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业科技信息推广现状与分析
吕虹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吕虹,. 乡镇农业科技信息推广现状与分析[J]. 农业学报,2025.2. DOI:10.12721/ccn.2025.157010.
摘要: 本论文旨在深入研究乡镇农业科技信息推广的现状与问题,以及通过创新服务体系的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推广效果。本文先对农业科技推广的定义、目标以及与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推广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然后分析了乡镇农业科技信息推广的现状,包括现有推广模式、推广效果与影响因素。接着深入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了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方法,包括改进推广模式、引入现代教育手段和建立互动机制。通过这些方法,我们期望能够建立更为灵活、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为农村地区的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关键词: 农业科技推广;信息技术;乡镇农业;创新服务体系
DOI:10.12721/ccn.2025.157010
基金资助:

一、引言

农业科技推广作为服务农民、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活动,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目前乡镇农业科技信息推广仍面临着问题,例如,推广模式单一、信息不对称、传统手段局限性等。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推广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本论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现状和问题,提出创新的服务体系,以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二、农业科技推广及其信息化概念

(一)农业科技推广的定义和目标

农业科技推广是将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传播到农田、田间地头,使广大农民能够接受并运用新技术、新方法的过程。其核心目标在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产品质量,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通过在农村地区广泛推广农业科技,社会可以期待农民逐渐实现农业现代化,从而增加农业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农业科技推广的定义涉及到科技成果的传播,例如,新种植技术、农药与肥料的使用方法、先进的农业机械等。这一过程不仅仅是单纯的信息传递,更是知识与技术的融合,使得广大农民能够灵活运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手段。推广的成功既关乎科技本身的创新,也涉及到农民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意愿。

(二)信息化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农业领域也逐渐意识到信息化对推广工作的促进作用。信息化不仅仅提供了更加高效的传播途径,也为农业科技推广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化使得农业科技的传播更为广泛和即时。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农民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到最新的农业科技信息,不再受制于地理位置和传统媒体的限制。农民可以通过在线平台了解到最新的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等,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与分享。信息化还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推广手段。移动应用程序、农业社交媒体平台等新兴媒体工具的出现,为农业科技推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通过这些工具,科技推广机构可以更直观地传递信息,与农民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从而提高推广效果。

(三)农业科技推广与教育的关系

农业科技推广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过程。通过推广活动,农民可以学到新的农业技术、管理方法和最佳实践。推广人员在推广过程中扮演着教育者的角色,向农民传递先进的农业知识。这种教育不仅仅是单向的,同时也是一个双向的交流过程,农民的实际经验和反馈也会促使科技推广更加贴近实际需求。教育可以提高农民对农业科技的认知水平。通过系统的培训和教育活动,农民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到新技术的优势和应用场景,进而提高对农业科技的认同度。

三、农技推广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乡镇农业科技信息推广的现状

乡镇农业科技信息推广的现状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现有推广模式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民培训班和宣传册等传统手段。这些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传递农业科技信息,但由于信息传播途径单一,覆盖面有限,难以满足广大农民对多元化信息的需求。推广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与农民之间的交流互动相对较少。这导致了科技推广的单向性,专业知识难以深入到农民的实际操作中,从而影响了推广效果。

推广效果直接关系到农技推广的实际成效。当前的推广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民的基础教育水平和科技素养差异较大,一些传统农民可能对新型农业科技缺乏了解,导致他们对新技术的接受度相对较低。土地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也是影响推广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农业产业结构存在差异,同一种推广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农民,需要因地制宜进行调整。

(二)存在的问题

信息不对称是乡镇农业科技信息推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专业机构获得先进科技信息的渠道相对畅通,而这些信息往往未能迅速传递到乡村层面。农民由于信息获取途径有限,往往难以及时了解到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影响了他们的农业生产水平。传统推广手段存在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推广途径的单一性和互动性的不足。传统的推广模式更多依赖于宣传册、广播和培训班等方式,这些方式虽然能够传递一定的信息,但难以形成与农民的互动和深入交流。农民对科技信息的接受度问题是农技推广面临的重要难题。农民的文化程度、思想观念以及实际操作经验对科技信息的接受度产生深远影响。一些传统的农民可能对新兴科技持有怀疑态度,认为传统经验更为可靠,导致对新科技的拒绝。

四、信息技术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应用

(一)信息技术的概述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社会中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包括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多个领域。在农业科技推广中,互联网的发展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无限可能。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到丰富的农业科技信息,包括新技术的应用方法、最新研究成果、市场行情等。这为推广机构提供了直接与农民进行互动的途径,也为农民提供了便捷的学习渠道。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应用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之一。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可以通过开发农业应用程序,向农民提供实用的工具、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这样的应用程序既方便农民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也提高了信息的可操作性。

