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叶裕金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叶裕金,. 新时代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 争议解决研究,20238. DOI:10.12721/ccn.2023.157146.
摘要: 在全球范围内,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企业经营环境的法治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然而,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在构建营商环境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我国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得力,市场主体的不平等待遇,相关部门的公信力不够,行政执法不够公正等,所以,我们需要对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问题展开深刻的分析与研究,以排除影响,推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时代;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问题
DOI:10.12721/ccn.2023.157146
基金资助:

引言

没有良好的营商环境,一个市场就无法迅速发展起来。一般来讲,营商环境指的是市场主体在进行经营活动的时候,必须要遵循的某些行为规范和规则,所需的时间、费用和条件。营商环境一定要有法律来约束,只有法律来约束,才能使其变得更有秩序,因此,构建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是现代市场所要求的。

一、关于新时代法治营商环境法治化构建的几个问题探析

(一)有关机关在执行职权时没有注重自身的法制约束

有关机关在执行职权时,应当遵守法定的权威,并依照法定程序行事。然而,由于有关部门对经济领域的一些规定和规定的不够清晰或者不够清晰,这就给市场经济带来了许多的不确定。如果相关部门颁布的经济政策存在连续性、长期性及稳定性的问题,或者相关政策存在一朝一夕改变,又或是不能严格执行相关法规,甚至存在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限制企业公平竞争的现象,都会导致营商环境的法治化程度下降,不能提升投资者及企业的投资发展信心,从而不敢或不愿投入资金。而一味追求一时的利益,将会使公司的品牌形象、信誉受损,从而降低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对各企业法人的不公平对待

在我们国家,以公有制为主体,尽管倡导各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但在发展中,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等公有制企业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国有与非国有企业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仍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比如,非公有制企业对市场准入的要求较高,而且,在使用公共资源、获取关键资源、政府补贴、融资信贷的支持、优惠政策的扶持上,都与公有制企业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对促进营商环境的法治化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尚未建立起较为健全的企业财产权和知识产权的保障体系

对知识产权与经济产权的保护,不仅与非公有制企业的经济收益和健康发展有关,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知识产权及经济产权的保护工作,在我国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然而,长期以来,有关方面都有一定的重国轻私的问题,这就造成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还不完善。在我国实体经济增长疲软、私人资本投资疲软的背景下,私人投资者对私人财产权利的保障能力不足。与此同时,与国外比较,我国的知识产权起步较晚,其对其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健全的保护机制,因此在发生产权争议的时候,处理能力还比较薄弱。

(四)未建立完善的营商环境法制

尽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已确立了自己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制定的法制却远远落后于现实。当前,我们的营商环境法律制度还很不完善,还有很多方面有待于改进,唯有继续对我们的营商法律制度进行改进,让它能够与新的经济形势相匹配,这样我们就可以应对由于经济形态的持续改变而产生的新的使命和新的挑战。目前,我国的营商环境法律制度还存在着很多的不科学、不合理之处,国内的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巨大的变革,然而,一些区域的有关法律和修订却相对落后,无法对营商环境进行快速的优化,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改革、发展和创新的需求。

二、加强我国营商环境法治的对策

(一)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定办事,坚持法律权威

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依法行政,有关部门在进行行政执法时,要遵守有关法律的有关要求,并受到法律法规的监督和约束,要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对各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要坚定地捍卫市场主体的各方合法利益,保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推动市场经济的良性和有序发展。司法机关要坚持司法权威,提高司法的执行力和可信度。有关部门应当在充分尊重市场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提供优质的为公众提供服务,营造一个公平有序的商业氛围,以此来激发市场的活力,从而为市场经济的稳定、有序和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强有力的保证。要坚持依法行政,在法律和人民的共同监督下,要正确地运用自己的权利,坚决地打击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以身代法、以言代法等行为,推动营商环境的法治化发展。

(二)营造一种安商、亲商、富商的法律氛围

本文认为,以营商环境的法治化为前提,以安商、亲商、富商为核心,构建安商、亲商、富商的法治文化。所以,我们要强化法治文化的构建,在全社会中培育出一批具有法治意识的公民,使其可以应用法治的理念、法治的思维和法治的方法来进行各项经济行为。与此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普及法制,提高市民的法制观念,将法制的权威树立在广大群众的心里,让他们在市场上依法行事,通过合法的方式去参与市场,通过合法的方式去获得利益,为企业的法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构建安商、亲商、富商的法制文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气氛。除此之外,建立和发展企业信用体系,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指导和规范,让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自觉遵循合同精神,在进行各项经营活动时,可以做到诚信守信,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公司形象,增加公司的声誉和信誉,最终达到了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三)健全经济法制度

健全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可以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规范,引导、制约和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为各市场主体营造相对平等、自由、有序的营商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上的每一个国家都必须遵循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为此,我们要不断地修改、废止和补充完善现行的经济法,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要求。在对其进行改进时,应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并与有关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相应的衔接。为了保证市场经济的平稳有序发展,需要从世界各国的发展中汲取有益的教训。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确保法律的民主化,强化法律的论证,并对各种不同的观点和建议进行充分的吸收,从而切实地保护好各个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知识产权是市场主体的软实力,有关部门应当注重对知识产权的立法,明确其边界,取消和修改与之有冲突的法律条款,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处罚,切实地对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让他们可以安心地创造科研成果,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们的营商环境的法治化还比较薄弱,有关部门应当完善有关经济的法规,加强执法,提升行政效率,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的营商环境,既要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利益,又要推动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参考文献:

[1]吴丽娇. 加快推进地方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N]. 泉州晚报,2022-01-23(003).

[2]崔岩岩.营商环境法治化的路径探析[J].大陆桥视野,2021(10):47-48.

[3]段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3):97-9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