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是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具有营养价值高、种植范围广等特点,实施油菜科学的高产栽培技术是提高当地油菜质量及产量的重要手段。本文作者介绍了西充县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目的是推动西充县油菜种植产业的快速发展。
1 高产栽培技术在油菜育苗阶段的应用
1.1 选种
选种决定了油菜的产量和质量,所以种植户需要慎重选择种子。具体需要根据种植地的降水量、温度变化、土壤条件等因素进行筛选。例如,如果种植地的降水量少、气候干燥,在选种过程中应该侧重于具有较高抗旱能力和较强环境适应性的油菜品种,如绵油16号。
1.2 选地整地
在选地中,应该结合油菜的生长规律,选择疏松、肥沃的土壤,同时灌溉条件良好。当然,所选的土地不能存在污染情况,也要远离污染源,以免影响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在确定好种植地之后,还要及时开展整地工作,为油菜种植打下良好基础。简单来讲,要将土地中的杂物、杂草进行清理,防止其对油菜根系生长造成影响。对于土壤结构相对坚硬的土地,可以使用机械进行深耕。育苗床大约占整个田地的1/4。之后,还要施加基础肥料和无机肥料,如钾肥、氮肥和磷肥等,以满足油菜育苗的养分需求。
1.3 播种
播种时,应该选择合适的时间,如8月末至9月末是比较适合播种的时间。为了保证播种效果,应避开恶劣天气,如暴雨、大风等。播种的种子需要经过相应的处理和晾晒,提升其抗病能力。播种时间要控制在1h之内,避免种子受到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受到病虫害侵袭或出现失水的情况。
2 高产栽培技术在油菜幼苗阶段的应用
2.1 除草
随着油菜的生长,它对养分的需求将越来越高,此时如果田间的杂草过多,将会与油菜争夺养分,同时还会抢夺水分,导致油菜无法从土壤中获取足够的养分和水分,从而抑制其健康生长。为此,种植户就要重视除草工作,避免杂草肆意生长影响油菜产量。在油菜出苗之前,可以使用10%的高特克乳油或10%高特克加盖草剂进行喷洒,后者需要加水稀释后才能喷洒。此外,应根据油菜的生长情况合理安排间苗、除草工作。一般需要在齐苗期、真叶期和幼苗长出第三片真叶后分别进行除草。首先,齐苗期安排除草是因为这一阶段油菜的根系和叶面积发育较快,如果不及时进行除草,将会影响油菜的生长发育;其次,在真叶期安排间苗、除草是由于幼苗对生长空间的需求增加,做好间苗、除草工作可以保证幼苗生长中获得足够空间,以免因为生长空间不足而发生叶片遮盖或根系抢夺养分的情况,这对提升油菜产量和质量都十分不利;最后,在幼苗长出第三片真叶后,需要将两组幼苗的间距进行再次拓宽,使其达到8cm左右,并进行定苗。
2.2 追肥
幼苗期种植户需要及时追肥,避免老苗现象的发生。一般追肥的次数可以控制在两次左右,首次追肥应在生长出1个芽心和1片叶子后进行追肥。再次追肥应该在长出1个芽心和3片叶子后进行追肥。除了要在合适的时机进行追肥,还要选择合适的肥料。通常应根据幼苗生长的实际情况选择肥料,主要是不同配比的尿素与天然肥料相结合。为了保证移栽的成活率,在移栽前可以再次进行追肥。
2.3 移栽
在移栽之前,种植户需要对田地的情况进行考察,如水土条件是否合适,如果没有达到油菜生长的要求,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一般移栽条件为土壤的酸碱度约为6-7,土壤疏松肥沃以及便于灌溉。同时,土壤中不能含有重金属物质或污染物,以免影响油菜的健康生长。针对需要深耕的土地,要保证深翻的深度达到25cm,主沟深、宽分别为50cm和40cm,垄宽为2cm。
2.4 密植
密植的目的是让油菜在单位面积的产量得到提升,但在密植过程中,应结合油菜的品种、土壤状况、施肥量和水分等因素进行决定,以保证密植后油菜可以获得健康生长。一般而言,如果土壤状况良好、排水条件良好、养分充足便可以进行密植;播种时间早、温度高、幼苗高大可密植。值得注意的是,密植需要控制好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并且要保证密植面积合理。一般植株间距控制在30cm,行距控制在40cm,每667m2总共有7000-8000株。[1]
3 高产栽培技术在油菜花蕾阶段的应用
当油菜生长至花蕾阶段时,对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从加强田间管理入手,以确保油菜植株的健康生长。具体包括下面4点内容:
3.1 加强灌溉
在花蕾期,油菜对水分的需求比较大,所以种植户需要加强灌溉,适当增加灌溉的次数和灌溉量。这样除了可以满足其水分需求,还能帮助油菜更好吸收土壤中的肥料,使之得到充足的养分,以实现茁壮生长的目标。
3.2 清理排水沟
