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

中国农业

《中国农业》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农牧业各个学科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区域综合开发和软科学方面的文章。本刊面向全球,反映农业科学研究新成果、前沿动态,以推动农业科研、教育和生产的发展。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农业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9-9147 (Online) ISSN: 3008-0223 (Print)
qikan22@ccnpub.com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中国农业》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所刊发的文章将授权中国知网或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检索,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纳米Fe微肥对小麦增产效果的影响 下载:36 浏览:158
摘要:

为探索纳米Fe微肥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性状的影响,筛选高效新材料,挖掘小麦增产潜力,特在酒泉市肃州区开展本试验。试验通过纳米Fe微肥拌种、叶面喷施等方法,研究单质金属纳米粉体材料纳米Fe微肥在小麦增产上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纳米Fe微肥应用在小麦上,在物候期方面能不同程度减少小麦后期无效分蘖,促进小麦成熟,在提高成穗率,增加千粒重,提高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等经济性状方面的同时促进小麦增产增效,与不施纳米Fe微肥相比,采用拌种+分蘖喷施+抽穗喷施增产效果明显,亩增产42.98㎏,增产率6.89%。


米糠资源化利用在大米加工中的探索 下载:12 浏览:117
摘要:

米糠是一种重要的粮食副产品,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果胶、脂肪和少量蛋白质。近年来,随着全球粮食需求的增加和资源的有限性,米糠的综合利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分析米糠的成分特性,探讨其在大米加工中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处理技术,以及米糠资源化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前景。研究表明,米糠可以通过资源化利用显著提高大米加工副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保意义。

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现状分析及对策 下载:17 浏览:117
摘要:

随着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进程加快,以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的日益严峻,动物检疫作为畜牧兽医工作的关键环节,在防范疫病传播、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动物检疫体系已初步形成覆盖养殖、屠宰、运输、销售全链条的监管网络,但在基层实践中,仍面临检疫队伍能力不足、检疫流程执行不规范、部门协同不畅等问题,导致检疫“防风险、保安全”的核心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在食品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双重导向下,深入分析动物检疫现状,探索科学有效的优化对策,不仅能提升动物检疫工作的整体效能,更能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12 浏览:125
摘要:

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承担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养殖技术推广指导、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重要职能,直接关系到广大养殖户的经济收益和城乡居民的餐桌安全。但受基层资源配置不均、专业人才匮乏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的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仍存在服务能力薄弱、响应不够及时、供给与需求脱节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在此背景下,系统梳理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的现存短板,探索科学有效的优化路径,不仅能够提升基层服务的整体效能,更能为防范重大动物疫病风险、促进畜牧业稳产保供提供有力支撑,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

数字赋能视角下农产品电商促进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机制与困境研究 下载:15 浏览:114
摘要:

在乡村振兴与数字中国战略驱动下,农产品电商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关键路径。本文从数字赋能视角,构建“技术 - 平台 - 主体”框架,结合“有限能力”与“政府 - 市场耦合”模型,剖析电商赋能小农户的机制与困境。研究发现,技术、平台与政策协同为小农户提供生产、市场与制度支持,但小农户面临数字素养、平台规则、系统支撑等困境。重庆秀山县案例显示,构建“有为政府 + 有效市场”本地化生态是普惠赋能有效路径。最后,从平台、政府、农户三方面提优化建议,为构建包容性数字赋能体系提供参考与启示。

产业项目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成效分析 下载:21 浏览:139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而产业兴旺则是其重要基础和核心支撑。本文以产业项目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实践与成效为研究对象,分析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耦合机制,探讨产业项目在推动农村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具体表现。通过文献梳理、政策分析与多地典型经验的归纳提炼,系统总结产业项目助力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与取得的实质性成效。研究认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完善配套机制,是产业项目实现可持续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地方政府与基层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黄平县一碗水乡太子参主要病虫害调查与控防措施 下载:55 浏览:524
摘要:

文章介绍了作者在2018年至2020年,选择一碗水乡7个村30个村民组66户太子参种植户建立观察点,根据气候、季节、土质变化等跟踪调查太子参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查明了太子参主要病虫害种类;2021至2023年,作者通过探索培育无毒种苗、土壤消毒、土地轮作、种子消毒、药物预防等综合性防控措施,在66户太子参观察点试验、观察太子参主要病虫害防控效果,实践证明对太子参主要病虫害的防控效果非常明显。


黄土高原沟壑区日极端温度空间插值方法比较 下载:70 浏览:576
摘要:

以白于山区吴起、志丹两县2022年4月15日—5月1日108个气象站的日极端温度为基础数据,采用随机森林(RF)、投影寻踪(PPR)、神经网络回归(BP)三种机器学习方法,对日极端温度进行了空间插值,并与反距离权重(IDW)、普通克里金(OK)以及多元线性回归(MLR)等传统的插值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日最高温度的6种插值方法比较,MAE排序为RF<OK<MLR<BP <PPR <IDW, RMSE排序为RF <OK<MLR<BP < IDW < PPR;日最低温度6种方法的 MAE排序为BP<RF<PPR<MLR<IDW<OK, RMSE排序为RF < BP <PPR<MLR<IDW<OK。机器学习进行温度插值的精度明显高于IDW和OK,也高于MLR;在三种机器学习方法中,RF表现最好,PPR和BP较差;日最高温度RF插值绝对误差在1℃左右,而日最低温度RF计算温度与实测温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通过一元线性方程订正后可明显降低插值误差,将误差降至1℃以内。


