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该病急性期经抢救成功后,有超过75%左右的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可造成患者意识障碍、肢体瘫痪、言语障碍、吞咽障碍等神经受损情况[1]。鉴于疾病伤害性较大,故此类患者的康复治疗可长达数月甚至是数年。而在康复阶段,患者将在医院允许的情况下出院进行居家自护,专业护理服务将被迫中断,导致护理连贯性缺失[2]。延续性护理是指对患者出院后继续进行专业的护理。本研究旨在分担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的价值。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抽选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60例,分30例为对照组,另外3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8:12,年龄最大者为78岁,年龄最小者为62岁,平均年龄为68.8±3.9岁;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9:11,年龄最大者为76岁,年龄最小者为64岁,平均年龄为69.5±3.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可进行。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遵医嘱用药,给予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同时预防压力性损伤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同时给予必要的康复锻炼。
观察组增加延续性护理,①信息收集:患者出院前,由责任护士收集患者联系方式、详细居住地址、家庭生活习惯等,告知患者延续性护理的意义和目的,提高其随访依存。②搭建延续性护理平台:建立延续性护理微信群,邀请患者和家属进入,群内分发延续性护理资料、日常居家自护常识、饮食、康复锻炼等内容。③出院前护理评估:对患者出院后的健康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评估,具体包含有患者身体状态、家属照护能力、可以利用的社区资源等,鼓励患者以及主要照护家属积极乐观的参与对患者的照护。④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每日于群内分发脑出血术后康复锻炼资料,引导患者和家属在群内咨询,认真及时的解答患者疑问,制定疾病控制方案,如运动方案、饮食方案、生活作息方案等,引导患者认真执行。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指导疾病护理知识。记录患者血压情况,对患者本人进行心理护理,为患者预约复诊、电话随访时间,联合患者制定前后2次电话随访期间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改善以及自理能力改善效果,以量表进行测评,NHISS神经受损,0-42分,分数越小,神经改善效果越好。ADL自理能力,分数越小,自理能力越好。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改善以及自理能力改善效果
护理前,NHISS神经受损、ADL自理能力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改善以及自理能力改善效果(x̄±s)
3讨论
延续性护理是指从患者出院后的居家自护过程中,仍旧对患者采用专业的护理服务,不让连贯性护理有明显缺失,以此实现护理的长期性和持续性[3]。在郭青[4]的研究中补充到,延续性护理绝不是中断患者在医院的治疗护理,让其自行出院居家自护。而是强调在发生了医疗场所、空间等转换的时候,让患者即使居家也可以享受类似或者等同于医疗场所时所享受的护理服务,将优质的护理服务从医院延伸到患者家庭中,即保障了患者在熟悉环境内的自如,又保障了患者享受到了专业的护理服务。而在本文的研究中,接受了延续性护理的观察组,护理后神经受损以及自理能力相较对照组改善更多,推测其原因是延续性护理服务有较强的连贯性,护理人员仍然以第三方和客观的角度对患者展开了护理,让患者享受到了没有中断的护理服务,利于患者康复治疗的改善,又让患者感受到了医院专业,一定程度上促使患者增加治疗信心,最终实现疾病改善[5]。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对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有较高的价值,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同时增加患者的自理能力,利于患者康复以及家庭和医院照护压力减轻。
参考文献
[1] 李亚可,高红丽. 基于IMB模型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自护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2023,30(11):1591-1592.
[2]王静. 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自理能力及行为能力的影响[J]. 西藏医药,2021,42(3):129-130.
[3]刘霞. 5E康复模式的延续性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2023,44(6):1625-1627.
[4]郭青,李晔晖,王励敏.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贵州医药,2023,47(7):1132-1133.
[5]车明明,车媛媛. 女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效果[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3(22):173-174,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