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核电站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转是其最重要的任务,需要着重对除盐水系统的功能、组成、系统误差及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从故障分析的角度对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保证了核电站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后续的项目的施工提供了借鉴。除盐水系统在投产后,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其运行误差逐年增大。为保证除盐水系统的安全、可靠、降低停机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本文对该系统进行了多次优化和改进。
一、系统介绍
除盐水系统制水工艺为:预处理水-预处理水泵-预处理水加热器-阳床-树脂捕集器-除碳器-除碳泵-阴床-混合离子交换器-树脂捕集器-供水系统等。在该系列中,阳离子交换器、树脂捕集器、除碳器、除碳泵、逆流再生、双腔阴离子交换器(阴床)是一个系列。在再生过程中,由于树脂在失效后会产生体积收缩,在进行再生时,底部进水后树脂会产生湍流,为了避免产生湍流,在再生过程中,必须用大量的流速将树脂从树脂床底抬起,压缩后再进入酸碱。冷除盐水系统再生水生产系统再生用的除盐水、再生水泵、酸碱计数箱等设备,按照机组的工作状况,对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进行再生,但水制备系统的生产工艺不能及时再生。
二、除盐水设备运行中的故障分析
(一)离子交换器的故障
首先,造成离子交换器失效的最普遍的原因是进口和出口压力的上升,这在所有的失效原因中占据了绝对的比重,所以,研究出口和出口压力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就变得尤为迫切。若能排除高入口和出口压差的问题,则可大大延长其工作周期。此外,在运行过程中还发现,如果水中含有太多的固体杂质,则会在离子交换器内积累,从而增加了交换器的压力。
(二)酸计量泵的故障
首先,从实际设备维护过程中,不难看出,由于高压保护装置停机后,隔膜电动阀门的隔膜脱落现象也是很普遍的,所以,设备维护技术人员还需对其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目前除盐装置中普遍采用的隔膜式电动阀都是含氟隔膜的,根据它的工作原理对故障进行跟踪,如果膜片的脱理将导致阀门的循环直径发生变化,从而对酸液计量泵造成安全隐患。其次,操作条件下的温度对酸液的粘度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装置的工作温度太低,酸液的粘度就会显著提高,从而使酸液在装置中不能顺利的流经,从而提高计量泵的压力。同时,酸瓶中的盐酸浓度应该在31以下,不能超过0.5%,如果进酸的浓度超过了这个数值,那么除盐水设备的失效概率就会提高。
(三)阳床的技术的不足
当 Na+离子浓度超过500微克/升时,如果不能满足要求,则应立即关闭相应的装置。为恢复树脂的交换性能,需要用酸性溶液将床上树脂转化为 H型树脂,此工艺称为再生还原。在阳床的离子交换中,再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后续的工作交换容量、出水水质,还决定着阳床的消耗,因此,它的运行费用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应注意各种影响再生的因素和工艺。
三、除盐水系统中阳床的技术改进
(一)对隔膜电动阀的改造
在选用衬氟隔膜阀时,由于材质的问题,会使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不正常的流动通道,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采用替换阀的材质来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常用的替代方法有两种,即内衬式膜片阀和搪瓷膜片阀。首先,衬垫式隔膜阀具有良好的耐酸蚀性、成本低廉、更换方便等优点,但其尺寸太大;第二,搪瓷膜片阀具有不易损坏、体积小等优点,但具有耐酸蚀性弱、价格昂贵、更换周期长等优点。
(二)除盐水系统阳床的再生过程
再生工艺可分为正向再生和反向再生两种。
在除盐水系统运行期间,原水从上层排出,而生产污水从底层排出。在再生期间,再生液从热交换器的上部流入,而再生液则从下部流入。此再生工艺被称作顺游再生。简单地说,在顺游再生过程中,工艺水的流向与再生液的流向是一致的;处理后的水流与回收液的流向相反。
