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石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按照结石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前后尿道结石、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及肾结石[1]。输尿管结石占了泌尿系结石的一半以上,形状一般为枣核状,临床上属于泌尿外科疾病。通常发病位置为输尿管的上段,并且男性居多。如果病人肾绞痛明显,伴有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表现。要是不及时的进行治疗,病史时间延长,导致肾脏积水加重,甚至肾衰可能。然而手术治疗的多样性,在临床实践中呈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经皮肾镜治疗和输尿管软镜治疗,就属于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在临床实践中,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效[2]。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手术创口小,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如何在提高结石的清除率和保护患者生命安全,选择损伤最小且效果最理想的治疗方案,成为了当前大家研究的重点。因此,这里探究两种不同的质量方式,分析利弊,对比临床效果,为临床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手术方式的选择上,提供更多的参考经验[3]。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数据
选取2018年10月—2022 年6月6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为A组和B组,治疗A组行经皮肾镜治疗,治疗B组行输尿管软镜治疗。所有病例均符合试验预先设定的纳入标准,A组30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13例,年龄在29到69岁之间,平均年龄是(41.73±6.23)岁。B组30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12例,年龄在30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是(41.89±5.89)岁。以上的数据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可以实现对比。
纳入标准:(1)年龄为29岁到70岁之间,并且可以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工作。(2)确诊是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排除标准:(1)手术之前,有严重的循环、呼吸、神经系统等疾病的。(2)术前凝血功能严重障碍或发生过脑卒中等手术禁忌。(3)要按照标准,满足手术体位的需求。
1.2方法
术前准备:
全部患者,都要不存在手术禁忌,做好相关准备。医院要清晰的告知患者或者是患者家属注意事项和风险、存在的并发症[4]。合理的安抚患者的情绪,消除手术的恐惧感,提高大家对手术的真实认知,并且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不同手术方式步骤:
A 组行经皮肾镜治疗,均行全身麻醉后,取截石位,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患侧输尿管置入F4输尿管导管,并行人工肾积水;体位改为俯卧位,术中在B超定位引导下,在腋后线与肩胛下角线之间,十一肋间、十二肋尖部或十二肋下作为穿刺点;在B超引导下18G穿刺针进针,进针角度控制在与皮肤平面呈30-60°角,进入目标肾盏或肾盂后,拔出针芯,见尿液流出,经针鞘置入金属导丝,切开皮肤0.5-1cm,退出针鞘,使用筋膜扩张器按Fr2-Fr16号递增扩张,留置Peel-away塑料鞘,使用WOLF Fr8.0-9.8输尿管硬镜观察,确定穿刺通道建立在目标肾盂和肾盏,后再进行金属扩张器扩张,并建立F24操作通道,置入F20.6经皮肾镜观察结石大小及分布情况,使用钬激光,必要时联合超声、弹道碎石,逐渐将结石粉碎至2mm,并冲吸出体外;碎石成功后,在斑马导丝引导下置入Fr5或Fr7双“J”管;于操作通道下常规保留Fr20肾肾造瘘管,缝合并将造瘘管固定于皮肤,接引流袋,手术结束。
B 组行输尿管软镜治疗,术前一月经输尿管硬镜向患侧置入Fr5双J管被动扩张输尿管。一月后患者返院,在全麻下,患者取截石位,经尿道置入Wolf 输尿管硬镜,拔出双J管,斑马导丝引导下将 Wolf 输尿管硬镜置入输尿管内,输尿管镜上行至肾盂后留置斑马导丝于患侧输尿管内,退出输尿管硬镜,沿斑马导丝将COOK输尿管软镜推送鞘插入输尿管内后退出导丝,输尿管软镜推送鞘一端置于输尿管上段或肾盂水平另一端位于尿道外口,将电子软镜置入输尿管软镜推送鞘,输尿管上段结石在进镜过程中可视下行钬激光碎石治疗,碎石后跨过结石梗阻段输尿管观察进镜进行肾内探查有无较大结石上移至肾内。确定肾盂输尿管连接部( UPJ) ,进入肾盂内后确定肾上盏,从上至下确定肾中盏及肾下盏。后退输尿管软镜辨认肾大盏,输尿管软镜上行进入肾小盏,旋转输尿管软镜确定各盏壁,寻找结石。找到结石后,将钬激光光纤紧贴结石进行碎石,200μm光纤时钬激光额定功率设置为10~35W,365μm光纤钬激光额定功率设置为40~60W。术后保留Fr5双J管。
术后处理:在以上A组合B组的患者全部达到要求以后,全部使用对症支持治疗的方式,合理的落实抗生素用量,预防治疗发生感染的情况。并且要关注患者的体温和血压、伤口愈合、导尿管、伤口等情况,按照日期,检查患者的血常规或者是肝肾功能等[8]。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5.0软件,通过均数±标准差(`x±s )表示,实施检验,在t上,完成。计数资料数据使用卡方,用x2 ,得到重复测量的方差, 体现了统计学意义(P<0.05)[9]。
1.4观察指标
(1)一次性碎石率和发症率的情况,对两组数据实施合理化的对比。(2)术中、术后监测指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
2 结果
2.1 碎石率情况比较
A 组一次性碎石率为95.6%,治疗B组为90.00%,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结石碎石率比较注:P<0.05。
