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在企业中或者管理结构是必不可少的存在,负责IT基础设施与应用,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应用平台以及基础设施。对于电信行业的发展来说,IDC的创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行业的收入,并加快网络运营商的转型,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数字服务。IDC的应用实现了行业数据精细化管理,使运营商的工作状态转向主动,可以通过IDC主动发现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因此,加强机房网络环境的安全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IDC数据中心定义与功能
IDC是互联网数据中心的简称,通过中国移动将网络线路与宽带等众多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完善的信息机房,为企业提供服务器管理与运营维修等服务。IDC数据中心可以将主机进行专业化的委托管理,例如有些大型企业需要用到的互联网设备较多,可以将企业中的主机和服务器全部归入专属的IDC机房,并由通讯公司进行管理,实现管理的统一性。并负责主机的维护与运行等事项。同时IDC数据中心还能提供主机租用与共享业务,将虚拟主机进行租赁。IDC数据中心也可以向人们提供骨干网级别的网络宽带,将委托管理的服务器主机安全的连接到互联网中。中国移动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服务工作团队,为机房提供24小时的运维服务,保证用户使用中的顺畅与安全。IDC数据中心的设立具有多种功能意义,使得用户不需在机房的建设与系统运行过程中投入大量的精力,便可拥有安全性极高的计算机应用效果,为人们提供安全可靠的使用体验,体现了服务器管理的标准化水平。IDC数据中心根据客户实际需求配置资源,提供众多的主机、网络端口与宽带资源,并且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随时进行改善,增加主机、宽带及电路等,满足企业的迅速发展需求。
IDC数据中心在我国已经有多个省市的分布,分别在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以及四川省均有设立。面对一些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中小型企业通常不需配备专业的机房与运营人员,只需将生产应用服务器、网站等注入到专业的IDC。而面对大型的客户来说,一般有专属企业的机房,需要进行荣灾备份。当公司对IDC数据中心有服务需求时,应当按照正确的工作流程为IDC数据中心提供信息数据。将自身的主机或服务器采取托管服务时,需要向IDC数据中心提供相关服务器尺寸要求、机框规格要求以及宽带等要求。另外,针对需要实施租赁业务的公司来说,应当提供对计算机能力的需求、宽带需求以及地域名称等信息。通过IDC业务,可以使企业顺利进入互联网,并减少对主机的管理与维修精力,节约了专属机房的空间,并减少聘请专业维修人员与日常运行人员的费用,使企业更专注于专属的业务工作上,保证互联网应用通常安全。IDC数据中心的安全工作十分严格,对设备具有严格的管理要求,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机房的出入安排上,设有严格的门禁和监控系统,并在机房配备安保人员,保证机房的安全性,保护机房的稳定运营。对于机房的环境也有较高的要求,保证机房温度合理,并提供双机热备、烟雾监控以及定时数据备份等服务功能。同时,IDC的网络安全性也十分高,通过加装防病毒软件,多级防火墙等设备,设置了专属局域网络,在信息应用的角度上,IDC机房设立多种角色的角色授权模型,对设置功能、级别权限以及数据访问进行了良好控制,提升了应用安全性。
二、IDC数据中心系统架构
IDC数据中心的系统构架十分清晰,其中以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为中心,将全国XDR话单采集的数据以及已有信息库的域名备案信息库和IUP低值库的信息提供到数据挖掘与分析中,并且IDC服务系统包括多种层面上的分析系统,包括客户业务形式、客户流量与流向、服务内容以及服务器的质量差异等分析。其中客户业务形式又详细分为客户端口的协议情况分析,流量流向层面又分为端口处、IP、地域名称的流量分析,而内容及服务器质量差异层面又分为内容的维度质量差异和服务器的维度质量差异分析。IDC技术为客户提高了信息安全管理的能力,使得信息安全管理效率提升[1]。
三、IDC数据中心应用层分析
1、客户业务形态分析
在客户业务形态分析中,通过IDC网络层流量的分析,对网络端口、协议号进行分析,将各个IP的力量走向以及服务种类进行详细了解,并了解客户的业务形态,保证IDC的资源利用是可视化的,并且可以对其进行控制。在客户业务形态分析流程中发现,通过XDR话单分别进入端口与IP,端口处通过匹配协议选择协议,而IP处通过匹配IP客户地址选择客户,共同进入数据分析,对客户的业务及业务动态进行掌握与了解[2]。
