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高血压脑出血后昏迷患者早期促醒治疗的研究
刘万才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万才,.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高血压脑出血后昏迷患者早期促醒治疗的研究[J]. 神经科学研究,2024.2. DOI:10.12721/ccn.2024.157658.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治疗中,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筛选2020~2022就诊的60位患者,观察组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照组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DRS评分等指标。结果:对照组CRS-R评分、EEG评分、GCS评分 等数据指标与观察组相差较大,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患者采取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可以尽快让患者苏醒,让患者能够尽快出院,而且预后改善效果优异,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而且右正中神经电刺激的经济性较强,操作便捷,可以在早期尽快应用,让患者快速苏醒,临床治疗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早期促醒治疗;研究
DOI:10.12721/ccn.2024.157658
基金资助: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常见脑卒致死原因之一,主要的发病群体在63~75岁的老年人,目前呈现年轻化发病的特点,属于神经外科急诊中常见的病症。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多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或者开颅手术治疗等,大多数患者在早期昏迷状态下,经过治疗后呈最少意识状态或者植物生存状态,尽快让患者恢复清醒,是主要的干预方向,对于HICH患者来说,在昏迷状态下,早期治疗多为药物治疗,监控患者的心电状态,患者治疗期间不宜被频繁搬动,让患者处于舒服的姿态接受治疗,可以让患者尽快苏醒。但常规手段效果有限,因此在本次研究中,对右正中神经电刺激疗法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患者苏醒率等情况进行记录,为后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20~2022年间我院收治的60例神经外科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组30位,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5.17±2.32岁;体质量:51.57~72.69kg;平均质量:62.39±2.78kg。对照组30位,年龄:61~75岁;平均年龄:52.79±2.52;体质量:51.73~72.68kg;平均质量:52.59±1.38kg。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标准

入组标准:患者符合高血压性脑出血昏迷患者的诊断指标;在入院治疗期间,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排除标准:将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排除在外;将器官无法正常工作,存在功能异常的患者排除;将长期使用巴比妥类药物的患者排除在外;将存在低血糖等其他致昏迷疾病的患者排除。

1.3治疗方式

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案,使用促醒药物进行治疗,根据患者情况综合采取针灸治疗、运动康复治疗等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早期RMNS治疗,对患者使用由上海诺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X5-ER多参数监护仪,在患者的右手臂前端,距臂腕横纹大约2厘米的位置贴上敷盘状皮肤电极,贴近正中神经走形,然后对患者进行直流电刺激,选择不对称方波,宽度约为300ms,强度调整到20mA,频率为40Hz,工作20秒,静息40秒,每次对患者治疗8小时,对患者连续治疗两周。

1.4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对比研究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探究患者的苏醒率。患者的EEG(脑电图)评分使用Grant二分法变量评分量表进行分析评分,得分越高证明患者的预后情况越好。GC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为患者的睁眼反应言语反应以及肢体运动情况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证明患者昏迷症状越轻。CRS-R(意识恢复量表)从听觉、视觉、运动、语言、交流以及觉醒水平等多个方面,评价患者对各种感官刺激是否有特定行为反应。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c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住院时间以及苏醒率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苏醒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住院时间以及苏醒率对比

截图1741831606.png

2.2患者EEG评分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的EEG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EEG评分对比

截图1741831545.png

2.3患者GCS评分对比

比较两组患者GCS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患者GCS评分对比

截图1741831554.png

2.4患者CRS-R评分对比

比较两组患者CRS-R,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患者CRS-R评分对比

截图1741831568.png

2.5患者SF-36评分对比

比较两组患者SF-36评分,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患者苏醒后SF-36评分对比

截图1741831580.png

3. 讨论

现代基础医学的发展,各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已经得到探明,先进科学设备的出现,让很多疾病都得到恢复的可能,但是与其他学科相比,神经医学科的发展速度较慢,这是由于神经本身的复杂性更高,而且神经功能受到损伤后,以目前的医疗水平,属于不可逆恢复,有效治疗的药物较少,手术治疗方案,由于治疗时机的不确定性以及手术较为单一,因此手术治疗效果也会受到限制。我国高血压的发病趋势呈年轻化发展的趋势,血压的不可控性,可能会诱发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情况,很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并且由于高血压脑出血很有可能导致患者昏迷,变成植物人,在高血压脑出血的初期阶段,患者以昏迷阶段为主,生命体征不平稳,如果没有尽快恢复清醒,患者可能长期处于植物人状态,对患者治疗时不但会增加医疗资源消耗,还会对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神经解剖学水平的提升,功能性磁共振技术的出现,在昏迷患者治疗中,取得明显的优势。

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相关致病因素进行分析,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处于较高的状态,当血压高于180时,就有可能引起脑出血发生,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因与遗传因素、精神因素等多方面因素有关;(1)遗传因素,与高血压相关的基因有80余种,疾病具有遗传学因素影响。(2)精神因素,在紧张度较高的工作环境中长期工作,也有可能导致高血压。(3)吸烟已经成为高血压的主要致病高危因素,吸烟后交感神经末梢会释放甲肾上腺激素,在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下,血管舒张受到影响,导致血压水平的上升。饮酒也会增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提升,更容易诱发疾病。

