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加强数学学科建设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如何提供更好的支撑作用以服务国家战略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探讨“双减”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进而提高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探讨了信息技术手段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结合途径,最后提出若干建议。
一、初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价值
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信息技术也被导入了数学课堂。其中,数学微课堂和翻转课堂都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代表,它们在信息科技的运用下,还使数学教育更加的现代化,使其更加科学化。信息教学,是指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发挥优势,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形象化理解。所以,信息化与课堂结合的关键是要使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更为直观。
二、初中数学课堂运用信息技术的不足
(一)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
当前情况下,许多初中数学老师还停留在传统的数学教育方式上,即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导,而学生在接受知识方面显得太过被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传统教学模式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制约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另外,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老师的教学手段主要是黑板、粉笔、书本,学生们每日都是在枯燥的课堂中进行的,加之数学学科中有着许多理论、定义和数学方程,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困难,有些学生还因此对数学心存畏惧。在这样的学习状况下,学生很难获得好的结果。
(二)信息技术应用方式较为单一
组织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时,许多教师对信息技术存在过分的依赖,没有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而是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唯一工具。目前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有一定的功利心,将信息技术作为展示自身教学能力的一项工具,没有把握好信息技术的应用时机,一些原本可以通过口语讲解清楚的知识,教师仍然选择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分析。许多教师错误地认为信息技术就是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中一味的强调课件中体现的知识点,没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而是按部就班的讲解课件,最终影响到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唤醒学习兴趣
在过去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方法通常是相对简单的,大多局限在“教材与教师”之中。准确地说,只有课本上的知识,老师的讲述,才能让学生学会。长期下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慢慢下降,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下降,这既会影响到老师的课堂教学,也会对学生的学业表现造成不利的后果。因此,对于中学数学这门课程来说,要想改变这种状况,老师们可以做到的,就是要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课堂上引入信息科技,用这种新颖的教育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更加专注地听老师的讲解。
比如,在上《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这门数学课时,老师们使用的都是课本上给出的一些三维图形。但是,在课前预习的时候,学生们对课本上的三维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从而在课堂上就会觉得枯燥无味,对事物的观察也就不是很感兴趣,因此,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改善学生的观察分析效果,老师可以利用信息科技,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更丰富的三维图像,让学生在“新鲜感”的激励下,更加仔细地去看,从而提升他们对三维图像的观察能力,为后面老师给学生讲解三维图形的知识打下基础。这样,利用信息技术,让同学们在课堂里有了更多的学习资源,也有了更多的新鲜感,我坚信在“追求新鲜”的心态下,信息技术的运用完全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为课堂“做贡献”。
(二)互动交流活跃课堂
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在这个环节里,教师应将课堂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应作为一个引导者,只有在同学们遇见不能解决的困难时,才帮助其渡过难关。这能够有效的锻炼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和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比如在教师讲解《三角形性质》一课时,当老师把主要知识点教授完毕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拓展练习,老师利用电子白板播放邮差送信的路径图,让学生利用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设计如何才能最快把信件送至各家各户的路线。
当然,交流互动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课下教师可以和家长进行联动,用网络平台布置一些课下实践任务。如帮助爸爸妈妈计算今日的家庭消费情况,并列出表格。如果在计算当中遇到了困难,也可以通过该平台及时求助老师。孩子在实践的探索过程当中所遇到的困难就是他们数学核心素养所形成过程中的阻碍,克服了这些困难,同学们也就成功的培养出了数学核心素养。
(三)充分利用课外信息技术
在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局限于校园课堂,而是要将校园课余的时间合理利用起来,引导同学们在家里观看一些有关数学课程的纪录片,通过这些纪录片,学生们可以体会到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奇妙,激发他们思考的兴趣,从而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通讯软件将有关数学的信息传送到学生的课堂上,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并且当学生在课堂上遇到不懂的地方,也可以通过这个通讯程序来询问老师。从而提高同学的学习热情,并将所学内容进行巩固,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数学素养。在校园里,我们也可以指导同学们在完成了功课之后,再找几部关于数学的电影来观看。同时,通过观看一部数学纪录片,同学们还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重新复习一遍,并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而且,这部纪录片也可以开阔同学们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核心素养。当学生在家里做功课的时候,我们还没有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应对问题,通过通信软件,让学生也可以在家里积极地询问老师,而当他们不懂的时候,老师可以为他们解答。其次,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训练,不仅要注重课本上的基本知识,还要在假期里把一些有关中学数学的小常识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初中的数学经历记忆得更为丰富。
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生活领域、学习领域的各个方面,成为大家所使用、所依赖的一种生活和学习手段。在这一背景下,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课堂中已是必然趋势。基于此,教师需要做的,便是接受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学习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发挥信息技术的有效性,打造一个更加“现代化”的教学课堂,实现教学课堂与社会发展的共同进步,让学生享受更加优质、更加高效、更具水平的教学课堂,给学生留下一段值得回忆的学习经历。
参考文献
[1]彭亮丽.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4(2):68-70.
[2]谢洁琼.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4(2):53-55.
[3]卜喜欢.大数据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究[J].世纪之星—初中版, 2022(23):0133-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