数智融合背景下农业大数据资源整合的路径探索 下载:41 浏览:1564
摘要: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数智融合已成为推动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特别是在农业领域,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和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效率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我国农业大数据资源整合的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随后,文章探讨了在数智融合背景下,农业大数据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深远意义。最后,提出了实现农业大数据资源整合的具体路径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智慧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 下载:47 浏览:1752
摘要:
智慧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途径。通过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农业实现了农业生产管理的智能化、精准化,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本文从科技创新的角度,分析了智慧农业的应用,探讨了智慧农业科技创新如何引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
现代农业视角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策略 下载:41 浏览:1548
摘要:
本文从现代农业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详细分析了多种融合发展模式,如农业产业链延伸模式、农业多功能拓展模式、农业与服务业融合模式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包括加强政策支持、推动科技创新、完善基础设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旨在为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高职院校涉农支部党员党性培育与农业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发展研究 下载:38 浏览:1422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涉农支部党员党性培育与农业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发展路径,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特别是在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研究如何通过“党建+”模式与“三教”改革的深度融合,强化党员党性教育,促进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涉农支部在增强政治功能、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方面的关键作用,提出了构建基于农业文化传承的党性教育体系,以及通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和服务“三农”的具体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实现党员党性培育与农业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发展,不仅能有效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还能为地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对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机械导航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分析 下载:39 浏览:1421
摘要:
随着科技进步,各类型农业机械技术在种植、施肥、收割等环节的应用日益广泛,提高了除草、整地等作业效率,降低了农民负担,使农业生产效益显著提升。然而,面对日益增长的农机需求,我们需进一步完善农机功能,提升其使用价值。其中,导航技术作为一项精准度高且便捷的现代科技,能帮助农机准确获取周围环境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使农业生产更具合理性和计划性,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绿色生态农业技术应用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策略 下载:39 浏览:1340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绿色生态农业技术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策略,通过整合精准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等关键技术,提出一套系统化的污染防治方案。农业面源污染作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有效控制对于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提升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绿色生态农业技术的主要种类及其特点,并详细阐述了这些技术在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具体应用策略,以期为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控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智能化农业机械在提升生产效率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下载:38 浏览:1438
摘要:
在国家发展的这几十年里,现在农业机械已经从传统到现代发生巨大变革。当下农业机械能够获取更多的实时数据是因为传感技术的引入,农机能够更好的灵活适应复杂的农田环境是因为自主导航系统的应用,用户能够操作更为智能、便捷的机械得靠与智能控制系统的发展,能够更好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供全新可能性就要讲这些技术融合,智能化发展对农业机械至关重要,也是保证农业生产效率及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1]。
基于现代化农业技术背景下的传统农业技术变革的研究 下载:35 浏览:1646
摘要:
基于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背景,持续推动科技成果向农业技术的转变,进一步实现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仅能够稳固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更能够为民众提供健康绿色的农业产品。现代农业技术与我国传统农业发展相比较而言,其在技术装备和农业管理层面都获得了长足进步,我们需要不断的推进农业技术的变革,以进一步实现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稳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新型节能技术在基层农业机械中的推广 下载:33 浏览:1473
摘要:
新型节能技术在基层农业机械中的推广,是一项旨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然而,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从认知、经济、技术实施以及政策与市场等多个层面,均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与问题。为了克服这些困难,需要政府、企业、农民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宣传教育、提供政策支持、完善技术培训体系和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的市场推广机制等,以推动新型节能技术在基层农业机械中的广泛应用和普及。
古浪县盐碱耕地综合治理实践与成效分析 下载:201 浏览:743
摘要:

盐碱化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难题。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1],近年来,每2~3年就召开一次国际盐渍化论坛讨论土壤盐渍化、灌溉、气候等相关问题及对策。200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盐渍化论坛,2008年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召开了第二届国际盐渍化论坛,2010年在西班牙瓦伦西亚召开全球盐渍化与气候变化论坛,可见土壤盐渍化的严重性及开发利用盐碱地的紧迫性。中国是世界盐碱地分布面积最广的国家之一,盐碱地面积约为 9.913×10 7 hm2[2],主要分布于西北干旱区(如新疆、甘肃)、黄淮海平原、东北松嫩平原及滨海地区(如江苏、山东)。学术界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沟通不畅也制约盐碱地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3] 。古浪县地处腾格里沙漠以南,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盐渍化问题尤为突出,全县现有盐碱耕地15766公顷,主要分布在新堡、干城、海子滩、黄花滩、直滩等黄灌区,尤其是黄花滩移民区 7600公顷耕地 pH 值检测数据为 8.0-9.6,盐碱化程度较高。古浪县为破解这一困境,制定并开展古浪县盐碱耕地综合治理项目。开展实施,按照盐碱化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类试点区域,建立以增施有机肥、冲施调理剂和化学调理肥料、绿肥还田、秸秆还田、大水洗盐为主的盐碱耕地综合治理试点,通过科学规划、多元技术集成和严格管理,探索盐碱地改良新模式。



绿色农业背景下果树种植技术及果品质量提升策略 下载:36 浏览:1314
摘要: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的关注日益增加,绿色农业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这一背景下,果树种植技术及果品质量提升策略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有机栽培技术和市场监管等手段,可以有效提升果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健康果品的需求,推动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机械化作业与农艺结合的推广应用分析 下载:43 浏览:1374
摘要:
本文综述了农业机械化与农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指出了它们相互促进、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作用。通过具体案例,如秸秆还田、深耕深松、中耕除草和喷洒农药,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农业机械化作业与农艺结合的推广应用,展示了它们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控制病虫害等方面的显著效益。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