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材料质量工程检测
DOI: 10.12721/ccn.2022.158086, PDF, 下载: 386  浏览: 2908 
作者: 韩君霞
作者单位: 山东临沂,276000
关键词: 建筑材料质量;工程检测
摘要: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核心,相关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所以,做好材料尤为重要。工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材料质量问题,都会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严重后果,直接影响人民的生命安全,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必须重视材料质量的检测。通过科学的检测,可以准确地鉴别建筑材料是否合格,能否用于建筑工程,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成本,促进施工技术进步。

前言: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对建筑质量有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从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1、建筑材料检测的意义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的检验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材料的检验是整个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其意义主要包括提高工程质量、推广新技术和合理选材。提高工程质量是指材料检验可以明确指出工程中存在的缺陷,使工程负责人按照既定的标准进行施工,保证施工中每一种材料的可靠性和规范性,进而提高工程质量。工程建设要求所有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具有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技术性。材料检验不仅要求通过简单的手段对材料进行全面的分析,还要求检验人员通过现代化的设备进一步实施准确高效的检验。这种检验过程有助于促进新兴技术的发展和新材料的产生。合理选材是指施工单位根据检测结果对现场材料进行优化和安排,在检测工作中也拓展了材料选择的空间,有利于施工单位更好地选择合理、实惠、符合标准的材料。此外,还可以根据施工要求科学调整材料配比,从经济、安全、可靠等角度进一步选择更好的材料。

2.建筑材料检验流程简述

检验材料,首先要明确相关的检验程序。建筑材料的一般检验程序如下:第一步,确定要检验的材料,根据不同的厂家、型号、批次进行分类,并做好相应的记录。第二步是提取材料。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抽取的随机性。第三步:按照相关检测标准进行工作,在检验过程中注意每一个细节,将误差降到最低。目前,就大多数建筑工程而言,在建筑工程开工之前,必须对材料进行检验。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检验方法,相关从业人员需要牢牢掌握这些才能胜任这项工作。在物料检验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关的物料检验模板并不断优化,以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信。值得注意的是,混凝土和钢筋是重要的工程材料,主要起到传递荷载和支撑的作用,大部分建筑都是由它们组成的,所以一定要重视混凝土和钢筋的检验。应重点检测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强度等级和钢筋的拉伸性能。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应立即停止使用,以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材料检验取样一般采用标准取样法,选取有代表性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很多材料都是不同批次的,所以要加强对每批代表性材料的检验。材料选择一般采用随机抽样法。对于更重要的材料,可以适当增加样品,以尽量减少材料检验过程中的偶然性。需要注意的是,取样时不应取极端样品。过多的极端样本会导致检验过程中出现较大误差。

3、常用建筑材料检测项目

 一般而言,常用到的建材检测项目包括很多方面,这些也是建材检测必有的。如:水泥,检测其凝结的时间、安定性、强度、氧化镁含量、三氧化硫含量等;建筑钢材,检测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冷弯、重量偏差等;细集料,检测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堆积密度、氯离子含量与贝壳含量、有机物含量、碱活性;粗集料,检测表观密度、堆积密度、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值指标;混凝土,检测配合比设计、坍落度、表观密度、凝结时间、试配强度、立方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建筑砂浆,检测配合比设计、稠度、密度、分层度、保水率、强度等;墙体材料,检测抗压强度、孔洞率、空心率等;防水材料,不透水性、拉伸性能、耐热度、低温柔度、延伸率、撕裂强度、黏结强度、、干燥时间、固体含量等;混凝土外加剂,检测减水率、泌水率比、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收缩率比、含气量、坍落度增加值、坍落度保留值、透水压力比、吸水量比、限制膨胀率、细度、安定性、强度等;粉煤灰,细度、烧失量、含水率、需水量比等。

4、提升建筑材料检测质量的措施

4.1加大对建筑材料资质办理的监管力度

相关部门加大对建筑材料以及工厂的监督力度,确保各环节工作的进行能够符合国家以及政府的相关规定,对于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要能够及时制止,并做出处罚。政府则需要将自身的监察作用发挥出来,加大对资质办理单位的审核力度,杜绝虚假信息的出现。另外,还应加大对即使人员专业技能的考察力度。在对建筑单位购买材料进行检测时应仔细核对生产厂家以及安全许可证,保证材料证件的真实性以及合法性,最后还应对材料的质量报告进行抽查,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为企业办理相关资质,最大限度杜绝劣质材料的出现。

4.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检验

 为了能够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从同一批材料中的不同部位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注重数量的准确性。取样的位置和操作方法也要按照行业规范严格执行。样品的数量和取样方法直接影响到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如果取样数量过少,会导致检测产生较大的误差,甚至产生完全相反的结果。实际取样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取样方法不正确、样品不具有代表性等问题,影响检测的结果,因此操作人员应在多次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提升检测的准确性。

4.3对现场的动态质量进行全程跟踪

检测人员要实时掌握从材料抽样再到后期检测结果出现的这一整个过程的全部信息,将可能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排除于外。在施工现场时,一定要随时掌握建筑材料的使用情况。若出现相关问题,一定要对这一批次的建筑材料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在得到检测结果时,对其分析产生原因,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避免由于建筑材料的质量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开展。

4.4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

应该明确规定监管人员的职责、工作内容、监管手段、材料的质量要求标准等,各级行政部门都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对建筑材料市场进行严格的监管,严格打击伪劣建筑材料,维护建筑材料市场的秩序。工程质量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建筑材料的检查力度,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供应商进行一定的惩罚。

4.5注重检测人员的基本能力

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时候,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及水平等可以产生重要的影响,能够对建筑材料的检测水平发挥出作用,必须要对实验室中的骨干人才进行合理的培养,评定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掌握情况,通过严格的审查其基本的职能水平,明确技术人员和监督人员各负其责的状态,针对于参与建筑材料检测的人员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其能够树立起基本的职业道德,同时在作风纪律上规范自己的行为。

结束语:只有严谨认真的对进场的各种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测,才能把握住工程质量关,同时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素质、提升业务水平是至关重要的。总之,只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检测方法认真执行,才能保证我国建材行业的健康发展,才能有效提高工程的质量。

作者信息:韩君霞,山东省沂水县建设安全工程质量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 黄军维.建筑材料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保障[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92-92.

[2] 顾芸.建筑材料质量检验与工程质量管理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8)

[3] 侯星.提高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质量的有效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