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评价是促使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往教学评价往往比较关注单一的教学结果以及学生的考试成绩,缺少过程性、生成性的评价内容与方式。因此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教学评价的效果,不利于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随着课程标准的深入落实,构建系统的教学评价体系,推动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提升,成为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一、评价过程的多维化
评价过程的多维化是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提升的关键举措之一。通过多维化的教学评价,能够在上述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过程性、生成性评价,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式,以便于更好地推动数学课堂活动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能够考查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意识。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也要结合评价亮点构建系统的课堂管理评价体系。在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借助评价量表,将合作学习的评价标准、要点等融入到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如在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从合作学习的评价要点入手,创设合作情境,在合作、探究、交流、总结的过程中,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各种基本图形的面积,那么谁能总结一下,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学生回答各种基础图形的面积公式)非常棒,看来大家都掌握了图形面积的计算,那么接下来,老师就要考考大家了,下面有一个比较奇怪的图形,哪个小组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求解这个图形的面积呢?(出示多媒体课件,给出组合图形的图片,小组合作求解组合图形的面积)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评价活动:①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探究题目的具体意思,能否提出解决组合图形面积的策略。②在运用割补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否正确地将图形进行分割或者补充,然后给出面积计算的猜想。③能否根据自己小组的猜想,验证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正确性。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对于上述评价要点的完成程度,然后在活动结束之后,还可以通过学生自主评价、小组同伴互评了解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从而更多维度、更加全面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为后续活动的组织奠定基础。
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成长型思维评价
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应当是平等互助的关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当以积极的正向的鼓励为主,帮助学生养成尊重和信任他人的习惯,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针对表扬的评价,在国外就有很多心理学家进行过实验。比如,美国的米勒博士就将412名十岁左右的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经常受到“你们很棒,做出了很大努力”等的夸奖,而另一组学生则评价为“成绩真差”。通过追踪之后发现,被夸奖的学生一般都会积极性很高,而没有被表扬的学生表现得垂头丧气。这样看来,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也应当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表扬,最终使学生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小学课堂上进行表扬评价时也应当科学设计评价标准,并不是所有行为都值得表扬,也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表扬。比如,学习态度良好但是学习效果不佳的学生一定要表扬,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再次努力,若不及时表扬,很可能使学生的情绪受到影响。比如在学习“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方法”的知识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同时还要检查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剪切、拼接、平移、割补等方法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正确评价学生,争取做到评价科学,评价合理,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足够的动力。
三、学生课堂学习评价
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阵地,学生在课堂的学习状态是课堂评价内容中的重要部分。对学生课堂学习的评价基本上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课堂学习活动结束之后,对照评价量表,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掌握程度进行评定,此评价基本上只限定于课程标准的第一个层面。二是课堂学习评价,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囊括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如学生对知识、技能等的理解、迁移、运用以及综合实践等方面。如在“角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可创设师生互动环节,在互动中考查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的理解与应用,从多方面考查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如“归纳角的特征”内容中:(承接课堂导入感知“角的存在”部分内容)教师:同学们觉得我们发现的这些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包含不同角的物体,如三角板、红领巾、五角星等,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说出角的特点)教师:观察一下,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边和顶点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带领学生隐去这些物体的现实部分,用数学符号代替这些物体中角的构成要素,带学生认识角的构成部分:顶点和边)……教师通过提问等方式,一方面能够检验学生是否理解了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检测学生能否将数学教材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的角联系起来。如此,便可以学生课堂评价为切入口,设计教学活动的思路与内容,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数学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改革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教学改革任务。教师应从以往单一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以及评价标准入手,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对现有的教学评价模式进行改革与思考,从多维度入手,构建系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多方面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评价的策略[J].李瑞宝.试题与研究.2020(17)
[2]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改进策略[J].何开平.西部素质教育.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