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科学思维的养成
DOI: 10.12721/ccn.2023.157068, PDF, 下载: 96  浏览: 1060 
作者: ​黄琴
作者单位: 重庆市潼南第一中学校,重庆,402660
关键词: 高中生物;科学思维
摘要: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科学育人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通过某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科学思维是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是高中学生生物学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能力。因此,高中生物学教师要对其进行持续的引导,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但是要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检验,不断地完善,引入合适的教学工具,再将其与课本结合起来,通过适当的创新来获得学生的反馈,最终达到高质量的教育目的,使学生的思想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

(一)枯燥的教室氛围

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上,课堂教学气氛过于单调,无法引起学生的关注。枯燥的教学环境会使学生丧失对生物学的兴趣,并对生物学习产生排斥。

(二)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

现在的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师身处一个信息化时代,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新的课程环境下,加强了课程教学的综合性,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课堂的需求,为教师的教学生涯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必须继续掌握新的知识,使之与教学相匹配。然而,一些教师的教育观念还不够成熟,为了提高高中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改变教育观念,以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科学思维概述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科学育人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通过某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科学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理性思维,如能够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法,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

三、重视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意义

高中生物学教学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心态和教学进程,改变以往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的教学现状,注重对学生的探索能力发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生命的本质,运用科学科学思维的方法来处理实际的问题。

(一)强化教材理解

在科学思维核心素养的影响下,高中生物教学需要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上所呈现出来的生物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在生物学课堂上,教师还需要让学生通过生物实验加深对生物学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生生物学科的实验能力。

(二)使抽象知识鲜活起来

高中生物学的课程内容涉及大量的抽象知识,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及时地解答,就会导致学生丧失对生物学的兴趣。鉴于此,高中生物教学必须持续地进行改革,让学生通过科学思维将智慧技术与生物学的深入结合,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和高中生物学的深度结合把抽象、僵硬的生物学知识生动、完整地呈现在高中生面前,让学生在感觉上受到强烈的刺激,能够更好地理解高中生物学的学习内容。

(三)鼓励学生进行灵活学习

生物学思维本身具有某种逻辑性,是形成生命意识的一种主要途径,在科学探索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能有较强的生物学科学思维能力,就能更好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四、高中生物教学高中生科学思维的养成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活科学思维

无论培养何种思维技能,教师必须采取恰当的方式激发和引导,这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起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创造一个情境。通过课堂情境的帮助,可以使相关的知识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理性探究,培养创造性思维

生物学这门学科主要以实验为基础,教学实践中要把它和具体实验进行有机衔接。新版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增加了许多实验项目,让学生对生物学有关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最直观的方法就是指导学生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进行科学探索性研究时,可以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产生的全过程,并通过对其进行分析与探索来获取科学思维。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的重点,设计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理智地进行科学的探索,使科学探索的目标更加明确,从而使学生生物学的学习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增强对模型和建模的思维能力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模型和建模思维,就得从繁入简,化繁为简,让学生看清问题的“真面目”。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建立属于自己的生物学学习的思维模式。生物学和语文、英语等语言类的学科是完全不一样的,学生的动手学习能力也很关键。所以在生物学的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课本的知识点,还要重视在学习中的动手和实验能力,让学生在实际实验中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点,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其次,因为高中的生物学教科书都是经过严格的实验和研究,所以让学生在教科书上进行逻辑推导,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

(四)鼓励想象,发展批判性思维

在高中生物学中,批判性思维是高中学生生物学习的重要能力之一,它对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批判性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时,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即在回答问题时,学生有没有采用单一的学习思路,而是通过多元化的方式突破难题,辨证地认识问题。为了实现这种目标,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科学化、系统化的思维训练,以寻找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综合考虑,锻炼立体式思维

思维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时间的积累。而这个积累的过程,就是培养一个学生全面思维问题发展的过程。立体式思维就是要从问题的发现开始,逐步地将问题的各个方面都纳入思考的进程之中。在这个阶段,教师要考虑到了解、分析和整合,要把所有的抽象的元素都转化为具体的元素,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具体的框架。其次,综合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立体式思维,在运用综合的思维模式时,需要学生对生物学问题提出疑问,然后将问题中的一些模糊和抽象的部分,通过自己的思路来解答,最终也能集思广益地征求其他学生的某些有益建议,使问题得以解决。

五、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物学的认识也在日益增多,而生物技术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教学方式进行持续的变革,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是目前高中生物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高中学生的思想素质仍有很大提升的余地,处于培养思维模式的关键期。因此,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清梅.基于科学思维进阶培养的高中生物学系列拓展实验——以酶相关实验为例[J].中学生物教学,2022(3):55-57.

[2] 徐关林,陈光富.基于科学史学习培养探究思维的“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学设计与实践[J].中学生物教学,2022(5):4.

[3] 庄蓉.指向科学思维发展的论证式教学实践——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7):3.

[4] 房颖,柳忠烈,田树青.基于发展科学思维的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以“细胞的增殖”为例[J].生物学通报,2022,57(9):4.

[5] 朱秀华.高中生物课堂基于科学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以”细胞各部分结构既分工又合作”第二课时为例[J].教育(周刊),20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