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机械化与农艺技术相结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在受传统农业观念的影响下,部分农民没有真正的接触到现代农业技术,还是沿用传统的原始种植耕作方式方法。导致农业生产效率比较低,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现代社会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传统农业技术已经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农业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需求。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的逐步提升,极大的促进了农艺技术的应用。本文作者就农机与农艺相结合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介绍,供参考。

随着农业种植方式的转型,将农机农艺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农业新技术普及推广,有利于发挥农机装备的内在潜力的提升,对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作用巨大。

1、农业机械化与农艺技术结合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复合型人才

人才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农业机械化与农艺技术结合是大方向,有助于农业生产力与生产质量的提高,所以要做好人才培养。近年来农业机械化与农艺技术人才培训存在一定问题,通常是分开组织理论与技能学习,导致该领域复合型人才少。

以农业机械工程师为例,大部分对于机械设备足够的熟悉与了解,但是农艺技术水平却不够高。农艺师亦是如此,绝大多数对于农艺技术足够了解,但对农业机械化设备缺乏认识,相关方面技术匮乏。

(二)结合机制不够完善

单独进行农业机械化生产,或者是采用农艺技术,农业生产虽然相较于传统生产模式会有所改善,但是无法获得理想的生产效果,故而推动两者结合极为紧迫。当前两者结合缺乏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结合机制不够完善的状况,使得两者结合无法顺利进行和难以实现成效最大化。

农业机械化与农艺技术各自有自身的特点,相关管理部门针对两者结合可行性、合理性、操作性等,未能全方位进行分析,认识不足的情况下结合机制制定势必不够完善。

(三)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存在问题

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落后,以小农经济为主,采取的是人工自主耕种的方式,存在对劳动力需求大,难以规模化生产,以及效率低的问题。当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存在新技术与新设备少,辐射面不够广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还面临一个比较突出问题,农民相关方面知识与信息匮乏,不能一下子接受,在无形中增加了推广难度。农业机械化技术了解与学习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了解机械化技术,不利于农业机械化进一步发展。

(四)农艺技术缺乏科学性

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来看,依然以传统的农艺技术为主,主要依靠的是经验,无法有效地保障生产质量与产量。国家反复强调农业现代化发展之中,在农艺技术研究方面投入增多,针对不同的生产项目在持续性研究新农艺技术,但是推广具有途径与方式单一的状况,致使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现代化农艺技术应用不够广泛。

农业生产未能掌握相关知识,遵循的是固有方式与经验,未能依据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生长状况进行生产与调整技术。农艺技术缺乏科学性,生产具有盲目性状况下,必定会出现低产,以及农产品品质不够好的问题。

2、农业机械化与农艺技术结合对策

(一)做好复合型人才培养

农业机械化与农艺技术结合是深化农业现代化发展一个重要环节,人才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故而要重视与做好人才培养。两者结合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既要对农业机械化足够熟悉,还要了解农艺技术,这样才能在农业实际生产中将两个方面更好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要多渠道展开[1],应与农业大学与互相专业加强沟通,根据两者结合需求融入相关教学与实践训练内容,做好人才储备。针对农业机械化工程师与农艺师,应当邀请专家进行培训,使人才同时掌握两个方面的内容,明确结合意义,探究结合点,为农业机械化与农艺技术实际结合探究思路和方法,最终促进科学合理结合。

建立农业机械化与农艺技术结合示范区,引入农业科研人才,与示范区进行合作,在试验与探究中形成两者结合有效路径和方法,确保具有可操作性与实用性。示范区技术人员走进农村,组织相关知识教育与培训,同时要参与到生产中,在田间地头指导生产。示范区要邀请农民参观,让农民了解农业机械化与农艺技术结合生产模式,扩大推广面。加大职业农民的培养,选拔文化程度比较高且乐于学习的农民参与,免费组织农业机械与农艺技术结合知识和技能培训,然后以点带面,让职业农民将所学传到其他农民之中,为两者结合更好提供支持与保障。

(二)完善结合机制

当前农业机械化与农艺技术结合由于各种原因,存在较大限制,需要完善结合机制。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农业起步早,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机械化与农艺技术结合机制,我国要进行借鉴,在学习同时根据农业机械与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当前国外生物与工程技术被交叉整合,由此建立了农业生产模式,应用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基于此我国农业发展要进行学习和借鉴,完善结合机制,使得农业机械化与农艺技术合理与有效融合。

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研究,制造适合我国农业生产模式机械设备,另外一方面要优化机械化生产的农艺技术流程,增强两者的适应性。特别要强调的是,两者结合要根据地域特点与生产需求进行调整,确保每个地区结合都能取得良好成效。农业机械化与农艺技术结合工作机制建立要注意,应当系统与全面分析,引入高科技技术与设备,促进两个方面的协调与互动,使得无论农业机械设备还是农艺技术均能最大程度发挥作用,并产生1+1大于2的效果。此外两者结合要建立与完善管理机制,各个部门与各个方面人才要加强沟通与交流,搭设合作平台,更好针对结合进行探讨,助力农业机械化与农艺技术结合发展。

(三)建立健全结合推广体系

农业机械化与农艺技术结合必须要加大推广力度,首先要建立健全体系,确保相关模式研发与形成以后,能够快速地转到实际生产之中,将成果变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两者结合推广一定要多渠道进行,线上与线下推广结合,政府部门、农业部门推广之外,还要纳入社会力量,以及发动村干部进行推广。

两者结合可组织下乡活动,复合型人才带头,在农业生产期进行相关知识讲解与技能传授,并指导生产活动。可编制小册子分发给农民,制作视频课程共性到网络平台,或者是利用微信公众号推广,促使农民观看,增强对农业机械化与农艺技术了解,掌握两者结合相关事项。针对两者结合的疑难问题,应当在明确基础上在平时有针对性进行相关方面推广,消除结合的影响因素。

(四)加强农业机械与农艺技术研究

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机械化技术逐渐进入到农民视野,具有生产效率高和标准化的特点,能够满足产业化与规模化生产需求。农艺技术可促进科学生产,同样有助于生产质量与产量提升。两者相辅相成,故而要加强结合,在实际操作中首先要做好技术研究。农业机械设备要结合我国农业生产特征与需求设计和制造,应具备简单和易于操作,适用性强和成本低的要求[2],这样更利于推广与广泛应用。另外农业机械设备要考虑农艺技术,需要与其能够融合。

农业生产要做好品种改良,满足机械设备生产要求,还要统一生物特性,促进两者结合下生产更好进行。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并要与机械生产结合,这样农业生产会更加科学与合理,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生产质量、产品产量共同提升,同时可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化与农艺技术结合极为重要,不但能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促进规模化生产,而且能够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实现优产与高产。当前两者结合还存在诸多问题,相关部门要系统研究与分析,针对解决问题与强化结合探寻路径,通过各个方面优化和完善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傅昌虎.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及农机维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机,2022,54(10):65-67.

[2]彭靖.农机农艺相结合是农业机械化的必由之路[J].农民致富之友,2017(14):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