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汉语作为我国的母语,应用广泛,人们通过语言进行沟通,交流内心,保持交往,并且汉语言作为中华民族的珍贵的文化精髓,我们应当继承并发扬。小到人们日常生活,大到国家外交,都会使用汉语言进行沟通,因此,对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十分重要。深入了解汉语言文字,了解它的形成、应用和意境美,创造良好的交流氛围,发挥汉源文学独特的魅力。并且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坚持学习汉语言文学,加强文学的阅读与理解,才能更好的树立文化自信。
一、汉语言文学中语言应用与意境的概述
在汉语文学中,语言意境主要包含“意”和“境”两个方面,“意”指的是意象,“境”指的是环境和心境,所谓意境,指的就是作者在特定的环境中内心和周围的环境产生了共鸣,能够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通过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抒发自己的情感。在汉语言文学作品中,作者运用汉语言文学表达不同的意思,创造不同的意境,和读者在情感和思想上产生共鸣。
(一)关注意象的表达
“意象”,是指客观的物象经过主体独特的情感创作之后所展现出来的艺术形象。简单来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具体来说,意象是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具体的物体当中,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借物抒情的方式。在汉语文学作品中,作者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寄托于合适的物象上,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进意象之中,表达情感的同时创造了独有的意境之美,提升艺术价值,丰富精神世界。
(二)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内涵有助于汉语言的广泛应用以及对汉语言文学的吸收理解。语言文字连接读者和作者,读者通过对汉语文字的解读与作者产生共鸣,激发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走进读者的内心世界,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价值。同时,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熟悉汉语文字的运用技巧,更加熟练地使用汉语言文字,从而进行文字表达。当然,语言文字之间的差异是不可以消除的,我们也要尽可能地对各民族之间的情感表达和文字使用进行理解,更好地进行汉语言文学阅读。
(三)注重建立对意境的联想
汉语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概括性,在阅读汉语言文学作品时,建立对文学意象的想象,对创造的意境进行联想,意境和现实的结合能够提高文学理解能力,加强情感沟通。当然,众多读者有着各不相同的想法和理解,包括每个人的生活阅历和思考方式也不一样,正所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脑海中创造出一个和别人完全不同的意境,这就是文学作品中意境的联想来源。
二、汉语言文学中语言应用与意境的作用
(一)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汉言语文字除了我们在阅读时需要使用,更是生活中人际交往沟通的桥梁。通过语言的交流来表述自己的想法,我们从小就接受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学习汉语知识,了解汉语言的应用,实现有效沟通,这也提高了人们的交际能力。而且,随着我国国力的提升,我国外交机会不断增多,国民参与也在不断加强,向世界展示汉语言文字的机会增多,国家的交际能力也在与日俱增。
(二)加深对文学的理解
能说会道反映了汉语言文字学习的有效作用,同样,人们的理解能力逐渐提高也得益于汉语言的学习。良好的语言能力能够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这里的理解能力不单单是指课堂上的阅读理解能录,还有日常交流的沟通理解能力。汉语言文字的学习有效地帮助人们学习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提高语言分析能力,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积极作用。
三、提高人们汉语言应用与意境分析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养成主动学习汉语言的意识
想要更好的进行汉语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要养成主动学习汉语言的意识,培养学习习惯。最好能够从小培养,学生时代是一个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时间段,同时这也是一个学生能够快速记忆和掌握本领的时期,因此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汉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加强学生汉语言文学的相关教育,保证授课教师具备较强的文学素养,必要时要加以大量的阅读训练加以辅助,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可以运用更多的具有较强趣味性的汉语言教学课程和训练来帮助学生提高交际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二)培养语言文学素养
作者在创作汉语言文学作品的时候,掌握汉语言阅读技巧,结合自身创造力和生活经验,联系意向,描绘意境。通过自己日常与他人的有效沟通,积累经验,掌握精髓,让自己表达的情感更容易与读者产生共鸣,也更加符合读者自己所想象的情景和意境,有时候,让自己沉静也是在帮助自己实现更深入的人生感悟的沉淀。人们通过沟通交流实现信息的交互和有效信息的提取,进而进行文学学习和创作,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字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沉淀自己,提升自己。
(三)沉淀自身
一个人的语言文学素养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经过一朝一夕的培养和积累,日日夜夜的练习和训练养成的。我们通过汉语文学作品看出他是如何遣词造句的,如何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寄托于意象之上的,如何将自己的文学素养在字里行间展示的。汉语言文学作品的作者一个小小的用词都会影响读者的理解和感悟,因而语言文学素养是一个作者或者老师等等相关领域的人所要具备的,很显然,这期间包括你,也包括我。
四、结语
总的来说,汉语言文字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的语言工具,它的实际作用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当我们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更要培养自己主动学习汉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对汉语言文学的理解,建立对意境的联想,同时增加阅读量和训练,从而提高人际关系交往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艺术。作为华夏儿女,更有义务和责任将汉语言文字传承并发扬,树立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
参考文献:
[1]陈孙朝阳.汉语言文学中的语言应用意境[J].散文百家(理论),2021(05):136-137.
[2]刘安欣.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运用与意境探析[J].青年文学家,2021(05):39-40.
[3]李云云.探讨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及意境[J].青年文学家,2020(36):167-168.
[4]程琴.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运用与意境研究[J].北方文学,2020(30):132-133.
[5]郑碧霞.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及意境探讨[J].农家参谋,2020(2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