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来的发展中,许多企业已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注重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但是企业针知识产权管理的综合运用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未能有效地将知识产权与其它管理加以结合。知识产权管理是保证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对于保障企业的竞争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只有意识到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作用,才能不断地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创造必要的条件。
1.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存在的影响因素
1.1不同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的影响
不同国家针对知识产权管理采取了不同的模式,有些国家设立多个部门来实施联合管理,也有国家通过专门部门进行集中管理。常见模式是知识产权局管理专利和商标,比如代表国家是日本、韩国等。多数国家对于专利权与商标权的管理设置了审批程序。在台湾地区,知识产权管理的相关内容全部由“智慧财产局”统一管理,此部门管理台湾地区的专利权、商业秘密、商标专用权、著作权等。我国政府对于知识产权采取多个部门分别加以管理的模式。因此专利、商标、版权是不同的部门依据职能分别加以管理,专利、商标、著作权分别依据《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行使管理权利。专利的归口管理部门是知识产权局,商标的归口管理部门是国家工商总局,版权的归口管理部门为国家新闻出版以及广电总局。知识产权采用不同部门分别管理的模式,知识产权管理难以保证统一性,不同部门存在各自为政的局面,知识产权的发展受到了影响。知识产权的管理协调受到影响,知识产权存在的新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由于主管部门采取了分别管理的模式,许多企业采取了不同部门分别管理的模式,知识产权的综合管理能力自然就分散了,自然就受到影响了。
1.2 法律培训分离存在的影响
结合《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纲要》的具体要求,企业在知识产权创新中发挥着主要作用。企业的知识产权对于提升竞争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对于创新能力,要考虑到如何实现知识产权的保护,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管理要通过培训保证效果。但知识产权的培训由于存在不同的管理部门,因此处于割裂状态。一是由于不同管理部门作为承担培训的主体,针对培训内容的选择通常会结合所负责的业务,培训内容具有局限性,会将跨领域的培训归为“过界”式管理;另外, 培训内容多集中于知识产权管理的某一类,培训模式难以让受培训者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产权的要点,不能形成综合运用方案。
1.3 知识产权不同特征的影响
知识产权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如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这些内容虽然具有共性,然而不同知识产权的内容有一定的区别。企业要提升知识产权的综合运用能力,需要全面把握知识产权不同内容的相互关系与相互影响,要考虑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专有性的特点,还体现出时间性、地域性的特点,与物权相比存在的一定差异,不同知识产权有不同的特点。企业要提升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需要把握这些内容的特点。比如针对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具有的权利排它特点要覆盖到相应的领域,针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权利取得、维权维护也依据了不同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由于存在不同的特点,企业要形成综合性运用能力存在一定的难度。
2.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运用的原则
2.1形成战略
企业的科技创新推动着技术进步,基于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挖掘,要明确本项目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的突破,对于项目的技术要素要全面分析。比如要分析是否具备专利申请价值,并且是否符合专利申请规定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要考虑到是以独立的方式进行专利申请,还是采用部分保护的方式,是否需要通过拆分或组合来申请专利。研发人员要有知识产权保护思维,注重研发项目不同阶段的技术突破,明确研发中的技术要素与要实现的功能,实现知识产权挖掘与研究项目的同步。比如北京某龙头企业为了保护知识产权申请了“限制线路电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专业,在中国与海外多个国家同时进行了申请,以实现专利布局。此同族专利的欧洲专利申请在2018年10月30日取得了授权,于2019年1月 11日在欧盟11个国家完成了指定生效。但是德国某集团分公司在2019年5月15日针对北京某龙头企业的欧洲专利申请向欧洲专利局(EPO)提出了异议请求,以阻止该专利获得授权,或者缩小该专利的保护范围。而北京某企业提前申请了专利,实现了对创新成果的保护。
2.2实现知识产权的全面布局
企业针对知识产权加强调研分析,要结合技术、市场等多角度多加以分析。比如专利布局要结合企业的发展方向,结合未来的市场需求以及当前技术的创新方向。企业要分析行业的现状,可以借助专利文献和非专利文献检索分析,分析行业内的技术发展方向以及行业内专利布局情况,了解竞争对手情况,明确专利布局的方向。企业对于具有战略的技术要形成主动进攻的态势,在布局时要考虑到知识产权的风险防控。比如某企业员工李某某与企业针对知识产权签订了保密协议并附带保密补偿,后来李某某受利益驱动伙同被告人张某、范某将该企业的核心技术资料以200万元的价值披露给乙企业,并帮助乙企业建立了新的生产线。经过资产评估公司的评估,涉案商业秘密的评估价值为5000余万元,对该企业造成的损失费达到了1800余万元。
3.企业提高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措施
3.1树立综合应用意识
当前,许多企业不注重知识产权的综合运用,企业掌握的知识产权较为零星。传统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和商标权、著作权三大部分,如果依据世贸组织对知识产权的划分,可以综合掌握的企业很少。据2019年的统计,国内仅有百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60%的企业没有进行专利申请,约40%的企业采用了贴牌生产,没有自己的商标。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企业要需要深入实施综合运用能力,全面分析具有价值的知识产权要点,将现有技术借助知识产权加以保护,以保证企业技术的成果成为竞争力,在市场上获得技术上的独占性。企业要分析本行业涉及到的核心技术,并结合拥有的知识产权,借助转让或许可为企业创造经济收益,同时还可以对核心技术加以保证。
3.2 综合运用的具体方案
企业针对知识产权可以结合需要灵活采取多种方案,以确保企业逐步形成核心竞争力。比如新产品在推向市场时,如果有知名商标的辅助,使得消费者认同该知名商标,有利于快速形成影响力,赢得市场份额。在当前的消费市场,公众更加注重品牌。企业只有在专利保护期内借助知名商标,构成对消费者优先选择倾向,实现专利与商标的有效结合。同时,企业技术创新要结合自身创新能力并走模仿创新之路,以有效获得高质量专利。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框架内以模仿创新为基础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相应的知识产权,从而打造在国内外市场上有影响力的商标。企业的经营要立足于品牌经营,提高自主品牌的价值,从原有“制造”发展为“创造”。
企业在利用品牌为获得市场的同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侵权易维权难,所以如何化解维权难是当务之急。企业只有借助现行专利制度的“一方案两申请”的模式,即同一技术同时申请实用新型与发明专利。实用新型申请授权较快,企业可以获得早期授权,借此对侵权行为实现阻拦。
企业还可以发挥驰名商标的保护作用,企业专利或著作权如果保护期限期已满,如果要确保市场份额,这是一种有效方式。而商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是认定驰名商标的重要条件,企业可采用“专利许可+商标”的方案,让商标保持市场竞争力。
企业可以采用“优先权申请”的方式,以拓展国际市场。依据《巴黎公约》,针对专利与商标设置了优先权制度。借助该途径,企业只需要在公约认定的专利局提出申请,就能享有法律效力,取得国际申请日。企业因此国际市场拓展可以避免产权被无偿使用。
4.结束语
当前,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的竞争要素,因此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综合运用更具有意义。企业要基于发展战略,充分意识提升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性,采用有效措施,发挥知识产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全健.论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J].法制与社会,2016(10).
[2]许仕娟,吕婧.温州中小型民营企业知识产权文化的建设路径———基于协同视角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5(7).
[3]王玉玺,高山行.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科技与法律,2018(3).
[4]邱江鸿.论现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构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