在加强灌溉的同时,种植户还要及时清理排水沟,保证水分顺利进入田地,避免在某一部分形成积水,这不仅会影响灌溉工作的效果,还将影响油菜根系的生长,如造成油菜根系腐烂。同时,水分过多会给杂草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如此便会制约油菜的生长。
3.3 开花管理
部分油菜可能在花蕾期后提前开花,此时为了保证油菜的产量和质量,种植户需要切割处理抽芽的部分,让油菜植株的养分运输路线发生改变,如此才能抑制它提前开花。
3.4 花蕾畸形
花蕾畸形会造成油菜生长后期出现不结果的情况,对其最终产量造成影响。因此,种植户在花蕾期要注意观察油菜是否存在花蕾畸形的问题,同时通过增施追肥、加强灌溉等方式,为油菜植株的正常生长提供支持,最终实现高产栽培技术应用的目标。
3.5 施肥喷硼
为了满足油菜在花蕾期的养分需求,种植户需要及时追肥,一般主要是施加磷肥、氮肥和钾肥,具体施肥量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确定。通常每667m2产出100kg菜籽的情况下,所需的P2O2为4kg、K2O为10kg、氮含量为10kg。此外,油菜生长中对硼的需求量也很大,它对提高油菜的抗病能力,促进内部碳水化合物的转运都有着重要作用。一般每667m2需要1kg硼的用量,通常可以采取叶片喷硼的方式满足油菜生长所需。
4 高产栽培技术在油菜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病虫害是影响油菜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当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油菜种植中发生的病虫害愈发严重。因此,高产栽培技术在油菜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也备受关注,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都十分重视。目前,高产栽培技术在这一方面的应用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4.1 生物防治
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为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生物防治措施越来越普及,它主要是通过引入害虫天敌的方式抑制和消灭害虫,如在油菜种植中投放一定量的瓢虫、蜘蛛等益虫。
4.2 化学防治
作为最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主要是使用化学药物喷洒在油菜上,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例如,在油菜整个生长阶段中,霜霉病出现的概率极大,一般表现为茎叶上长出白色霉菌。为了有效预防这一病害,种植户可以使用75%百菌清或70%甲基托布与水进行1:500的比例混合后进行喷洒;再如,对菌核病的防治中,可以使用50%苏克令或菌核净与水混合喷洒。需要指出的是,在采用化学防治措施的过程中,应科学控制药物的用量,以免用量过多造成环境污染或因为用量不足而导致病虫害泛滥。[2]
结束语:随着人们对油菜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提高油菜种植的质量和产量是种植户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对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主要对高产栽培技术在油菜育苗阶段、幼苗阶段、花蕾阶段和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实现高质量和高产量的油菜种植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冯玉珍,杜景珍,油菜栽培技术[J].种业导报,2007,(12):22-23.
[2]孙艳玲.油菜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2007,(4):120-122.
作者简介:李琳:女,汉族,1976年7月出生,2000年3月参加工作,工龄25年,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人,本科学历,农艺师,从事农业粮油种植服务工作。
杂志邮寄地址: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农业农村局,李琳收,联系电话13629052563,邮编63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