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发现化学问题,学生运用化学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可提升学生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和效率。将化学教学活动和化学实验问题以生活背景开展,弥补化学理论知识点的枯燥性,在生活背景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帮助学生建立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兴趣。任何理论知识的学习都可应用到生活中去,生活中的问题可以运用理论知识得到解决,老师渗透生活教学法到化学课堂,利用学习和生活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构建创新教育理念下的生活化学课堂。
一、高中化学运用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创新教育生活化教学是新时代提出的全新教育思想,为弥补理论学科的枯燥性和单一性,以生活问题为学习背景,老师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完成高中化学教学,构建高中化学在新时代的教育意义。运用生活化教学完成高中化学课程教学,可以缓解学生的高中学习压力。受现阶段高考的影响,高中教学任务重,学生学习压力大,将化学问题以生活问题为背景提出,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当今时代的教育意义不再是为了成绩而学习,老师深刻理解创新教育的意义,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调整高中化学的教学目的,将理论学习向生活需要靠拢,学生通过老师的生活化教学方式意识到理论知识的生活运用价值,重新审视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原动力。
二、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应用措施
(一)构建高中化学生活化学习场景
化学理论知识源于生活,老师构建生活化高中化学学习场景,可以帮助学生丰富理论知识的应用价值。创新教育新课标教育方针提出,高中教育教学内容应结合生活内容,渗透生活教育到高中课。老师构建生活化教学和学习场景,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化学问题,可帮助学生提升知识运用能力。老师构建的生活化教学模式,将生活问题升华成教学资源,在课堂根据化学理论知识引出生活问题,可以帮助学生验证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和问题的双重结合。
例如,人教版必修二“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单元教学过程中,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梳理基础知识,如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讲解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的重要意义。完成上述教学,老师可为学生列出酸雨形成的化学公式:2++2=2,学生通过学习基础化学知识,理解生活中酸雨产生的化学原理,提升化学的应用价值。在生产生活环节,绿色化学和生活问题息息相关,尤其是环境保护、生态问题和化学的关联,老师应以此完成生活化场景的构建,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对环保生活的重要影响。
(二)在生活化高中化学课堂之中重视生活实验和课堂氛围
为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老师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过程应重视教学氛围,面对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高中学业压力大,为缓解学生学习压力,老师侧重生活化教学模式,重视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化学理论知识。创新生活化化学课堂,老师重视教学氛围之余,重视师生平等关系,老师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意志,构建全新的生活化高中课堂。重视化学实验的重要意义,以生活问题为实验问题背景,提升化学实验的教学意义,通过化学实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人教版必修二“海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单元模块的教学,老师深刻掌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学生掌握海水制盐、海水提取镁、溴、碘的方法,课上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海水淡化的不同方法,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生活中的图片可以增强对海水淡化的理解。以“海水蒸馏原理示意图”为例,老师可以利用化学实验装置进行课堂实验,丰富化学课堂模式,学生通过观察海水蒸馏的过程可以提升化学学习兴趣。高中化学学科由理论、实验共同构建而成,以理论知识为出发点,运用生活化实验丰富课堂内容,促进学生加强知识记忆。
(三)联系生活热点
高中阶段学习的紧张度和压力是极高的,这也注定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很难获取与时事热点有关的信息,更不可能自主将所学的化学知识与相关热点结合起来。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做好桥梁与纽带,使学生意识到化学课堂不仅是化学知识与技能的接收站,也可以是生活热点的播报台。但这对教师搜寻并快速解读核心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生活“妙招”和普遍说法看似正确有效实则不起作用,同样也有许多貌似不能被组合在一起使用的物品结合后会产生奇特的效果。针对这些内容,教师可变身“科普高手”和“拆招达人”,既增添了知识的实用性,又提高了学生的生活技能。
比如在讲授乙酸的过程中,为阐明其酸性微弱,可借用“喝醋化鱼刺”这一常识性错误,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食用醋的乙酸含量在4%到6%之间,若想利用乙酸与碳酸钙反应使鱼骨软化,则需要长时间的浸泡,因此喝醋不仅不能化鱼刺,乙酸的刺激性还会使喉咙受到的伤害更加严重,还有可能造成食道黏膜的损伤或是引发喉水肿。
三、结论
“教学生活化”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常态化课题,教师不必因此而刻意改变教学思路,只需借助这一理念对课堂的自我表现进行查漏补缺。生活化教学有助于拉近学生与教师、生活与课本知识之间的距离,积极探索“教学生活化”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师丰富教学经验,体会教学真谛,实现教学双赢。
参考文献:
[1]苏建立.高中化学教学需要系统思维[J].教学与管理,2014(21):145-147.
[2]赵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化学教育,2013(9):53-56+63.
[3]刘一兵,石晓波.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科学素养主题的定量分析[J].化学教育,2010(6):23-25+28.
[4]刘一兵,沈戮,李春辉,等.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校本化实施[J].化学教育,2009(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