顺游再生过程中使用的再生材料利用率较低,树脂的功交换性能较差,废水的品质也较差。比如,若采用盐酸对已失效的树脂进行再生,那么,新的再生装置与树脂的接触错误最小,再生效率最好。在回收液中,氢离子 H含量下降,杂质浓度升高。同时,在杂质阳离子的干扰下,再生能力也有所下降。另外,树脂层的破坏程度也由上而下的递减,这就导致了离子交换反应在再生过程中难以进行。因此,在顺游的再生过程中,再生材料的再生能力不但会增加,还会降低其再生速率。
逆流再生的方向和再生介质的反向流动是一致的。在再生时,再生液首先与破坏程度最小的树脂层相接触,其中 H+离子含量较高,因此可以很方便地沿再生方向进行交换反应。而且,回收液是从较低处流入的,这样,原树脂仍然可以保留在保护层中。结果表明:逆流再生比前向再生效率高。同时,采用逆流再生工艺处理出的废水具有较好的品质和稳定性[2]。
因此,在除盐水系统阳离子床和阴离子床中,采用了逆流再生技术。在运行和再生离子交换装置时,树脂必须保持不动。若干扰了树脂层,则会破坏树脂层的排列,从而降低污水的品质。
(三)解决除盐水系统阳床再生扰动
采用逆流式再生树脂床层,在进行再生前,必须先将树脂从下面压实,再将其送入再生液中,以使树脂床再生。为彻底解决化学废水(GC)树脂再生过程中存在的干扰问题,改善其操作的可靠性,进一步降低能耗,将阳离子床改造成弹性全室固定床式逆流式再热交换装置。经过处理后,树脂床在再生时一直保持着压缩状态,没有了对树脂的干扰。
采用新型的阳离子床,可以节约每次再生周期的脱盐水:新床无需排水,可以节约10吨的脱盐;新的床垫无需采用高流速压缩,可节约30吨的软化水;减少了更换新床的时间,节约了20吨的软化水。总省水量:10吨+30吨+20吨=60吨。新的阳离子床可以在一个周期内增加360吨的水量。新的床铺一次能用25个小时,外加4个小时。生产出的水为90吨/小时,一个周期为360吨。
四、PLC在除盐水系统中的改造应用
PLC控制系统是除盐水系统的关键。一般情况下,为了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控制,采用继电器对电网进行控制,同时利用 PLC装置对水体进行温度、压力的调控。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以往的继电器控制比较落后。另外一种与电脑装置紧密相连的控制系统也被开发和应用。可编程控制器,也就是 PLC,由程序控制。它有其自身的优势,例如简单,方便,安全,稳定,可靠,而且具有自身的逻辑特征,可以有效地控制系统的工作。采用 PID控制器,不管水温和压力,都能高效的调整和控制冷却水[3]。
由于在本系统中增设了许多设备,如阳离子床、阴离子床,故 PLC I/O模块也要扩充相应的数据信道。因受环境所限,现场设备不能长期进行调试。所以, Profibus与工业以太网都采用了一体化的通讯技术,使其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产品的制造和再制造。通过对系统的改造,对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实现了对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与通讯。
结语
因此,在保证核电厂的安全运行中,对核电厂除盐水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测,对其从安装、调试至连续生产、使用等阶段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检验,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由于除盐水系统中离子交换器的失效,除盐水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重复的循环再生、清洗也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确定其失效是否是造成除盐水系统经常故障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对策:采用316 L的不锈钢水箱取代原有的 PVC水箱,从而大大减少了除盐水系统的故障率,为核电站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冬冬,董昌龄. 浅论红沿河核电站除盐水控制系统设计[J]. 丝路视野,2018(14):119.
[2] 张冬冬. 红沿河核电站除盐水控制系统设计[J]. 自动化博览,2010,27(5):66-70.
[3] 马现奇,潘荣辉. 核电站除盐水系统中TOC的来源与控制方法[J]. 电力科技与环保,2017,33(5):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