合微格教学法在专科护理实习中的应用研究[J].名医,2021(18):179-180.

[6]谢先琼,魏小龙.微格教学法对护理人员临床教学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J].全科护理,2019,17(09):1129-1132.

[7]吴胜梅,望家琴,席祖洋,苗青,田玉凤.改良OTD联合微格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本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21,36(18):60-62.

[8]胡碧华,丘伟兰,梁思敏.医护合作情景模拟联合微格教学法对NICU规培护士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5):134-137.

[9]王斐然,畅智慧,孙英瑛.微格教学法联合PBL教学法在放射科中西医结合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12):32-34.

[10]蒋洋洋,王立文,裘璘.网络教学平台联合微格教学法在心肺复苏实训中的运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21,28(05):468-471.

[11]李文萃,李胜云,王宇,李玲.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联合微格教学法在本科护生急救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13):1034-1037.

[12]杨思怡,沈轶群,陈梦如.参与式教学法联合基于微信平台的微格教学法在社区急救护理培训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10):358-361.

[13]韩慧慧,李静静,施海虹,曹怡,周淑萍.情景模拟结合微格教学法在“3+2”高职外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4):93-95.

[14]张锫锫,姜玲玲.改良PBL结合微格教学法在基层医院临床护理带教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20,3(01):17-20.

[15]李云,曹健,金园,夏秋云.微格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与考核中的应用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17):2213-221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