2.2 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情况比较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对比,可以直观的看到,A组 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情况,全部都明显的优于B组,展现了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的参见表2.
表2 2 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情况对比注:P<0.05。
2.3 发症率情况比较
治疗A组并发症率为 6.67%,治疗的结果明显的优于,治疗 B 组的 16.67%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的参见表3.
表3 2 组发症率情况对比注:P<0.05。
3 讨论
输尿管上段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若不能够对该类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引起肾积水、感染、尿毒症,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可能。随着显微技术和微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手术治疗方式已基本取代了以往的传统开放手术,它具备对病人创伤小、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病人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病痛等优点,成为了泌尿外科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主要方式之一。
然而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手术治疗方式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不仅手术的方式较多,并且针对于不同的患者,还在研究更为高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输尿管结石发病的过程中,会出现暂时性嵌顿现象[10]。嵌顿位置输尿管狭窄处,一般都是男性偏多,有的还会出现剧烈疼痛、恶心呕吐、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输尿管结石类型为上段结石,一般的轻度患者都是使用保守治疗,另外多数患者可以采用微创方法治疗。
一般的情况下,直径小于6mm的尿路结石患者,基本上都是使用保守治疗的方式。也就是说,在发现疾病以后,即可利用大量饮水或者是口服排石药物的方式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与此同时,还要结合实际,避免尿路感染的情况。经皮肾镜治疗的方式,穿刺径路可选择中盏进入的方法,相对来说,成功率偏高。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和经皮肾镜治疗的方式,在科技的更新换代下,优势也越来越明显。一般的情况下,这两种方式,对患者手术的损伤都偏低,并且在手术完成以后,恢复的较快,伤口较小,甚至没有伤口。
总之,微创手术的数量是越来越多,并且在这些手术方式中,效果最好的就是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和经皮肾镜治疗,不仅对患者的伤害较小,并且安全系数较高,与此同时,还很少留下疤痕或者是基本上不会留下疤痕,就算是做了手术以后,基本上也会很快的恢复到原本的正常状态。
在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中,经皮肾镜治疗的方式,具有有效、安全、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手术以后恢复性较快的优势。可以进一步减少实质上的损伤,并且提高身体的恢复性。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相对来说,创伤也较小,风险性相对较小。如果将这两种手术拿出来进行比较,那么就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可鉴性。在实验之前,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输尿管上段结石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严重情况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在面对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保护患者的肾脏和生命安全。本次的实验,通过两种不一样的治疗方式,分析其中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指标,合理地探究这两种手术的优势部分和劣势部分,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A 组患者是30例,一次性碎石率为95.6%,治疗B组患者为30例,一次性碎石率为90.00%,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肾镜治疗相对来说一次性碎石率为95.6%优于输尿管软镜治疗,但是,相对来说,两组之间的数据情况,选择哪一种方式,都是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的。由于本次研究样本量过少,具体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A组住院的时间为(7.45±1.05)天,手术时间为(66.50±4.42)min,手术中的出血量为(21.45±9.23)ML。B组住院的时间为(5.0±0.86)天,手术时间为(42.3±5.72)min,手术中的出血量为(19.79±8.98)ML。经皮肾镜治疗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情况全部都明显的优于输尿管软镜治疗方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L需要在B超定位下行肾穿刺造瘘,在手术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输尿管镜无法顺利进入输尿管上段结石部位,结石清除将失败。经皮肾镜治疗是从皮肤穿刺至肾,若结石上部分输尿管严重扭曲,结石清除也会出现失败的情况。本次的实验,样本量每组只有30例,相对较少,相关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更新和探究。
