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各行各业的生产永远都与安全捆在一起,安全生产,安全第一,随着国家发展进程向高质量发展深入,人的生命安全凸显[]。安全发展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第一是理念,预防为主是查隐患,综合治理是措施,因此,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查隐患显得特别关键,只有查出隐患才能治理,治理彻底了生产才安全,但长期以来,由于隐患的界定模糊,导致一些生产企业难以建立科学的隐患排查相应机制[]。如何把隐患的界定标准,转变成的易于员工理解和掌握的“标准”,更有利于企业生产的安全发展。
为此,云南磷化集团所属的某选矿厂引用了安全隐患排查 “十字法”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安全隐患排查“十字法”介绍
安全隐患排查“十字法”包括破、缺、裸、乱、挤、堵、闪、晃、仿、瞒十个字,每个字在隐患排查过程中的含义如下。
1)破,即破损。一个设备或部件,出现非正常磨损或严重破损,往往会影响其性能,存在安全风险危险,可认定为隐患。
2)缺,即缺失。简单地说,就是设备、设施或作业过程中本该有的却没有,可认定为隐患。如防护罩缺失等,设施未维护保养、未有效利用,员工工在高处作业时,有安全绳却不系等
3)裸,即裸露。一个物体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却裸露在人员可以触及的范围内,可认定为隐患。
4)乱,即混乱。安全生产现场是无序、杂乱的,可认定存在隐患。
5)挤,即拥挤。不同的设备、不同的物品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间距。如果出现“零距离”或距离太近的情况,可认定为隐患。如乙炔与氧气或产生火花、明火之间的距离;库房内物品堆放的间距等。
6)堵,即堵塞。应畅通道路未畅通,应看得到而看不到,应拿得到而拿不到,可认定为隐患。如安全出口被封闭,安全通道堆满成品和杂物,应急逃生标志被遮挡,消火栓被埋压、圈占、遮挡。
7)闪,即闪烁。正常运行的设备的运行指示灯或显示器非正常闪烁,需要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检修作业并复位,可认定为隐患。
8)晃,即晃动。需要稳定性和牢固性,或应该固定的没固定机械设备、工作平台还是作业辅助工具,出现晃动,加快设备磨损,影响正常使用,甚至威胁员工的生命安全,可认定为隐患。
9)仿,即仿制。生产经营单位未经设计论证,缺乏技术保障,自行制作并使用一些设备设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10)瞒,即隐瞒。面对检查时,一些被检查人心中没底,一问三不知,还有一些被检查人不如实说明情况,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的真实材料,说明被检查单位存在隐患和问题,被检查人有意隐瞒。
2 选矿厂隐患排查现状
选矿厂各生产经营单位都按本单位制度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但隐患排查的质量和现场改观不是很大,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员工安全参与度不高
安全管理是全员、全过程的管理,而没有员工直接参与的安全工作是不可能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也是同理,日常安全管理过程中,大多数员工都认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安全管理人员的事,日常工作中对身边存在的隐患就是等着安全管理人去发现处理。
1.2员工对隐患排查的方法不掌握
员工发现和处置安全隐患的能力和水平偏低。一方面是对一些隐患问题有习以为常的认知,对隐患排查的标准、反复不掌握,不认为是隐患。另一方面是对隐患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的严重性的认识程度不够,缺少隐患排查治理意识。
1.3激励措施未发挥作用
生产经营单位都建立有安全奖惩管理办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奖励占比往往小于处罚,员工在安全隐患排查方法的奖励在大多数生产经营单位更是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致使激励措施未充分发挥作用。
3 安全隐患排查“十字法”应用
3.1开展培训教育
选厂各部门中心管理人员、班组长和岗位员工对安全隐患排查“十字法”工作模式进行培训,使各级管理人员、班组长和岗位员工掌握安全隐患排查“十字法”工作内涵及开展模式。
3.2试运行
安全隐患排查“十字法”工作模式试运行。每天由当班管理人员参加白班班组的巡检工作,指导班组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十字法”工作,解决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夜班则由值班领导参与。
通过这一阶段实施,安全隐患排查“十字法”工作模式已形成理念化即管理人员、班组长和岗位员工已对安全隐患排查“十字法”工作模式内涵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3.3 规范化执行
单位各层级员工按安全隐患排查“十字法”进行现场巡检;同时在生产现场加装安全隐患排查“十字法”标识牌。
4 主要成果
4.1 推行安全隐患排查“十字法”后,大大提升了员工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切实贯彻落实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降低了现场安全风险,设备故障率较前一年度同期下降12%。
4.2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显著提高,实现“零伤害、零污染”,截止目前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设备事故及环保污染事件。
4.3 岗位员工安全意识、安全行为显著提升,积极参与到生产现场标准化建设。
5 结束语
笔者所在公司下属的某选矿厂通过安全隐患排查“十字法”的引用推行应用,探索出一套“职责明确、机制健全、标准清晰、运转高效”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让各层级清晰知道哪些属于安全隐患,怎么识别安全隐患,同时也提高了员工安全风险防范意识,达到了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吴辉球,江浩,周水燕,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响应机制研究 [J] 冶金管理2020(5):176-177
[2]赵春,浅谈工业企业安全隐患排查与综合治理[C]中国金属学会2017’冶金安全与健康年会
作者介绍:王朝丽(1975—)女 河南省镇平人 大专 注册安全工程师 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安全环保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