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我国的各学校推行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如项目化学习、探究式学习等,目前项目化学习是一种典型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学生能够体验到更加“完整的学习过程”,所谓“完整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将会得到锻炼,从而体现出教育的真正价值。
一、围绕教学目标设置学习项目
高中地理教师在实施项目式教学制订项目学习任务时应围绕教材知识体系统一开展。因为项目学习实施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探究理解地理知识中的重难点,加深学生的知识学习记忆,辅助课堂教学。如果学习任务脱离教材就很难起到促进、辅助学生学习的作用。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在设计项目时要严格比照课堂知识,制订有价值、可探讨性的项目活动。同时这一项目设定的范围也不能过大,要避免给学生造成思考阻力,挫伤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地理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学生的基本学科知识储备,按照教材重难点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学习项目,充分发挥项目学习研讨的意义,激发学生项目探究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老师还需要注意每个项目的知识点要尽可能控制在三个以内,保证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出基本结论,之后再不断提升难度,发散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对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在解决现有问题基础上复习先前所学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经验积累,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例如,老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区域发展战略”这块知识的项目学习时,要严格按照本堂课的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目标设计项目活动。就这节课来说学生的学习重难点主要在分析区域与资源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学生要能在学完这单元知识之后利用所学地理要素分析一个地区资源与区域发展之间的现状,并预测未来整体发展趋势。所以老师可以围绕区域和资源开展项目活动,要求学生探究“景德镇还要不要走世界瓷都之路?”这一项目问题。学生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利用本堂课所学的资源与区域发展的知识之外,还要能调动各种地理要素分析景德镇的地理位置、气候、经济发展等,这对加强学生构建新旧知识点间的联系、增强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有很大帮助。
二、设计层次清晰的问题
在项目式学习问题制订环节,老师需要结合具体的项目主题和教学内容设置层次分明、有框架的项目问题,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次探究。构建框架问题体系帮助学生在客观问题情境中对问题进行具体探索和研究,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主动性。在框架知识体系中分别设置基本内容问题、驱动问题和核心问题,用基本内容问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学习目标,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再用问题驱动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兴趣。最后用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将探索重点指向学科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例如,老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水循环”这堂课的项目式学习时,可以先给学生设置基本几个内容问题,让学生预习总结回答水循环的过程类型以及地理意义。之后再设置驱动问题,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让学生探索回答宁夏地区沙田地质对水循环的影响,考查学生对综合地理要素的应用和实践,激发学生问题探索的积极性。最后再用核心问题“塞纳河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培养学生的综合地理核心素养,提高高中生的地理学科学习能力,促进项目式教学合理高效实施。
三、整合教学资源制作项目作品
学生在完成项目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需要收集、整合各种地理资料,从而帮助他们创作出更符合主题的项目作品。老师可以从教学资源入手考查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充分发挥项目式学习的价值。比如让学生统一制作项目作品,利用PPT、视频、研究报告、宣传图册等形式展现自己的项目研究成果,用这些形式真实有效地反映学生对项目任务背后相关知识内容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方便老师更直观地了解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以及研究过程中的学习不足。及时针对学生展示出的项目作品进行评价,对于完成得好的学习小组,要给予表扬和支持,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而对于学生项目完成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则要对他们进行教育指导,引导他们及时改正并完善自己的项目成果,帮助学生在反复修改完善的过程中养成正确的项目式学习习惯,提高高中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在制作项目作品和展示项目成果的过程中还能加深对所研究问题的理解和整合,最大程度地发挥项目式学习的价值,培养高中生综合地理核心素养,为学生后续更好地进行知识应用和实践奠定基础。需要注意的是,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学习压力最大的时期,地理又是高考中的重点科目,学生的学习时间非常紧凑,地理课程的课时本身又较少,所以在课堂上展开项目化学习,必须要教师合理安排好时间。地理教师可以将课上和课下相结合,做好统筹规划,分配好学生在课堂上和课余生活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将课上的时间充分利用好,并且保证学生在课后的学习负担不会过于繁重。
四、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基于项目的高中地理课堂是很好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式,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通过合作探索学习知识,完成相应的项目,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坚持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构建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增强学生对地理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
参考文献
[1]贯雪英.项目化学习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学周刊,2020(8):46.
[2]王伟丽.采用项目化学习,发挥高中地理教学优势[J].地理,2020(09):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