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物理实验教学,指向小组合作学习
摘要: 高中物理教师需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提升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在自己多年的一线教学中利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与应用数学能力推理法促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数理结合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值得不断实证研究和应用。

当前,我国物理实验教学固守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是教师演示,学生按照指定的步骤模仿,实验单调,没有兴趣,教师成了教学的中心,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教育界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

一、改革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传统的物理课通常有新授课、实验课、复习课、习题课等类型。对于理论性知识为主的新授课通常以讲授法为主;对于实验课通常以教师为主导,由教师先演示,学生再模仿,学生只要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完实验操作就可以了,有的直接不进实验室,只是拿着书本一板一眼的“说实验”。因此,在传统教学观的视野中,学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是一个被安排好了的被动接受的主体,谈不上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旨在克服传统实验教学弊端,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实现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环境,着眼于高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同时,通过有规律地设计实验,让学生能够使用把数学计算与逻辑思维融入物理实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重要性

一方面,由于其严格的逻辑和思想性质,高中物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科学素养,这被学生认为是一门难学的学科。 合作学习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优点,帮助学生相互启发和激励,更好地吸收知识,加深学生对物理学习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另一方面,小组协作学习不仅是学生之间的桥梁,也是师生之间的桥梁,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

三、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参与物理实验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对实验的参与程度往往决定了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呢?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一些有趣的实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up.基础好。例如,高中物理老师可能会通过“用点计时器测量速度”实验进行课前介绍。实验设备为电磁点计时器、纸带、秤、电源线和电源。首先,将点计时器连接到桌子上。将纸带穿过限位孔,将复写纸放在定位轴上,压在纸带上。然后将打点定时器接通电源并打开电源开关,用手将纸带水平拉动,在纸带上打一连串的点,然后关闭电源,整理实验数据,计算物体的移动速度。然后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讨论分析,最终得出“用点计时器可以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实验结论。

(二)挖掘教学内容,优化实验设计方案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优化实验方案是一大难点。若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将教学目标与实验方案紧密结合,避免过分注重实验的趣味性而忽略了教学内容。还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不同小组不同学生的具体表现设计针对性的实验方案,把握教学目标、实验方案、学生之间的平衡,以形成良好的循环。

(三)利用合作探究法促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合作小组为载体,以问题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一种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四个至六个以上学生组成合作小组的形式,学习资源和成果可以共享,体现了一种合作共赢的学习关系,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学习方式以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为主,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并做到教学相长。探究性学习,是学习的一种深度开发,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智慧潜力,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合作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流程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做出猜想或假———设计实验———合作探究———总结归纳———交流巩固———拓展延伸等。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应坚持的主要原则:1.问题引导原则。选择和设计合适的探究点是合作探究学习是否取得实效的前提。教师要重视以问题、生活事例为基础的实验情境构建。创设问题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兴趣、引发思考,还有诱导与调节探究活动方向与水平的功能。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前,就应对实验环节和流程、方法进行精心设计,如何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在实验中应达到什么样的实验目标,如何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如何对学生实验情况进行评价等进行认真的备课。所设计的问题除考虑高中学生必备的趣味性外,还应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既在学生的认知能力范围内,又是需要学生经过一番仔细的思考和分析才能够得出结论的.这样才能保证合作探究学习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2.学生主体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建构知识是合作探究学习的核心。因此,从实验的预习、实验的过程、实验的交流、实验结果的评价都由学生来完成,学生自始至终是主角,教师仅仅起指导者、促进者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是开放式的,知识的获取是探究式的,通过已有知识经验去建构新的知识,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挖掘了潜力,增长了智慧和才干。也许合作探究学习的成果不一定立即显现,可能还会遭遇挫折乃至失败,教师不能以功利主义的眼光去责怪、去否定,因为它却是学生成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他们智慧、能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教师应该以鼓励的眼光,去欣赏学生们探究知识的成长历程,必要的时候扶上一把。3.开放教学原则。采取何种教学方式,关键是教学理念。合作探究学习克服了传统教学局限于课堂的封闭式学习方式,倡导一种开放型教学理念。不仅实验室要开放,实验时间要开放,而且学习过程、学习资源、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等都要开放。要重视物理课外实验,它是中学物理实验的关键一环和重要组成部分。

(四)利用应用数学能力推理法促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我国传统的实验大多是以验证型实验为主,今后应增加研究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实验类型,不一定局限于课堂,鼓励学生走入生活,建立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结束语:总之,高中学校应该对实验教学建立评价和考核标准,促进教师推动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内驱力,重视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着眼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长远大计,培养具有改革意识和卓越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发挥其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再花.高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面临的困境及化解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20.

[2]郭慧慧.基于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高中物理实验合作学习实践研究[D].伊犁师范大学,2019.

[3]李春兰.基于高中物理导学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4]倪文露.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2017.

[5]靳义华.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