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CT、MRI放射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对比观察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CT与MRI放射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来我院治疗且均通过病理活检检测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CT放射诊断和MRI放射诊断两种方式,分为CT组及MRI组。对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本次实验对患者的放射诊断中,CT诊断和MRI诊断均为较为良好的诊断效果,MRI诊断效果比CT诊断的准确率更高。结论:CT放射诊断和MRI诊断方式均为股骨头坏死的重要诊断方法,均有一定的诊断准确率,但是MRI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应用效果更好,可以作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放射诊断方法。

股骨头坏死疾病是临床骨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也是骨科中难以治疗的疾病,对于中年人来说,发病率比较高。通过对患者的发病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导致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但是最终的影响结果就是患者出现股骨供血中断,继而发生股骨头的损伤。在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后,患者自身会出现疼痛难忍的现象,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关节受累的问题,有的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股骨头的变形及各种炎性和行走障碍。因此对于股骨头坏死患者,应尽早的对患者进行确诊,必要时进行及时治疗。在以往的研究中,由于患者自身的前期的病情进展比较慢,患者经常由于没有尽早的确诊,错过最理想的临床治疗时间。因此笔者在本文中,主要是将CT和MRI两种放射诊断方法应用在实验组的患者中,通过分析研究得出相应的结果,研究的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来我院治疗且均通过病理活检检测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100例,在100例患者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32岁至71岁,患者平均年龄51.12±2.14岁,患者的病程为2个月至19个月,平均病程为7.45±1.43月。在患者中,单侧发病的患者有71例,双侧发病的患者有29例。在实验开始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实验过程的全面讲解,确保患者和家属对实验过程的全面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采用CT放射诊断和MRI放射诊断两种方式,分为CT组及MRI组。

对于CT组,所采用的CT诊断方法,主要是利用Revolution CT扫描机对患者进行扫描检查,整个检查的过程中,需要为患者选择一个合适的仰卧体位,将CT扫描机的电压参数调整在120KV,电流的参数设置在220mA,整个扫描的过程中,需要将层厚设置为5mm,将层间距设置为5mm。在对CT扫描机的相关参数设定完成后,首先对患者进行平扫,然后从患者的肘颈位置注射优维显,实现患者扫描检查的增强管理。

对于MRI放射诊断组,嘱患者检查前除去身上金属异物,并排空膀胱尿液以减小伪影;采用Philips Ingenia3.0T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进行镇墩检查,确保患者在检查的过程中,采用较为舒适的仰卧体位,利用八通道线圈,首先将患者的脚放入其中,然后进行患者双侧髋关节检查,整个检查的顺序要采用三种横断位,设定敏感系数为300S/mm2。

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

1.3观察指标

对两种诊断方式进行分析和判断,分为误诊、疑似及确诊,诊断准确率就是确诊率。诊断的准确情况,需要与患者的诊断病理情况进行对比,得出准确的结果。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利用X2检验,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

2结果

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情况对比分析

14.png

在本次实验中,对照组100例患者中,误诊率为13(13.00%),诊断疑似率为6(6.00%),诊断确诊率为81(81.00%),诊断准确率为81(81.00%)。实验组100例患者中,误诊率为2(2.00%),诊断疑似率为1(1.00%),诊断确诊率为97(97.00%),诊断准确率为97(97.00%)。对患者的放射诊断中,CT诊断和MRI诊断均为较为良好的诊断效果,MRI诊断效果比CT诊断的准确率更高。

3讨论

对于股骨头坏死病情来说,在临床上的病因比较多,很多患者的整个发病过程较为缓慢,而且在患者的发病初期,并没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如果没有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会导致患者后期出现较高的致残率。因此在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需要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保障采用有效的方法,实现医师对患者病情的正确判断和治疗,通过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升患者的治疗水平。从我国目前所采用的股骨头坏死诊断方法来说,主要的诊断方法为X线诊断、CT诊断和MRI诊断等方式,虽然X线诊断方式的应用最为广泛,但是诊断的准确率并不高,很多时候诊断出的结果为假阳性,导致诊断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对于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最为良好的方法就是CT诊断和MRI诊断,但两种方法的选择并没有合理的判断,所以笔者在本文中,主要是对100例股骨头病理诊断为坏死的患者进行CT和MRI诊断回顾性分析,对两种诊断的效果进行对比,通过研究发现,CT诊断和MRI诊断均为较为良好的诊断效果,MRI诊断效果比CT诊断的准确率更高。

综上所述,CT放射诊断和MRI诊断方式均为股骨头坏死的重要诊断方法,均有一定的诊断准确率,但是MRI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应用效果更好,可以作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放射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庞劲松.观察股骨头坏死应用CT、MRI放射诊断的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4):63-64.

[2]景琳.股骨头坏死应用CT、MRI放射诊断的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1):95-96.

[3]杨玲.比较研究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采用CT与核磁共振诊断的效果观察[J].健康必读,2019,(12):128.

[4]侯启斌.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CT、MRI放射诊断的价值分析[J].饮食保健,2019,6(35):246-247.

[5]焦元强.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断价值的效果对比评价[J].健康之友,2020,(5):122.

[6]庞劲松.观察股骨头坏死应用CT、MRI放射诊断的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4).63-64.

[7]胡萍.CT、MRI进行股骨头坏死放射诊断的效果对比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31).293-293.

[8]马依迪丽尼加提,田序伟.CT、MRI进行股骨头坏死放射诊断的效果对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25).171-171.