高血压疾病导致脑出血发生后,脑部组织在血肿的影响下,会使脑组织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在占位效应以及血肿导致的代谢物联合作用下,患者陷入昏迷,需要在结构没有被破坏的时候,通过有效的治疗干预,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恢复生物活性以及正常的脑部功能。对于处于长期昏迷的患者,由于大脑功能被严重抑制,患者的并发症增加,死亡率更高,昏迷是患者近远期严重症状之一,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尽可能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力,使用促醒药物治疗,积极预防常见并发症,高压氧舱治疗,通过针灸刺激以及神经电刺激等干预手段,缓解病症。通过现有的研究发现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直接会影响昏迷时间,因此需要尽快让患者苏醒,如果患者处于长期昏迷的状态,对患者进行挽救治疗的意义并不大。让昏迷状态的患者尽早苏醒,可以使用神经电刺激治疗,但是由于脑出血早期大多数患者会合并发生肺部感染,而且治疗期间需要反复搬运患者,导致高压氧舱受限在中晚期治疗。

神经电生物学的快速发展,神经电刺激治疗成为主要的探究方向之一,由于其治疗优势,在促醒治疗中得到肯定,神经电刺激治疗有脊髓电刺激、正中神经电刺激等多种类型。在昏迷促醒治疗中,深脑电电刺激等均需要较高的技术手段,通过手术的方式,将刺激电极植入。这对昏迷患者进行治疗时,患者需要承担高昂的手术费用以及护理费用,患者治疗家庭负担较重,这些缺点影响大范围使用,不适用于当前的医疗现状,近几年来,RMNS的出现,由于无创,并且操作简单,对患者治疗后,患者的并发症较少,治疗费用较低,因此适用于早期治疗,治疗效果优异,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上个世纪末,正中神经电刺激被提出,作用于昏迷患者治疗中,发挥作用的机制在于:(1)会对丘脑相关功能部位造成刺激,使觉醒中枢被激发,患者会尽快苏醒。(2)可以恢复神经递质平衡,让脑部组织释放更多有利于恢复清醒的物质。(3)提高脑组织血流量,让没有失去活力的神经组织恢复活性,修复已经受到损伤的神经元。目前,大多数关于电神经刺激的治疗研究都是关于颅脑损伤患者,但是神经元恢复原理,同样适用于神经功能恢复。

本次研究发现,对比住院时间、苏醒率,观察组8.96±1.73、26(86.66%)优于对照组13.79±1.57、20(66.66%),表明使用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优势明显,患者住院时间更短,能够尽快促醒。通过对比EEG评分,观察组治疗前、治疗一周、治疗两周得分为2.31±0.27、2.85±0.51、3.82±0.578优于对照组的2.23±0.36、3.57±0.72、5.02±0.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预后情况更为优异,治疗优势明显。对比GCS评分,观察组治疗前、治疗一周、治疗两周得分为5.26±0.39、6.27±1.35、7.05±1.37,对照组为5.13±0.51、7.85±1.21、8.15±1.56,观察组治疗后昏迷程度更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对比CRS-R评分,观察组治疗前、治疗一周、治疗两周得分为16.36±1.78、19.36±0.82、21.21±0.67,对照组为16.51±1.69、18.21±0.93、19.98±0.72,对照组预后情况更差,观察组经过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后,无论是听觉刺激还是视觉刺激等,均得到明显改善。对RMNS的疗效进行评价时,选择的这三个主要观察指标,其中GCS指标在评价患者昏迷程度以及预后恢复情况时,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无法衡量患者的意识恢复情况以及社会适应情况,无法评估远期治疗效果,因此对患者使用CRS-R评分、SF-36评分,对患者的远期预后情况进行衡量。而EEG评分则是在精密仪器的测量下,将得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中进行精确计算,能够作为评估患者前期恢复情况的指标之一。对患者进行治疗后,随访时间为半年,避免研究结果受到时间自然修复损伤脑功能的影响。对患者使用RMNS治疗后,患者的苏醒时间缩短,昏迷患者能够尽快出院,而且可以减少脑功能的损伤,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的致残率得到控制,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家庭经济负担减少,可以避免医疗资源浪费。

综上所述,对患者来说,右正中神经电刺激能有效促醒昏迷患者,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并且患者并发症得到明显降低,可以临床进一步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博,张婉萍.右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艾灸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促醒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 2023.

[2] 陈红梅.脑出血昏迷患者促醒治疗中右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高压氧的作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

[3] 石艳红,邵秀芹,冯珍,等.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外伤后昏迷促醒治疗的参数研究[J].  2022(2).

[4] 赵强肖敏彭涛魏海棠.醒脑针刺疗法结合正中神经电刺激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影响[J].中外医疗, 2022, 41(10):1-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