从手术后的并发症,也就是不良反应的探究中,A组电解质紊乱的数量是1例,疼痛的情况是1例,感染的情况和膀胱刺激征的情况没有出现,总并发症率是6.67%。B组电解质紊乱的数量是1例,疼痛的情况是2例,感染的情况是1例,膀胱刺激征的情况是1例,总并发症率是16.67%。所有不良反应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均能有效缓解。采用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经皮肾镜治疗都具备一定的清石效果,实验中,效果最好的就是经皮肾镜治疗的治疗方式。当移植肾结石上部分输尿管有严重扭曲的时候,最好就是不要选择经皮肾镜治疗的方式,要结合损伤肾功能的情况下,合理的选择其他的实践治疗方式。
在本次的研究中,选择的样本容量偏低,也不排除其他的信息偏倚。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还缺少远期的预后性情况还有后期的结实复发情况的追踪。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数量正在逐渐的增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医疗大数据,为公共探究医学实验成果做出一定的贡献。在众多的治疗方式中,不少地方已经向着彻底清除结石的方向进行发展,并且能减少对肾的损伤,甚至还可以防止再次出现的可能性。现代医学模式已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仅要关注患者病情本身,还需要将患者看成一个整体,考虑到患者的想法[11]。治疗的时候,还要做好沟通工作,尽可能的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做出最佳的医疗决策。在治疗过程中,减少住院的时间或者是减少手术的时间,实际上都是为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在选择这两种手术的时候,需要尽可能的根据多重条件,进行合理化的选择,最大限度提高治疗率,减少并发症,缩短治疗的时间,让患者尽早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当中。
鉴于此,经皮肾镜与软镜两种术式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都可以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解除泌尿系梗阻,保护肾功能。提高患者碎石期间的舒适性,帮助患者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健康。但是,经过实验,可以发现经皮肾镜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而软镜对患者产生的损伤小、出血少,可缩短手术与住院时间。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合理的手术治疗方式,为后续的医疗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展现良好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海洋,高渝,龙平华,等.组合式输尿管软镜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比较[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21,41(05):819-822.
[2]何海填,罗锦斌,张新明,等.应用旁置输尿管导管负压吸引的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J].中国内镜杂志,2020,26(7):6.
[3]冯武兵,陈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感染患者对结石清除率,肾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1,33(6):4.
[4]谢英金,向菲,赵墨林,等.改良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对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1,018(006):115-118.
[5]魏潮辉,刘奔,余满.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后结石逃逸的影响因素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7):3.
[6]侯玉龙,李海龙,陈跃,等.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与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在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比较[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21,41(3):4.
[7]王磊,罗子靖,张爱民,等.输尿管硬镜碎石术,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4):4.
[8]包果,李虎林.微创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对患者应激激素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20,29(9):4.
[9]刘晨溪,齐文明,田伟,等.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联合金钱草颗粒治疗肾盂分离,结石嵌顿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1,34(4):4.
[10]孟庆利,江彬,王学斌,等.PCNL FURL术单用及螺旋状套石篮辅助FURL治疗单侧直径大于1.0cm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对比[J].河北医学,2020,26(9):5.
[11]李明峰,张磊.输尿管软镜联合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