构建农业社交媒体平台为农民提供了一个在线社区,使他们可以交流经验、分享问题、得到专业建议。推广机构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发布推广信息,引导农民参与讨论,从而实现信息的更加广泛传播。利用远程教育技术,推广机构可以远程组织培训课程,向农民传递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通过网络直播、在线教育平台,农民可以在家就能参与专业培训,提高科技素养。

(二)信息技术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优势

信息技术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展现出明显的优势,这些优势不仅提高了推广的效果,还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信息技术使得农业科技信息的传递更具实时性和即时性。通过互联网和移动应用,农民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最新的农业科技信息,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科技应用方法。这有助于他们更灵活地调整生产经营策略,适应市场变化。信息技术提供了多样化的推广手段,可以根据不同农民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推广。农业应用程序、社交媒体平台等工具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地区农民对信息的多样性需求,提高推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农业社交媒体平台等互联网工具为农民提供了更多互动的机会。农民可以在平台上提问、分享经验,推广机构能够及时回应问题、提供专业指导。这种互动性使得推广过程更加参与式,农民更愿意积极参与到科技学习中。信息技术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相比传统推广手段,如宣传册、培训班等,信息技术的运营和传播成本更低。开发和维护一个应用程序或者社交媒体平台相对来说成本较小,而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农民群体。

五、创新农业科技推广的服务体系

(一)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推广模式

信息技术为农业科技推广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途径,对传统的推广模式进行创新是提高推广效果的重要手段。移动应用程序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开发专门针对农民的移动应用,推广机构可以提供实用的农业工具、最新的科技资讯和操作指南。这些应用程序不仅使农民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同时也为推广机构提供了直接与农民互动的平台。推广机构可以设计应用,包含诸如种植日历、病虫害识别、天气预报等实用功能,使得农民在日常生产中更便捷地应用科技手段,应用还可以整合社交元素,促使农民之间形成信息分享的社区。

农业社交媒体平台的建设旨在打破信息孤岛,形成农业信息的广泛传播网络。推广机构可以在主流社交媒体平台或专门农业社区上建立官方账号,通过发布科技资讯、实际案例、农民经验分享等内容,吸引农民关注。社交媒体平台的优势在于其互动性和分享性。农民可以在平台上提问、讨论问题,推广机构则可以通过回应评论、定期直播等方式,实现与农民的实时互动。这种互动性有助于拉近推广机构与农民之间的距离,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二)引入现代教育手段

现代教育手段的引入能够提高农民对农业科技的认知水平,通过更灵活的教育方式实现知识的传递。通过建设在线培训平台,推广机构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加系统、全面的农业科技培训。在线培训课程可以覆盖种植、养殖、农业管理等多个方面,结合图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使得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在线培训的灵活性在于农民可以根据自身时间和兴趣进行学习,不受地域限制,通过设置在线答疑环节,推广机构可以随时解答农民的疑问,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借助远程教育技术,推广机构可以在不同地区同时开展培训,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利用。通过远程教育资源,农民可以参与到全国范围内的专业培训课程,获取更广泛的农业科技知识。推广机构可以与农业专业教育机构、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建设远程教育资源中心。

(三)建立互动机制

推广机构应该鼓励农民参与推广决策的过程,使得推广活动更符合实际需求。可以通过组织座谈会、农民代表选举等方式,让农民参与决策的环节。这有助于推广机构更好地了解农民的需求和意见,提高推广措施的接受度。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是推动服务体系不断优化的关键。推广机构可以通过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听取农民建议等方式,收集农民对推广服务的反馈。在移动应用程序、社交媒体平台上设置留言板、在线反馈通道,使农民能够随时提出问题和建议。

结论:通过对乡镇农业科技信息推广的现状与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本论文提出了创新服务体系的方法,以改进推广模式、引入现代教育手段和建立互动机制的方式提升推广效果。信息技术的应用被认为是关键因素之一,移动应用程序、农业社交媒体平台等工具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学习途径,同时建立互动机制有助于拉近推广机构与农民之间的距离。通过这些创新,我们期望能够推动乡镇农业科技信息推广朝着更为智能、便捷的方向发展,为农村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做出更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贾训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分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003):000.

[2] 刘月仙.农业科技推广现状及其创新服务对策[J].农业网络信息, 2004, 000(012):21-23.

[3] 申光华.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现状及发展对策[J].种业导刊, 2011(03):27-27.DOI:10.3969/j.issn.1003-4749.2011.03.01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