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广播电视工程建设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品质,同时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普及,广播与电视技术又遇到了新的发展契机。把计算机运用到广播电视过程中,不但能够提高观众的视听感受,同时还改善了电视节目的展示手段,使其看起来更为完整,而且智能化程度也明显提高。
1广播电视工程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优势
在中国信息化时期,运用计算机已成为推动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优越性非常明显,主要表现为:
1.1提高广播电视工程的水平
广播电视工程其实就是通过一定的渠道向用户传输视频和音频信号。在传输信号中,要将广播电视节目信息转换成模拟电信号,以方便信号的传输。在传输过程中,往往受到传播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模拟信号不断衰减,会影响信息的质量,大大降低广播信息的传播速度,一旦不进行处理,就会影响听者的正常收听[1]。曾一段时间,有关学者都高度重视研究如何抑制模拟信号的质量损失,并把这个研究视为一项重要难题。而通过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就可以有效克服上述问题和障碍,在信息传输过程中能够将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这就可以增强信息的整体性和实时性,从而改善了电视节目的信息品质,以满足听众收视需要,进而更有效地提高了广播工程的可持续性发展。
1.2解决了影响广播电视工程发展的难题
长期以来,制约着广播电视工程建设高速发展的主要问题就是在信息传播中衰减的问题,而这种问题未能得以克服必然会影响广播电视建设的发展速度,也必然会影响听众的需求。计算机的运用,很自然就会十分完美的处理了这种问题,在传送之前先通过计算机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传送到目标受众处再把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这样就可以减少在传送过程中衰减,从而保证了播出节目的品质与水准。同时通过计算机也有效缓解了传送过程减弱的问题,给中国广播与电视工程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契机,同时给中国广播工程技术的发展指明方向。
1.3满足受众日渐增长的需求
广播电视项目的初衷是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和精神享受。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广播电视信息的要求和标准也越来越高。在过去,观众几乎看不到质量更好的电视信号,但现在质量略差,观众不会接受。比如信息内容需要更加丰富多彩,节目效率需要更高。计算机的运用不但能够改善信息的传播效率,而且能够增加信息的传输速度,进而有利于电视节目内容的改进与充实。由此可见,计算机能够合理地适应现代人日益增长的娱乐享受与文化需要[2]。
2计算机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运用
如今广播电视工程中对计算机技术应用比较广泛,几乎涉及到多个方面,本文对几个重要环节的应用进行阐述。
2.1媒体内容方面
在传统的传输方式中,由于广播信息大多以模拟信号的形态传送,且整个传播距离都相当远,同时在应用中还会受到自然界气候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如闪电、雨、雪等,都会影响信息的顺利传播,对信息产生一定的影响或伤害,从而导致信息的严重衰减,同时受到整个传播距离的影响,与自然中听众观看到的信息品质不同,会威胁到媒体信息的品质与真实性,从而严重衰减或无法顺利观看,严重影响广播事业的正常发展。如今通过计算机,把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以数字信息形态加以传播,不仅可以增加传输速度,而且可以减少传播时的信息衰减,使观众可以欣赏到优秀的电视节目,有效改善信息品质和内容实时性。
2.2媒体网络方面
传统电信网的基本理论为电路分配,而现代广播电视网则将模拟频划分为单向分配的网络,而现代计算机技术中也正是运用了分组交换理论。由此可见,传统互联网开展的自由交流和多媒体技术应用等,都会受到一些影响,宽带数字网络平台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了交流信息的效率,还可以缩短运行时间,有效解决观众的需要,包括腾讯、爱奇艺等多个电视网络平台。应用计算机技术的重要特点,就可以把网络和广播网络组合起来,进而组成数字媒体网络,包括芒果TV等,如此就可以推动广播事业的开展[3]。
2.3相关操作方面
以往计算机科学重心放在执行效率,但如今计算机科学不但强调执行效率,更强调存储能力的提升和架构的优化,越来越走向立体化和全面化发展。由于现代计算机应用的飞速发展,能耗水平也得以很大提高,从而有效减少了设计和管理过程的成本。另外,由于现代计算机对数据处理的运算与管理能力都有了很大改善,存储技术上也是飞跃,因此广播电视工程中运用了计算机技术,计算与管理大数据也十分方便,从而有效精简了各作业过程,大大提高了广播电视工程的效益和管理水平,也保证了播出信号的品质。
2.4节目后期制作方面
一项全新的电视节目,从节目准备到开播整个流程都需要经过几个环节,而后期的制作环节也必不可少,直接影响到所播出节目的品质效果。因此对于电视节目的拍摄质量,后期制作也十分关键。在传统节目的后期制作中,往往要通过人工进行,这也会受到一些限制。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后期制作时,不但可以保证电视节目的品质优良,而且还可以减少了编制人员的工作时间,使整个后期制作工作容易而简便。在计算机技术领域中,最常用的是数字非线性技术,这项技术主要是编辑的手段,在运用到广播电视的后期制作中,不仅能够提高处理速度,而且还能够使处理的内容更加符合国际标准的要求,而且利用这种技术还能够降低了剪辑影片的成本,也因此提高了制作节目的经济效益。此外,由于广播电视工程在后期制作中大量采用了计算机的三维D技术和平面技术,从而能够提高了节目的立体特效,进而提高了节目的播出质量,对后期制作内容也进行了重新剪辑,这样就有效促进了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
2.5从业人员培训方面
从广电项目发展的角度来看,计算机技术也被应用到员工的培训中,不仅可以提高培训效果,还可以提高培训的便捷性。随着观众审美水平和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提高,相关工作人员也要不断“充电”,从思想意识和技术手段上提高,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和先进设备。培训过程中,可以利用计算机手段进行网络演播室培训,有效提升专业技能,也可以使被受训方直接了解操作过程,同时也可以记录完整培训流程,方便被受训方再复习,自行检验学习效果。利用计算机手段,方便被受训方查漏补缺,提高广播电视课程的应用与创新的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已经在广播电视项目中得到了深入的应用,两者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它已成为广播电视项目发展的关键手段和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在媒体内容的生产、内容的传播、节目播放效果的提高、实时监控等方面发挥着非常巨大的作用,它能极大地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观看需求,带动广播电视播放质量和数量的提高,并且对未来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方向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关注计算机技术的潜力。另外,在未来的广播电视项目发展中,需要不断优化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项目中的应用深度和效果,将计算机动画软件制作技术与广播电视有机结合,满足电视项目多元化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赵政宇.广播电视工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探析[J].IT经理世界,2020,23(6):120.
[2]李慧.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1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