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模式能够使学生在课堂当中更加享有参与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当中,还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学习习惯,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而确保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知识和运用技巧,借助良好的学习氛围刺激学生的兴趣提升,这样就能构建出更加高效的课堂,使学生在优质的课堂环境中高质量地学习,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一、教师应该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情境
数学这门课程与其他一些文化性知识学科有所差异,其更注重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对学生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学生在考虑问题时应该具有多种思维。在传统教学模式背景下,学生在课堂上也只能简单地听从教师的讲解来对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理解与认知。但这一传统形式所起效果并不明显,学生往往印象不够深刻,对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没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小组合作学习背景下,教师应该合理地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
比如,在学习“数据的集中趋势”相关知识内容时,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教师不能带领所有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具体的分析。但为了更好地辅助学生理解与认识教材中相关内容,教师就可以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基本情况,与班级里的其他同学进行有效的分组,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共同完成相关的课程内容。这样一来,学生便会对数据的集中趋势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与印象,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与认知教材中所出现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性记忆。
二、教师应该借助微课辅助小组合作学习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践行,教师不仅要合理地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还应该有效地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丰富课堂教学的方法。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学习拓展了全新的途径。但在传统教学模式背景下,教师往往将微课教学作为一种形式教学,并没有深入地对微课视频的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与优化。简单地录制一段视频为学生播放会降低微课教学的意义,所以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借助微课辅助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该在录制微课视频前,全面把握教材重点基本知识,根据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将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充分的压缩,以简短的微课视频供学生理解与认知,使学生快速地了解相关知识内容的重点与难点知识内容,从而在课堂上可以更专注地听讲。
比如,在学习“概率初步”中相关内容时,教师在学习这一章之前可以以简短的微课形式,将本章的重点与难点知识内容提前录制成微课视频,供学生了解与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难以避免接触一些知识的难点,所以教师要基本掌握小组内的成员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重点与难点,从而在课堂上更具针对性地听讲与记忆,这有利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促进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优势的发挥。
三、教师应树立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观念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优化,教师也应该紧随时代的发展脚步,充分了解当今时代学生的基本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观念,教师可以对后续教学计划进行合理的优化调整,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
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中“二次函数的图形和性质”这一节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在解决问题时,需要合理地根据题目要求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许多关于二次函数的图形和性质的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若一味地进行思考与研究,会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也将会打击许多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该积极地向学生渗透小组合作学习的思想,引导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发散每一名学生的思维,共同挖掘相关问题的探索与研究。
四、借助小组合作,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非常强,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也应当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一些抽象的数学语言转换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可以将一些现实问题通过数学符号表达出来。
例如,在学习“旋转”中“中心对称”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寻找相关的中心对称图形,例如,水泵叶轮等,教师还应该合理地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共同寻找相应的案例,并通过小组讨论,分析中心对称图形的基本特点,分析中心对称图形与前面所学的轴对称图形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为每一个举出的中心对称图形案例寻找出各自的对称中心,然后各个小组之间进行有效的分享,最后教师及时总结,得出中心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以及特点。这样通过结合生活情境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认识中心对称图形,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同时也渗透了转化的思想,让学生通过这些抽象的数字和现实生活建立联系,从而更好地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师作为学生的重要引导者应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生的特点制订具有针对性的计划,为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安排好任务,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在数学的学习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有很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孙锡安. 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价值及其实施策略[J]. 第二课堂(D),2021(8):29—30.
[2]周向阳.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5):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