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造林工程及营林生产管理的作用
造林工程及营林生产管理的开展,有利于扩大森林资源面积,发挥森林资源的作用,进而防治水土流失、净化空气和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促使生态环境恢复健康。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资源处于核心地位,增加森林资源的数量及苗木品种,有利于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森林抗灾能力,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消除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森林会为人们提供多种副产品,如木材、竹材、水果等生产资料,经过二次加工投入市场,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愈发丰富,充分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在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森林独特的生态景观和文化价值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为地方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可以促进当地居民的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为社会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做出卓越贡献。从这一角度来看,有必要加强造林工程及营林生产管理工作。
2制定林业可持续发展要求下营林造林工作策略
2.1采用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是林业造林常用方法中最便捷的一种,通过在造林地直接播撒林木种子来达成造林目的,这种造林方法省去了苗木抚育环节,能够极大地降低造林施工的环节难度,但造林地的实际土壤条件、自然气候条件对苗木的成活率影响却也在相应提高,必须在播撒林木种子后对造林地加大后期养护力度,才能够避免病虫害、缺水等问题对造林效果的影响。同时,为保证播种造林的实际应用效果,种子应选择种粒大、发芽容易的类型,如核桃、油桐、山杏等。播种造林法根据播撒条件及播撒方式的不同,又分为穴播、条播等方法,在播种前应对林木种子进行全面处理,才能够保证种子的发芽率、苗木的成活率。在苗木成长到一定规模前,鸟兽对种子的威胁较大,为避免林木种子和幼苗遭到鸟兽破坏,造林施工队伍应对造林地进行防鸟兽处理。
2.2抓住造林工作的重点,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营林造林工作关系着林业经济发展与建设,对改善林业生态环境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营林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把握好营林造林工作要点,促进林业经济能够持续发展。林业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是,如果随意过度地对树木进行砍伐,还是会导致林业资源损失较为严重,造成林业资源缺乏的情况。明确营林造林工作中存在的难点以及重点,转变传统的工作理念,提高林业质量监督管理力度,从而提高营林造林工作水平。根据林业所在地区实际发展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规范营林造林工作,并实行营林造林工作责任制度,如果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追究其责任,从而提高营林造林工作质量。
2.3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需要有机结合
现阶段,在林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确保符合可持续发展需求,完成生态环保目标,另一方面,也需要借助于林业经济的发展,满足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需求。在生产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这二者的重要意义,要认识到二者间相互影响与关联的关系,所以,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要确保有机结合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需求。对于某市的林业部门来说,要对林业布局以及森林种植结构进行全方位的优化调整,通过这种方式,促进营林工作的科学化发展,在提高营林工作生态效益的同时,多树种、优结构的营林方式也能够有效推动经济效益的增长。
2.4提高林业监管力度
相关部门还应进一步加大林业监管力度,结合不同区域的不同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同时,坚持推进分类经营与科学管理等手段,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多种多样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开展科学化管理,确保树木能够具有较高的成活率与生长水平,降低病虫害带来的损害。不断降低造林成本,实现最大化的林业经济发展。与此同时,还应当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林业监督与检查机制,明确每一个环节的具体责任,并充分发挥不同环节的不同工作职能。明确根本管理方法与管理手段,对其开展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
2.5严把林木种苗质量关
林木种苗质量与造林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必须严把林木种苗关。我国森林资源丰富,林木种类繁多,必须结合造林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栽培育苗。在育苗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当地资源与区位优势,选择抗逆与抗病能力较强的树种,还要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现代生物学技术等先进技术严密监测林业病虫害,并做好预防工作,以培育优质种苗。另外,还可以建设优质种苗选育基地,积极开展种苗培育试验与示范推广工作,提升造林技术含量,助力林业造林质量实现显著提升。林业造林质量还与后期管护关系密切。因此,相关林业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造林质量管理工作,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合理的造林质量管理对策,以确保有序开展各项林业造林规划工作。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移植种苗之前必须充分了解栽植区土壤、气候等条件,尽可能选择适应栽植区气候环境的种苗,以保障苗木正常生长;(2)结合林业造林先进技术与栽植区的土壤与气候条件,探索出一套与当地实际情况相适宜的林业造林管理方法,例如适宜的种植时间、种植密度、除草与培土时间等,为实现林业造林质量提升提供有力支撑;(3)重视森林安全管理,明确划分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既要严格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又要严厉打击乱砍滥伐行为。
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好,我国的森林面积也在逐步回升,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越来越高。而所谓的林业技术创新,主要指那些各种各样的应用于林业工程中的技术手段,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为我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例如林业发展工程,没有林业技术创新的大力支持,很难实现理想的效果。再如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森林营造技术等,因为这些技术的大力支持,才使得造化绿林工作的开展顺利了很多。总的来说,基于林业技术创新的功能与作用,林业工程才发展到如今的理想效果,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业对林木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为林业产业的多样化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然而,不合理的森林采伐不仅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地也大力实施防护林建设和营造林,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随着我国林业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在造林质量方面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该工程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赟.有关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山西农经,2022,(18):116-118.
[2]唐晓武,钟晶.优化营林技术,促进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J].林业科技情报,2020,52(03):61-63.
[3]马军民.如何做好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营林造林工作[J].吉林农业,2019,(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