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分析
摘要: 高中是培养和提高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时期,其内容十分丰富,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教师则是将其引入到教育之中,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考、探索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论述了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及相应的对策。

启发式教学以学生的自主性为指导思想,以其知识化、师生互动为特征,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思维发展的规律相结合,适合新时代高中生物学教育改革。过去的生物学教育模式太过形式主义,忽略了对学生的思考和训练,导致了生物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明确高中生物学中的启发性教学的实际意义,通过多种形式的激发,激活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思考空间,促进学生的科技思考与实践探索。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

以往的高中生物学教学注重于理论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记忆力和思考的发展,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的“非理性”认识,从而影响到了有效地提高其生物学的核心素养。启发性教育是“生本论”的具体表现,它除了对基本的知识进行深入的灌输之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和科学思维,对巩固学生的生物学和核心素养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高中生物学的深入剖析,归纳出了启发性思维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运用启发性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课堂的学习效果更好。高品质的生物学教育要求激发学生的求知动力,只有激发其对生物学的兴趣,使其充满激情地投入到生物学中去。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体现了问题导向和资源扩展的特点,老师会依据教材的要求,给同学们提供大量的素材,并向他们提问,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领略到生命的神奇和美妙,使他们积极参加,提高他们的生物学教育水平和学习效果。

第二,运用启发式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完成生物学问题的求解。以往高中生物学教育是以老师为主,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范围很小,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大,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自主性和求知欲。在教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下,不断加强学生的科学思考和自觉自愿。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

(一)营造富有特色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好奇心

要使高中生物学中的启动点得到充分发挥,就需要明确学生的启动点,使其更好地展开。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是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生物知识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和学习习惯,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启发性”环境设计方法。

第一,创造一个具有多种视角的教学环境。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角度来说,录像和图像是最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灵感。在构建多媒体视景情景时,老师可以利用网络云资源为学员收集相关的影像,并将其编入 Flash的微课录影,在生物学的导学部分向同学放映,并与同学们一起看视图材料,再由同学们与生物学课本进行对比,从中发现观点背景中的一些原理,从而成功地引导新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形象思考和生物学的兴趣。

第二,创造一个生动的情景。生物科学的知识在生命与大自然中被浓缩,因此,创造一个生动的环境也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在具体的创造过程中,老师可以运用生命中的一些自然现象来做开头,例如:在大自然中,我们会引用一些动植物的习性,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引导:“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大自然中看到过这样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在设置提问后,能激发同学的求知欲和生活体验,积极地进行讨论与剖析,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并指导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本的原理来解决问题。 

(二)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认识

高中阶段的生物学知识,相对来说要多一些,但随着教学的深入,生物学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所以,他们的思维和理解能力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大多数的生物感想都比较复杂,老师们只会使用一些专门的词汇,很可能会引起他们对学习的反感。因此,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应尽可能地使用通俗的语言,使高深的生物学知识简单明了,首先激发他们的生物学知识,然后通过知识的灌输和构造,使他们与生物学的差距大大缩短。在课堂上,老师们使用流行的语言进行“生物启发”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用谈话和谈话的方式进行生物学的教育。在设计与应用通用生物学语言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交流的态度与技能,例如:利用对话的方法来进行生物学教育,收集与生物学相关的有趣的谜题和实际的事例,采用直白、幽默的语言向同学们讲解,并通过相互间的互动或讨论来激发他们的生物学思考能力,当学生们猜谜题或做完个案讨论之后,老师会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生物学的知识,纠正不太严格的词语,通过语言的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认识。

第二,运用好的技巧,把复杂的东西变成简单的内容。兴趣口诀是一种新颖的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是一种能够帮助同学迅速记住生物学的词汇。老师们在实际运用中,可以从云教学资料库中收集到一些已有的生物概念口诀,或按照其协调,自己编写,例如了解原核体的类型、构成单元的元素等,并结合概念特点,编写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口令,并引导他们在课本中的概念空白位置标记出来,便于记忆,同时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认识与理解。 

(三)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探索精神

科研是生物学中一种重要的核心素养,也是教师必须努力激发和培养的主要素养。实践证明,学生的实际动手实践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质疑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因此,在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践活动,合理规划实验教学计划,激发其求知的兴趣,以培养其良好的生物学核心能力。第一个环节是展示生物学的过程,让同学自主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并设计出一个实验的作业方案。在这一阶段,老师可以向同学们演示生物学课本上的主题图片或有关的信息,并将其投影到屏幕上,让同学们进行讨论。然后老师会指导同学们按照生物学的主题进行讨论,制定实验操作方案,当每个小组都有了一个基本的实验方案之后,老师会让他们进行实验的过程,老师会鼓励他们从可行性和安全的两个方面去考虑,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让他们进行修改,以便为以后的实验做好充分的准备。 

结语:

总之,在高中生物学中运用启发性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能充分发挥教师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出一种与教师互动的“生态”课堂。为此,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方式与观念,强化教学情境的营造,运用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注重操作性活动,构建信息化思维导图,规划扩展性随堂训练,充分激发学生的生物求知兴趣、理解思维探究意识、归纳能力以及实践精神。

参考文献

[1]贾洪志高中生物教学中启 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分析[J]高考,2021(21):33.

[2] 陈清清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分析[J].高考,2021(19):9.

[3]董菁基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20(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