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摘要: 高中教育阶段,生物是一门主要的基础学科,主要涉及的是生命迹象和活动规律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理论性以及实验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学生的发展中,思维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核心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注重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生物课程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前言

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本质、事物之间规律性关系的思考过程。在人的认知过程中,思维处于核心地位。思维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整个知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高中教育阶段是学生思维建立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引导,体现出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有意识的锻炼学生对生物学习的思维能动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以及自主探究当中,在锻炼学生思维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一、简述思维能力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或者困难,需要动脑筋思考解决的办法,而这个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思维。而人们思考的办法对问题或者困难解决的有效性程度就是所谓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能力综合体,并不单单指解决问题的能力。人们在思考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多种能力对问题进行不同角度的加工,例如,人们通常会首先对问题进行剖析,这过程中会运用到分析能力。而在对问题或者困难进行全面的了解后,需要对问题与经验进行对比,或者对解决方案进行对比,探寻最佳的解决方案时,都会运用到综合能力。除此之外,在思维的过程中,还包含了概括能力、推理能力、辩证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判断能力等。一个人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一方面体现出了其具备的智慧,另一方面也展现出了良好的学习能力,是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之一。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重视知识积累的原则

     从根本上来说,思维过程就是大脑对储存的信息进行选择、组织、加工,并建立起信息的关联性的过程。存储的已有信息是开展思维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一定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生物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和原理。有了这些基础知识的储存,学生才有了思维发展的空间,才可以进行无限的创新和创造,从而培养出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二)坚持问题激发原则

在认知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和动机,同时要注重选择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正确方法。高质量的设问,不仅可以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同时也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探索能力等。

(三)坚持发挥想象力的原则

 在人的思维中,想象力最具创造性的特征,其是建立在人们生活尝试丰富积累的基础之上。在高中生活教学中,首先运用适当的方法在学生的头脑中创设感性的形象,为他们的思维过程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并不断实现思维的具体化,在头脑中展现出一个感性的形象,有利于学生抽象知识的学习,对思维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坚持多角度原则

在高中生活教学中,多角度原则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其一,转移思考点。就在是思考问题的时候,思考的重点可以随意的进行转换,从某一方面向另一方面转换。其二,逆向思考。也就是运用与正常思维方向相反的方向思考。其三,发散思维。就是不拘泥于固定思维进行思考。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转变思维角度,从多角度进行思考,不断提升思维的能力。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正确的引导学生积极提问,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营造出积极、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中。例如,在学习植物呼吸作用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讨论活动,让学生思考和探讨提升农作物产量的有效方法。有比如在学习环境保护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大家针对那些效益好却污染环境严重的企业的存在价值进行针锋相对。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不仅调动起了思维,提升了对问题和知识的认知,同时也有效整合了课堂教学资源,进一步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适当开展问题教学引导学生正确思考

    其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多角度进行思考。教学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记忆的过程,还需要学生对学习到的知识多思考,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例如,在学习新陈代谢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这样的思考问题,“将一个新鲜的萝卜放在清水中,过段时间其重量呈现出明显的增加现象。而将相同的萝卜放置到盐水中,其重量反而会明显的减轻。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在学习中设置问题,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的积极思考,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其二,指导学生重视生物学习并养成勤发问的好习惯。在高中教育阶段,一些学生出于性格内向等原因,他们在生物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疑惑或者困难,但是他们不喜欢向老师或者其他同学请教,以致影响到了实际的学习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正确指导,鼓励他们勤学勤问,并积极进行自主思考,有效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引导学生开展实践学习

众所周知,生物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验性。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不仅要重视生物理论学习,同时也不能放松生物实践教学。在生物实践教学中,最主要的是学生的生物实验学习。通过生物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在亲手实验中验证和强化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在实验中进行观察和思考,锻炼思维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实验规范操作的讲解,同时也要重点强调安全性,避免发生操作上的问题而出现教学事故。同时,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帮助他们运用正确的思路完成生物实验学习,获得预期良好的实验效果。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教师要注重实践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创新,引导学生思维朝着更大的空间发展。

结束语

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认知思维能力对生物课程学习的重要性。生物教师要以现代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以及培养学生多思考、多分析的习惯。在思维锻炼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生活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真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庞莉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学科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2(02):166-168.

[2]高泽芹.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6(08):40.DOI:10.16704/j.cnki.hxjs.2016.08.030.

[3]张雪辉.浅谈高中生物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赤子(上中旬),2015(05):187.

作者简介:李雯琴(1985.12-),女,汉,江苏苏州人,苏州市相城区望亭中学,本科,中小学二级,研究方向:高中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