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肛肠疾病包括肛瘘、肛隐窝炎、直肠息肉、脱肛等,临床中肛肠疾病的根治通常需要采取手术治疗,但术后又常会出现尿潴留、切口出血与水肿、排便失禁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和生活质量。本研究观察肛肠疾病手术后行中药熏洗坐浴的效果,并总结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4—12月我院收治的74例肛肠疾病行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常规组男性19例,女性18例;肛肠疾病类型:8例肛瘘、6例直肠息肉、15例混合痔、2例肛裂,6例其他类型肛肠疾病;平均年龄(42.85±3.25)岁。试验组男性17例,女性20例;肛肠疾病类型:7例肛瘘、9例直肠息肉、14例混合痔、2例肛裂,5例其他类型肛肠疾病;平均年龄(42.94±3.1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温盐水坐浴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1d,指导患者进行温盐水坐浴,首先为患者清洁肛周,然后让患者坐于温盐水中,时间为10min左右。在坐浴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保持水温,并且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以此消除患者紧张等负面情绪。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药熏洗护理,采用苦参汤对患者进行中药熏洗,苦参汤组方为:苦参30g、黄柏15g、五倍子15g、蒲公英20g、车前草15g、秦艽10g、猪苓15g、赤芍10g、醋乳香15g、醋没药15g、桃仁15g、红花15g,将以上药物加入3000ml水中慢火煎煮,熬好之后加入5g冰片,去渣取汁。将熬好的中药注入专门定做的熏洗椅的盆内,先熏蒸10min,再泡洗20min,1次/天。同时对患者进行熏洗护理,具体护理方式为:①在中药熏洗之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测,主要内容有:血压、体温等;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排便,并清洁患者肛门与外阴;②在熏洗的过程之中,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和掌握患者的生理变化与心理变化,如果患者出现不适应该立即停止熏洗,并向医生汇报;③中药熏洗完成之后,护理人员要采用柔软的毛巾将患者患部擦干,同时要叮嘱患者注意保暖,防止患者受风着凉;④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中药熏洗的重要性及作用,告知患者熏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⑤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沟通,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临床疗效。肛门出血、水肿、疼痛等临床症状均消失为治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为好转;临床症状无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正态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恢复情况
统计术后恢复情况数据,试验组行中药熏洗治疗后,术后恢复情况较为良好(P<0.05)。见表1。
表1术后恢复情况(x̄±s)
2.2术后血清指标
指标项数据组间比对,试验组治疗后有大幅度下降(P<0.05)。见表2。
表2术后血清指标(x̄±s)
2.3不良反应发生率
两组分别行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中药熏洗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我国中医认为肛肠疾病患者术后肿痛、发炎主要是由淤血、湿热所致,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活血化瘀,祛湿解热。中药熏洗主要是指,直接将药物作用于患者患处,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药效。苦参汤中的苦参含有苦参碱,临床研究表明,苦参碱能够抑制T细胞功能,这样就能够起到止血作用。组方中的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所以中药熏洗效果理想。通过熏洗护理,能够保证熏洗正常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能够让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护理,促进患者康复。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后,将患者的治疗护理结果进行对比观察可知,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在缓解切口疼痛和减轻或消除水肿,减少切口出血,促进创面肉芽生长等方面,中药熏洗疗效确切,优于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肛肠疾病术后切口暴露的神经受外界刺激、受污染的内括约肌痉挛、切口水肿渗出等原因可引起术后肛门疼痛难忍。肛门周围各类细菌数量及种类繁多,污染严重,术后切口组织修复缓慢。痔术后患者如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只能将伤口清理干净,不能达到促进其愈合的效果,另一方面,高锰酸钾溶液浓度般难以控制,浓度过低,不起治疗作用,浓度过高,会刺激创面、可能灼伤切肉芽等组织,导致皮肤烧灼、痉痒、疼痛感,而组织在灼伤后可释放炎性介质,又可加重创面疼痛和水肿,副作用较大,采用自拟方中药熏蒸用于防治术后肛疼痛、减轻局部水肿、防止出血效果明显优于高锰酸钾。其中黄柏、龙胆草、蒲公英、马齿觉、赤芍、野菊花等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促进创面生长的功效,中药熏洗坐浴在治疗过程中通过药力和热力的作用,直接接触病变部位,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使肛门周围的血液能够正常运行,有利于患处对药物的吸收,以达到消炎、止血、止痛的功效,对肛肠疾病复发有着很好的预防作用,中药熏洗坐浴操作简单易行,多数患者都能够接受。
综上,肛肠疾病手术患者行术后治疗,中药熏洗能够产生显著功效,对术后恢复、肛肠疾病均具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红.不同时期中药熏洗配合微波治疗对肛肠疾病术后切口愈合的护理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9,22(10):92-93.
[2]王红英.关于肛肠科患者术后中药熏洗120例的护理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0(10):227-228.
[3]王薇.中药坐浴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干预对肛肠病术后创口肿痛的临床观察[J].全科护理,2019,13(18):1731-1732.
[4]周荣珍,梁鹏,张磊昌.中药熏洗坐浴法在肛肠科的运用[J].中医学报,2021,26(4):398-400.
[5]潘贺,孙兴华.中药熏洗坐浴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9,8(2):60-62.
[6]谢桂兰,黄丽晖.中药熏洗坐浴联合腕踝针治疗肛肠科患者术后疼痛36例[J].光明中医,2021,36(8):1299—1301.
[7]王丽娟,王秀华,徐贞珍.中药熏洗联合针刺混合痔穴在肛肠疾病术后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1,28(4):64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