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这还得从他的家庭说起,小明的爸爸性格较温和,当孩子身上发生问题时,他都本着跟孩子好好讲道理的原则,一起沟通解决问题的想法来处理;而小明的妈妈性格比较急,有的时候生气了,会批评小明,甚至也出现打他的情况。父母双方的教育理念有分歧,他们也经常会为这个问题吵架。而作为孩子的小明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性格也比较矛盾,有的时候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时刻想向别人展现他的“能力”,还出现不遵守课堂秩序,跟老师顶嘴的情况,有的时候又觉得自己能力不足,身边的人都不喜欢他的消极思想。
这样的情况从一年级到四年级陆陆续续出现过好几次,但是随着小明父亲调到异地工作,他和妈妈弟弟一起生活后,“叛逆”的情况愈加严重,他时常在课堂讲小话,而且课堂上“小动作”非常多,每次都需要老师提醒很多遍,可他非但没有改正,还在老师提醒的时候反驳他什么错也没有犯,这让本来就生气的老师更是忍不住发火,但他还一脸无辜的样子看着老师,仿佛老师冤枉他了。面对这样的情况后,我在课堂上“大发雷霆”了,可当他看到老师的态度非常强硬的时候,丝毫没有服软。相反地变得更强硬,一遍遍在说他自己没有犯错。这些风波后,我也及时联系了小明的妈妈,一说到孩子在学校的问题,妈妈眼睛就红了,不断数落着小明的不是,又讲述了自己的不易,工作还要带着两个孩子,小明也不理解她的辛苦,总是跟她对着干,让她身心俱疲......说到情深处,眼泪哗哗地往下流。看到这样的情形,我也更加理解她的处境,但沟通次数多了后,发现妈妈的情绪很脆弱,每一次说到孩子学校的问题,她都不断细数小明的问题,有的时候回到家后就会狠狠地把孩子批评一顿或者打一顿。
经过这几次发生的事情我认真反思了,这样的方法真的能帮助小明改变吗?真的可以缓解他与妈妈的矛盾和结缔吗?想到这,我突然想到他曾经跟老师说过他更喜欢爸爸的教育方法——“好好的讲道理、沟通”,于是我找到了他,心平气和地跟他分析他为什么被老师批评的原因。像对待一年级懵懂的小朋友一样,耐心跟他讲解什么是课堂秩序,手把手地教怎样遵守课堂秩序等要求,同时也解答了他很多的“疑问”。通过这次对话,他对待老师的善意提醒不再像以前一样那么排斥,能够基本遵守课堂要求。除此之外,我还在课堂上经常让他回答问题,当着全班的同学表扬他认真听讲。慢慢地,他的学习积极性也增加了很多,脸上的笑容也明显比以前更多了。
通过这一系列与孩子深入沟通后,我也趁热打铁与孩子的母亲联系了,跟家长敞开心扉地沟通,希望家长能够减少消极思想,多看到孩子的优点,多鼓励、少打击,也放下家长的“架子”,跟孩子深入交流沟通,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
本周五放学的时候,小明因为上课讲了几次小话后,我把他留下来了,他这一次却一反常态地答应到“好!”我看到他回答得那么干脆,我小心翼翼地问“你这次怎么爽快?平常放学留你,你肯定生气地反驳我,还说我错怪你”。没想到他咧嘴一笑,说“老师我知道我错了,一人做事一人担,所以我该留下来”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这段时间的努力果然没有白费。于是,在这期间,我又跟他仔细梳理了他与妈妈的矛盾原因,让他能够站在妈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体会妈妈的辛苦,同时分析了自己平常没有发现的问题,通过老师和同学的耐心沟通,他初步意识到自己与妈妈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毛病,能更从多角度地思考一些问题,体会妈妈的不易,最后还郑重地向我表示自己会改正这些问题,我看着他坚定的眼神,也忍不住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星期六小明妈妈发微信向我表达感谢,说小明突然“懂事”了很多。看着她感谢的话语,我的嘴角不住上扬,我想这就是做老师的意义吧!用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这个班级变得更加和谐、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