2、流量流向分析
流量分析是通过有关的地址信息库,对相关用户的所在地区进行精准定位,在具体问题分析时,结合用户所在地点,将省市的流量情况进行了解,清楚的知道此地区的本网流量数据,并且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流量问题。若本网流量较低的企业,通过IP和域名,分析其企业运营业务,找到可以改善流量的方式,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了解其客户需求,为企业提供异网资源,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在服务器维度流流向的分析流程中发现,通过XDR话单,驻入IP与流量,使其进行数据分析、IP地址库,而数据分析和IP地址库包括三方面的流量方式,第一种流量方式为网外流量与网内流量,第二种流量方式又分为中国移动流量、中国电信流量以及中国联通流量,而第三种流量方式分为省内流量与省外流量[3]。
3、内容及服务器质差分析
在IDC数据中心的应用层中,内容及服务器质差分析是十分复杂的,对于XDR话单的提取客户所在的地域名称以及IP地址,并且了解该地域的网络信息平均流速、TCP重新试验次数、TCP保报文传率、应答成功率等,将其中所包含的多种指标数据进行叠加,得到的数据为各个IP地域的质量分数,根据得到的质量分数进行良好分析,将小于八十分的IP可以归类到质差IP及质差域名,将其定位到实际用户上。若在分析过程中发现一个质量差异IP与多个域名相匹配则可找到各个域名质量指标与具体分数,并再次进行精确定位,对质差的产生类别进行分析。在域名维度质差的分析流程中发现,通过XDR话单进入域名,域名通过匹配备案的相关文件进入相关网站,并通过钻取进入IP,通过匹配客户的IP地址进入IDC客户中,了解相关的信息,将平均流速指标与TCP重视次数与TCP连接数等相关的指标数据进行相加,找到每个地域名称的质量分数,会了解到该域名的质差情况。对于80分以下的质差域名再次定位到客户,并重新进行计算分析[4]。
四、IDC数据中心应用效果
1、内容及服务器质差应用效果
对于内容及服务器质差的分析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解,选取一位IDC用户,并对此客户一系列IP质量分值进行查看,发现其中有两处的IP质量得分较低次,用户的IDC-IP1具体数据表示出,平均流速具体数据,TCP平均建链时延具体数据,TCP报文重传率具体数据,TCP报文成功率具体数据,应答成功率具体数据,平均首包时延具体数据,页面打开时延具体数据分别为1304.08kb/s、37.70ms、0.28%、100%、47.03%、142.52ms、6546.84ms,对数据进行相加得到质量得分为78分。而用户的IDC-IP2具体数据表示出,平均流速为467.6kb/s,TCP平均建链时延为42.11ms,TCP报文重传率为0.81%,TCP报文成功率为100%,应答成功率为51.65%,平均首包时延为181.80ms,页面打开时延为6526.61ms,对数据进行相加得到质量得分为76.4分。具体数据表示见表1。
表 1:某客户质差IP2、业务形态分析与流量流向分析应用效果
在对另外两个层面的分析中包括业务形态分析与流量流向分析,查看以为客户的所有端口,将流量良好排列,并对产生最大流量的端口进行分析,了解到客户的主要经营业务为提供网络浏览业务,并且该端口流量占据总流量的98%。为了分析流量流向分析应用效果,对客户的域名及IP进行查看,了解相关流量信息,可以发现用户的总流量数据、取源的流量占比、同内流量以及同外流量、省内流量情况、省外流量情况、中国移动流量使用情况、中国联通流量使用情况以及中国电信流量使用情况。
五、总结
综上所述,IDC数据中心具有良好的应用意义,在对其应用层分析中,采用多数据结合分析方式,提升了应用层双重分析的效果,改善了以往数据单纯以网络的角度分析的局限性。本文从内容及服务器质差分析、客户业务形态分析、流量流向分析等多层面进行展开,将用户的域名、服务器地址、源IP及端口相关指标进行提取,实现业务可视化分析目的,提升了数据分析效果,提升客户网络应用的安全性,从而提升IDC业务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海宁, 陈柱, 林铁力. IDC数据中心行式制冷设计方案研究[J]. 通讯世界, 2019, 026(005):63-64.
[2]卞礼军. 数据中心(IDC)机房能耗监测及可视化探讨[J]. 通信电源技术, 2019, 36(S1):236-238.
[3]滕信根. 数据中心IDC配电系统优化与能源管理[J]. 通讯世界, 2019, 26(05):225-226.
[4]潘虹, 唐莉. 质性数据分析工具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应用——以Nvivo为例[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20, 004(001):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